估算例题解析
说到估算,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备感困难,作为老师,在讲到估算时常常会有很多的疑惑,这些疑惑是自己不确定这样估算是否可行性。还有就是面对学生出现的估算方法五花八门,老师经过多次教学、讲解,学生依然掌握不好。特别是在解决问题中含有“够不够”和“能不能”的估算问题,感觉特别的难教,学生也特别的难学。
有这样的一道题:四年级有45名女生参加合唱表演,请你给他们选择一套服装(两种服装单价分别是126元和109元),并估算一下需要多少钱?如果采购员带5500元钱够吗?
这道题有一些学生是这样解的:他先计算购买45套单价为109元的服装需要109×45=4905(元),然后再用4905进行估算,即4905约等于4900,然后再进行比较。学生这样思考显然与我们老师期望的思考方式不同。
学生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学生对估算、对解决问题的目标依然不清楚,理解的方向错误。
还有这样的一类题:李叔叔去商店购物,带了100元,他买了两袋面,每袋30.4元,又买了一块牛肉,用了19.4元,他还想买一条鱼,大一些的每条25.2元,小一些的每条15.8元。请帮助李叔叔估算一下,他带的钱够不够买小鱼?能不能买大鱼?
这道题首先要考虑“30.4、19.4、15.8”这三个数,分别应当放大还是缩小?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容易得到。学生会出现以下估算情况:
“30.4、19.4、15.8”这三个数分别放大为“31、20、16”,那么计算变为了31×2+20+16=98,显然30.4×2+19.4+15.8〈100,得出100元购买小鱼的结论。在这里30.4最容易估成30,而不是31,导致结果缩小了,其实这样是违背了解决问题的需要,这是学生常常会犯的问题。
还有一个可能式变化的幅度过大,比如把“30.4、19.4、15.8”估为31、20、20,那么算式的结果就变为:31×2+20+20=102,使得结果100〈102,这样就导致了错误。因此寻找近似数如果变化幅度过大,会使得估算成为无效的劳动。
其实在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计算的程序强度和难度都有所下降的,但是解决问题整体思维的角度看,思维含量大大增加了,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多了。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宁可使用精确计算,也不愿意去使用繁琐的估算。这样一来,我们不难理解在平时的测试中,题目中末尾不要求要用估算,那么绝大数学生都会用精算而不是估算。
因此我们在估算教学仅仅把重点放在估算方法和策略是不够的,而是把估算的过程看作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体现计算的简捷、方法的多样以及针对问题目标的选择三方面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