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十一月

2024-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孔繁竹

这篇文章是昨天晚上9点起笔的,可是却不知道落脚点在哪里。毫无头绪中,果断搁笔。想想自己虽然写的是散笔、是流水帐,但决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也决不写没有思路的东西。

今天12月1日,我的11月已成了昨天。

回首昨天,过程如何?感受又是什么呢?

11月,咋寒还暖。树叶几乎全部回归了大地,犹如给大地盖了一层厚厚的外衣。走进树林,踩在落叶上,感受着生命的轮回,光阴的逝去。问问自己,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11月,我的运动时间少了好多。都少在了哪里?首先是登山运动少了一半。以往的每月,每个周末我最少会选一天随着徒步群登山去。可是本月登山运动少了一半,一次自驾,一次古武当山,另外两周因有事滞留在家里。其次,骑行、跑步,也少了很多。为什么呢?因为我喜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冬天的日出是比较晚的,等太阳出来,已到了我该做其它事的时候了,每一年的冬天,我似乎都是这样度过的。

11月,我读了2本书。一本是刘震云老师的《一句顶一万句》,一本是韩江老师的《素食者》。虽然只有2本,但是读的却令人震撼。《一句顶一万句》把河南、山西、河北的农村生活串在了一起,用《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一去一来,延宕百年,故事看似简单,但回味悠长。而《素食者》则通过英慧丈夫、姐夫、姐姐,三个视角,由《素食者》《胎记》和《树火》三篇中篇小说组成的连作小说,描绘了平凡的女主人公英慧的生活。作者试图通过本作品,解决以下问题: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所以,才有了《素食者》主人公英慧——一个誓死不愿加入人类群体的女性。

11月,开启了3次共读。读了这么长时间了,似乎现在才对本书有所了解了。什么叫多维度自我?如何保护孩子的多维度自我?日常生活中的拖延症的原因是什么?本质是什么?如何去拖延症?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养育和世俗价值观的冲突问题,涉及到“卷与不卷”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家庭、以及孩子未来的问题。社会大环境,要想改变,真的不容易。

11月,陪妈妈看了好几次病,先是因为皮肤过敏去了唐庄(在某方面小有名气)、枣村(一个小有名气的朋友在此行医多年),然后因血压问题去了城关卫生院(医保指定医院),而最后,也因为血压问题,在县医院住了一周。全家就我一个闲人,所以全程我是主陪,妹妹有空也会替我一下。我们两个人,配合的还可以。

匆匆忙忙中,2024年已走到了末端。想起了近日凌力唱响那首新歌《2025一定要幸福》,特别喜欢这首歌对2025年的企盼和祝福。2025一定要幸福,人生的下半场,善待自己,不生气,不取悦,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浅浅笑,轻轻爱,稳稳走,看淡得失,珍惜拥有,不负时光,不负自己!

那么,现在,此刻,我该如何驻足这一点呢?12月,我又该如何度过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