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儒雅作者系列Dv成长励志想法

舒适圈内放不下灵魂,舒适圈外容不下肉身

2019-02-17  本文已影响43人  晓多

01

今天有位老友问我来深圳发展的问题,说特别想来深圳,但是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房价还有孩子的教育。

这种考虑理所当然,在北上广深这样一线城市的人们,高房价难倒了一批人,结了婚的还要考虑孩子教育等等。

甚至有人做过这样的一种调查,一线城市收入多少,才能活得有尊严?

在一线城市,每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与其说是在生活不如说是在生存。

每月收入5000元—10000元,基本上就是白天一线城市、晚上二线城市、生活三线城市。

每月收入10000元—20000元,每天就要为不断上涨的房租发愁。

每月收入20000元左右,高房价是他们选择是是否留下最主要的问题。

但是实际上,在一线城市很多人的月工资达不到20000元左右,但是一线城市的房子均价在5万+甚至更多。

也就是说其实在大城市很多人过的表面光鲜,实际上是很累。

来自全国各地,是什么阻碍我们的梦想,收入是关键。所以你能感觉到在这些城市,人们对暴富的渴望,虽然哪里都有,但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的人们尤为明显。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努力赚钱,学习各种技能、采取各种方式赚钱,因为他们都有一个“财富自由”的梦想。

在大城市能够活下来简单,毕竟就拿吃饭一样,吃糯米团和吃米其林其实都可以。但是如果你要过好,体验到更多美好的事物,那么成本就高了。

所以说,与其说选择城市,不如说是选择一种生活。一种是安逸的生活,一种逼着你努力的生活。

我问朋友现在过的怎么样。她说“现在过得不错,不过一眼就能望到将来,而且孩子慢慢长大,这份工作没有办法陪伴他身边。现在不是长久之计。”

其实这就是她选择的理由,但纠结的是选择之后将要面对的生活方式和压力。

我没给她具体的答案,其实我没有办法帮任何一个人作这么大的决定,决定最终是要靠自己做的,因为只有自己真正知道想要什么,并且可以为当初的决定埋单。

02

很多人说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只有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才能更好的成长。

但是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呢?

大多是自己不满意,比如收入、身材、工作、学历、感情、家庭等等。

很多人觉得离开舒适区是有问题的,因为“既然舒适,为什么要走出来呢?难道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自虐,不断给自己添堵?”

其实走出舒适区并不是自虐,给自己添堵,是因为有些事情不得不做,比如明天要早点儿上班,就不能熬通宵,否则就会迟到;要完成的工作不能拖延,否则到了截止日期完不成就会影响更多的人和工作;要赶的飞机不能迟到,因为赶不上飞机会要更费精力和金钱去解决出行问题。

离开舒适区不是自虐,而是不停止成长、努力改变现状的需要。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含着金汤勺出生的,我们很多人都是很普通的家庭,你要让自己变得更好,就是要努力,要学着跳出舒适区。

朋友L之前在我们家乡最好的医院工作,有编制,工作体面,收入不错,领导同事对他也很器重,发展前途也好,也能照顾父母。

但是他却毅然放弃这份工作,当时很多人也劝他,这样的生活哪里找。其实我知道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他希望自己的人生不止于此。

后来他去顶级医院培训,他务实肯干,学到了不少先进的医疗技术,为了更好发展,在兼顾到家庭的同时,他选择到外省的一家专业医院继续深造,每个月打飞的和家人团聚。现在他又继续钻研新技术,要靠自己的能力在自己领域上走的更远。

“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肖申克的救赎》。

03

去年的时候,我考研了。

虽然工作压力很大,但是依旧会抽出时间去学习,在“十一”过后,我专门拿出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复习。

目标院校很有名,考试的难度也很大,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很吃力,临到考试前还在处理工作,也许是压力太大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考前连着感冒一周,考试前晚失眠,就这样进了考场。

前两天考研成绩出来了,虽然没有过,但是成绩符合预期。英语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英语能过就能过了。所以决定,提前准备,继续考研。

那段日子不好过,但是我也过来了,我不害怕它了。既然目标不能一次实现,那就保持节奏,坚持下去就好了。

04

走出舒适区,不是自虐,而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努力的去争取。

想在工作上取得成绩,就要思考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发挥优势,克服自己的劣势,有问题,吸取经验,改过来。

当有一天你的劣势不再是劣势,你的短板不再短,那么你不就比之前自己更进一步了吗?

走出舒适区,不是阻碍别人不如你。而是别人努力,你更努力。能见贤思齐,不焦虑。

“看到同龄人或老同学取得比自己高的成就,你会感到焦虑吗?”“不焦虑,看看大家能否可以资源共享。”你能和优秀的人共同进步才是王道。

考研、考证、读书、健身、学习新技能、投资自己永远不会错。

看了一篇卷毛维安的文章,她说:“一边珍惜和精进已有的,偶尔尝尝新也不错。”这是适合大多数人的生存策略,一种相对安全的疯狂。只不过两者之间的比例如何调配就需要看自己了。生活没有绝对的舒适和绝对的不舒适,如何选择并调配好自己“舒适和不舒适”的比重,找到让自己身体忙起来但心可以沉下去的那个平衡点,很重要。

努力并没有错,要找到方法,找好动力,朝着目标坚持下去。知道自己是谁,要去哪里,该做什么,相信明天比今天好,相信未来比过去好,为了更好的自己加油!

自荐首页文章(阅读量上万、过千赞或评论多的文章):

当初和你一样的人,现在已经把你甩很远了!

为什么别人可以很自律,而你却不行?

一个人开始变好的三个标志!

10月复盘,11月成为你想要看到的改变!

9月复盘|10月,继续努力,未来可期!

8月份复盘|今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你比以前更好了吗?

7月复盘|我做了50多件事情,但却是最需要反省的一个月!

6月复盘|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为什么我们知道很多道理,却依旧过的不好!

简书1年多,7.5万喜欢4万粉丝,我有这5点心得体会

考公迷茫?公考状元教你如何复习备考,七点助你高分上岸!

目标管理,如何制定一份高效的年度计划,实现开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