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社会学

货币的物理学极限

2018-01-14  本文已影响50人  沛文沛语

制造成本

如果人类的经济体量再比现在大一万亿倍,没有任何一种物质在地球上的储备可以满足充当物理形态的货币。

运输成本

在地球上,人类实行金本位,或者以贵金属作为价值锚定物存在了几千年。从地球上任何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24小时是可以到达的。也就是所有的尺度都是锁定在这个范围内的。如果把尺度放在太阳系内,以人类现有的运载工具,从一个星球到达另外一个星球,这个时间可能都要以年来计算了。

即便是数字形态的货币,如果放在星际之间,这个传递成本,主要就是时间成本,也是异常高昂的。

交易成本

不同的星球资源禀赋是不一样的,在同一个星球之上,是一个近实时通信的环境。在这种约束下,交易可以比较方便的进行。

假如火星人要向地球人买一种地球上非常丰富,但火星上非常贫瘠,用于火星的基建。这个过程最好的支付手段也是数字货币。

这就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火星上的数字货币和地球上的数字货币要不要一样?如果一样,那问题就简单了,如果不一样怎么解决?这种数字货币基金面临星际超长时间共识支付,又面临星球内部准时时支付的问题。

第一种方式,建立汇兑关系。就像美元和人民币一样。

第二种方式,建立星球链,每一个星球下面是子链,子链内部之间的交易可以速度非常快,做到准实时结算,类似于现在雷电网络。每个星球是一个星际的节点,以星球为单位,组成星球链。星球链的共识,根据星球之间的通信时长来进行设计。

储存成本

目前全球官方黄金储备的数量大概是33700吨左右,加上各种法币,存储所消耗的成本其实是非常巨大的。

什么形态的货币会把存储成本无限接近于零?或者说呈现几何级的下降

从目前移动支付大规模普及,人们已经不再带钱包了,也可以预见未来人们对钱包这种消费品的需求会大量的下降,甚至在未来钱包作为一种商品,可能就沦为收纳工具,功能出现变化。

维护成本

纸钞,硬币等在流动过程中都会出现损耗,那么最终这个损耗是由国家和整个社会的统一承担。

任何系统的运转都有维护成本,而目前来看,比特币把这种维护成本变得社会化,有各个参与进来的矿池来进行维护。

如何设计能降低整个社会的综合成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