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

71.寒尽不知年

2020-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樊晴雪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太上隐者 《答人》

        唐代的浪漫无处不在,即便是隐逸,也是几许高情,不同凡俗。

      读这首小诗的时候,我常常忍不住遐想:这位太上隐者,是何等的隐逸高情,哪样的神仙人物,才有这样的浪漫胸怀,随性自在?

        是了,题为《答人》,他又回答了什么呢?纵然“谪仙人”李白,还有“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叮嘱,有“笑而不答心自闲”的意态,这位太上隐者,却是一眠而了事。

        石头,大概是凉的,是黑褐色的,有岁月的痕迹。在虬枝古朴而青翠的松树下,落满了松针,大概,还有青苔?那个和衣而卧的人儿,梦正酣畅。有斑斑日影,如碎金子般透过遒劲的枝丫,散落在衣裳上,脸庞上,是从容,是淡然,映照出一派明澈安乐。他,大概山中访友累了,在此歇脚,偶来一梦?又或是小酌微醺,对景怡情,不觉困意来袭?悠悠白云在高远的蓝天飘荡,闲闲的,随风而散,随缘而聚,无牵无挂。老松无言,默默地,矗立相陪,如多年守候的故人。

        不知时光流转。

        恍若那个“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寻得一片洞天福地,摒弃名利身,红尘心,安置了一个本来的“我”,不随物转,无拘无碍。

      任凭时光荏苒。

      又何妨?在这人世间,且得浮生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心境圆融,又怕了什么呢?一年又一年,一日复一日,日子就那样淡淡而去,不必怕“老大徒伤悲”,不必喟叹“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只在当下!

      只在当下,觅得一份恬淡的满足,无为的自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