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规则理财汇策划文案、产品经理、产品运营、营销策划

诚品书店曾连亏15年,它的盈利模式让人意想不到

2017-07-22  本文已影响1054人  跟谁学财经

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曾说:“人,生不由你,死不由你,但生死之间总得做点什么。”7月18日,他走了,享年67岁。​

作家龙应台为吴清友的去世悲伤不已,她写道:“有些人飞扬跋扈,其实贡献很薄。有些人默不作声,做的却是静水流深的事。书店可以只是卖书卖纸卖文具的商店,他却把它做成生活的美学、文化的指标、对心灵境界的坚持。”

就是这个默不作声地人,在书店连续亏损15年时仍没有放弃,在实现盈利后也没有把赚钱作为经营宗旨。

缅怀吴清友的文章很多人写过了,今天来从商业角度看看这个已成为现象级书店的商业史,它的盈利模式也许和你想象的并不一样。

1

台湾人有多爱诚品?

《一页台北》这部电影里,郭采洁和她的小伙伴们在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里连跳带唱,简直成了诚品的免费宣传广告。

相对于2300万的台湾人口,每年诚品超过1.2亿的客流量,这个数字着实令人震撼。

开书店开成一种“现象”,无疑是对诚品书店的至高褒奖。诚品书店已不只是一家书店,它是文艺青年心中的打卡圣地,甚至为了一个不是旅游景点的旅游景点——很多游客来到台北,不去看看“传说中的”诚品书店,这趟旅程仿佛就有点不完整。

诚品对实体书店行业的意义在于,它给书店这个概念带来了新的内涵——书店不仅是卖书的,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场所,让公众借助阅读和书店这一载体,惬意地享受高品质的文化生活。

众所周知,实体书店现在是很难赚钱的,吴清友67年的生命中有28年和诚品书店一起度过,而在这28年里,有15年都是连续亏损的。

2

吴清友为什么要开一家不赚钱的书店?

吴清友1950年出生于台南,家乡是一个小渔村,毕业后进入卖厨具设备的诚建公司。

吴清友在诚建工作非常勤恳,很受老板赏识。1981年,诚建的老板移居香港,把股份系数转给吴清友。吴清友则再接再厉,很快拿下了台湾大型观光饭店餐具设备市场80%的份额。

彼时,台湾房地产正处于一轮勃兴后的低谷,低谷期长达五年。但吴清友此时却判断房地产未来必然复兴,于是大举购置房产。结果台湾房地产在1987年之后再度井喷,房价短短两年时间狂飙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吴清友赚到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财富。

暴富让吴清友积累了相当身家,他在台湾政商云集的阳明山买了豪宅,开始体验上流生活。

不过这种生活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反而让他感到不安。豪宅落成后,他指着房子问当时正念小学的女儿吴旻洁:“我们没有比别人更努力?为什么我们可以住在这里?”

一个人凭自己的本事合法获得巨额财富,却对财富的正当性提出质疑,这在当时的台湾极为罕见,人们都醉心于炒房,生怕错失了暴富的机会。

就在这时,吴清友因心脏病病倒了,在医生把他从死神手里夺回来以后,他瞬间顿悟了人生,对家人说,“我从诚建尝到赚钱的滋味,但我吃一样、穿一样,生活没有改变,有钱不会让我比较快乐。我不害怕死亡,但怕死后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

不久他决定留下一个书店,一个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书店。

1999年,吴清友的书店问世,取名“诚品书店”,“诚品”是源自希腊文的“eslite”,原意是“精英”。

3

亏损了15年 你知道它的盈利逻辑吗

诚品书店初期专卖艺术与建筑类书籍,营销模式大量参考了快消行业的营销推广方式。

1999年诚品敦南店首开24小时营业

诚品书店开始真正从以书为主转型为书和生活并存形态是在2005年,书和非书以及相关服务都围绕着诚品书店文化来构建。居然有那么多在大陆买不到的书、居然可以随便喝咖啡聊天、居然有那么多人文活动……这大概是很多书迷对台北诚品书店最深刻的记忆。

然而这些事儿,都离钱挺远的。令吴清友始料不及的是,盈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书店的生意一赔就是长达15年之久,创立于1989年的诚品从2004年开始整体盈利,先盈利的是竟然图书之外的业务——图书业务从2007年开始盈利。

4

诚品其实是个“二房东”

纯粹的书店无法在残酷的商业世界里盈利已经成为真理。书店面积越大,吴清友赔得越多。(要知道101对面商场的租金是有多贵!)

在诚品所有门店中,根据店的大小,图书销售区面积占到20%—90%不等。比如,在台北市信义、敦南这样的大店,图书销售区只占到总经营面积的20%—30%。

而诚品的经营模式是把一栋商场都整租下来,选择一到两个层面开设书店,其它销售区域则是引进了服装、箱包皮具、文具、家具、化妆品、手工艺品、美食广场、餐饮名店、艺术品、玩具、亲子乐园、艺术培训等多种业态。凭借了诚品的金字招牌,通常有许多商户愿意入驻,商场几乎没有空置。

按照诚品的盈利逻辑,可将其看作是“异类的房地产开发商”。文化是完成“搭台”工作,为地产“唱戏”,这是一种把文化这个“轻资产”与地产这个“重资产”的完整结合,实质是书店经营与地产开发业态“交叉补贴”的盈利模式。

在台湾和香港,诚品书店都以租赁方式经营。按照诚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介修的说法,这种模式的结果就是“诚品造就了商圈,但诚品自己不是商圈的受益者”。每次租约到期,房东照样以新的市场价向诚品收取租金。

在台湾已经“租够房子”的诚品,不愿再当游牧民族,在入驻大陆时,选择了能提供土地让诚品做自建物业经营的城市。最终落脚苏州,苏州诚品更像是个地产项目,以至于不少人认为诚品其实是要在内地做房地产。苏州诚品开发了首个人文生活住宅——诚品居所,单价最高达6.5万元/平方米。

也许对于那些只想在诚品买书,听讲座、看演出的文艺青年们来讲,谈钱太俗气。

不过,吴清友自己说:“没有商业,诚品是活不下去的。”

事实上,在残酷的商业世界里,诚品尚能如此温柔又人文的存在着,靠的就是高利润的副业反哺低利润的图书销售业务这套商业模式。

当然,吴清友后面还有一句,“没有文化和创意,诚品是不想活的。

如今,斯人已去,其精神却通过诚品留存下来,传得更远。

关于实体书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评论里聊聊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