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丫头成长记
我是一株名副其实的野草,生在乡野,长在乡野。19岁,师范毕业,理所当然的又回到乡野。
虽是一名乡村教师,却我从不自卑。每日用勤奋和快乐,润泽着家乡的孩子,也浇灌着那个不大的自己。讲好课,是第一等大事。还有一个念想,那就是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那个小小的信念,在我心里生了根。
那时,县里每年冬天都会有教研室领导下去听课,不知为何,我成了他们每次必听的一名小老师。那时,还有乡镇之间的优质课比赛,我去过相邻的几个乡镇讲课,颇受好评。那时,县里也有优质课比赛,幸运的是我交上去的视频课被市里看重,经过市教研室领导两次实地听课后,我平生第一次上了市级公开课,那年我二十七八岁。
那时,对好课的理解虽然不甚清晰,但隐隐有一个自我标准,那就是课堂气氛要和谐,有读书声,有质疑声,更要有笑声。课上的好不好,在于老师累不累。一节老师感觉很累的课,一定不是好课。课下老师为备课而累,课上学生为动脑而累,这是我所期待的。为了达到自我预期,我热衷于自己对课的研究和开发,每年的教法都不一样,一年要比一年好。
后来,又参加了市级的各类赛课,几乎都是一等奖。再后来,参加了省级优质课比赛,获得二等奖,2018年去省城比赛,获得一等奖。赛课的经历,就是成长的见证。在一次次磨砺中,渐渐蜕变成了更好的自己。课,精简了。人,思维动了。人和课,渐渐融合了。
读书,又成了生活的必须。余映潮,王君,肖培东,徐杰等大咖的专著,带我在语文的天地里遨游,我沉醉不知归路,这就是我梦想的语文的模样,这也是我期待的远方。
时间管理,是成长的难题。我渐渐学会了把时间分层,重要紧急的事先做,重要不紧急的后做。无数个八小时之外,我在自己的后花园里耕耘。睡前,是我大脑的兴奋期。许多个奇思妙想,都来自那段自由的时间。天马行空,任由驰骋。有人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定是的。我执着于对课的精致,总是不满意,又总是有新奇,这样的循环让我乐此不疲。无限重复的教学是无趣的,也是我不能容忍的。挑战,创新,是我一直的动力。也许,我的心中本身有这样的教学因子。也正是因为这,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才越来越好。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我想这是我毕生最大的追求吧。即使人到中年,也从来没有让课懈怠过,否则心理会很不舒服。不只是对不起学生,最对不起的是那个不愿重复的自己。成长,毕竟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兀兀穷年,努力遇见未来的更好的自己。即使长成满头白发,皱纹纵横,只要心不老,就能保持永远的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