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顺乐家等智能快递柜真的过得好吗?
2017-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张楚末卒
昨日下班后帮别人在日日顺快递柜取一快件。
其实在智能快递柜刚布局南京时就关注了,但时到今日使用次数屈指可数。
对于昨天使用体验简要总结几点:
1、非本小区居民,很难知道快递柜位置
当然一般比较醒目,一般人也不会去其他小区拿快递,但如果小区比较大,初次使用一定会窘迫。
APP带定位或设置导引标牌应该不错,只是基于一般情况,也没必要增加成本。
2、快递柜长得都一样嘛
不同快递柜是有颜色差异,但蓝色有好几家都在用,双兔傍地走,不看字真分不出雌雄。
除了颜色差异,造型差异并不大,或许行业不同吧,自行车多多少少还是好区分的。
3、触摸屏是低价低质货嘛
数字按了没反应,怎么最后一个数字按了没显示,柜门竟就开了。
好吧,我是真没看到下面数字键!
4、箱内灯设计的挺人性化的
我印象中丰巢和速易递是没有的,这要点个赞!
关于智能快递柜的盈利问题,查了点网络资料,没发现有好的盈利模式,就不妄言了,也没资格去瞎说。
感觉在知乎上看到的下面一段话总结的比较好,摘录如下:
快递最后100米的盈利空间从来不在电商、寄送快递或广告上,这些路子被验证后的结果是:入不敷出。而真正的想象空间在本地生活服务业务上,这里集结了传统零售、金融、医疗、汽车、家政、生鲜电商等一系列社区服务。只是快递柜模式虽也然能沾边,却不及收发室模式近。(想想谁的场景越近?)
——曾响铃(男),作家,资深评论人
作者讲场景近的是“熊猫快收”等依靠社区便利店一类快递收发平台的创业型公司。
作者很明显是支持平台模式的,但自建终端在未来的效果如何,谁也不知道,作者也是知道这点的。
让时间和实践来检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