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不快乐,是总认为自己牺牲太多

2023-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艳过留声

昨天一个朋友问我:

如果有一种好吃的食物,自己喜欢吃,孩子也喜欢吃。我是不是会留给孩子?

其实,很多时候我选择留给孩子吃。不过后来我也调整了,自己喜欢吃时,也会告诉孩子,和她一起品尝,感受食物的美妙滋味。

因为在我看来,合理表达需求,也是尊重孩子的一种方式。如果一味克制自己,会陷入夸大自我牺牲的怪圈,让自己不快乐。

01

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从小到大,总听到父母在向我们灌输:我们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辛辛苦苦一辈子……

我会敏感地认为,他们舍不得吃喝是为了我。

后来参加工作后,收入比较可观,我就会反驳他们,该吃吃、该喝喝,我可以给你们买。

可是他们还是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把粗茶淡饭当成美德,把水果舍不得吃然后坏掉当成骄傲。

他们深入骨髓的节约与俭省,时不时的言语提醒我“他们的辛苦”,让我莫名的忧伤,然后是诸多不解。

父母谈自己的牺牲,也许不过是随口的一句抱怨。但在孩子听来,却是一生无法释放的压力。

02

孩子出生后的几年间,我日夜辛劳,日渐衰老的容颜,不再紧致的皮肤,让我陷入夸大自我牺牲的陷阱。

抱怨暗无天日的时光和走不出的困局。抱怨是因为孩子让我不再自由、不再舒适。

孩子渐渐大了以后,我想找回以前专注的我、认真的我,找回以前的状态。

于是,在把她哄睡后,我翻开尘封已久的书,开始阅读,写写感想。因为,我要对自己有所交待,不单单是为孩子。孩子困住了我的身体,让我举步维艰,但我的灵魂依然可以丰盈。

时间长了,孩子已习惯我除了陪伴她,还要读书。那天,她说:“妈妈,你读书是个好习惯。爸爸看手机不好。”

原来,在她的心里,早已有了对事物的起码认知。我此生无法给她金山银山,但起码让她知道,她有一个努力的妈妈。一个在深夜,用读书汲取力量的人。

其实,淡化自己对孩子的牺牲,用力专注自我成长,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03

有首歌中唱:“我愿意为你。”

既然愿意,便无须多言。既然愿意,便不用纠结。

所有的事都是心甘情愿,包括自己的选择。

选择异地远嫁,就要面临独自抚育孩子的艰辛。

选择家庭主妇,就要面临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

选择打工生活,就要面临职场问题。

而这些选择,是一种付出。如果认为是自己的牺牲,可能就有点矫情了。

总是认为自己牺牲过多,就是在暗示对方同情你,随时照顾你的情绪、关照你的情感,让别人战战兢兢,畏首畏尾。

生活中,任何一段良好的关系,都基于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自我评价和健康向上的心态。

愿你我都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快乐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