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无题的杂谈

2017-08-10  本文已影响18人  周亚平

1、引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李商隐的《无题》,风月者称之为“爱情”诗,其实不然。考察他的身世和际遇,不难发现,对于身处衰败没落的时代,一介报国无门的书生,他的心中只有“愤懑”,岂有呤风诵月的闲情?他的“愤懑”情绪隐晦的表达,只是晚唐高压政治的产物而已。正如向秀的《思旧赋》,刚开了头便结了尾一样。除了隐晦,他只能通过借古讽今。在咏史诗《贾生》中,他就直白的多了:“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圆满。佛教用语。梵语Paripu^rn!a。周遍充足,无所缺减之意。对照此意,小结我的一生,可谓“圆满”。他人走过的路我都经历过,他人未曾去过的地方我也去过,可谓是死去活来的。是那种活的横向到边,纵向到角的人了。因此,无惧无畏无缺减的我,名正言顺称之“圆满”,不为过吧。

3、吃亏。“吃亏是福”。对他人说这话的人,要么是无力帮人,只能劝其“阿Q”的人;要么就是骗子。自己总占便宜,劝别人忍着,起码是居心不良。当然,此意并不是提倡斤斤计较,或者是睚眦必报,而是相反。“能吃亏,在一堆”。此种大局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吃亏”,还是很值得点赞的。但是,“吃亏”得有底线。比喻,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任何人都绝不愿“吃亏”忍着的。作为书生,“士可杀不可辱”,让他在清白的名声上“吃亏”,也绝对是行不通的。这便是“吃亏”底线。每个人都有底线,而且绝不能触碰,触碰之后必定会出大事的。

4、公平。公平是一种自我主观比较感觉。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John Stacy Adams)于1965年提出的。比较是前提,感觉是自我评价的结果。比喻,有人无所谓杀父之仇,自我评价此仇不谓之仇。而有人认为是仇,而且自我评价必须报仇。这两者一比较,对被报仇的对象而言,便存在不公平了。因此,公平纯属个人的恩怨,或者叫着私仇。指望它来实现自我价值,只能说:“扯蛋”!

5、小结。“无题”,就是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的内容无法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只好用无题来概括。因此,“无题”,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助无奈无能的太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便是曹雪芹的“无题”。若深究其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其实是“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有情却无情”罢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