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

2022-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哪有什么永恒

今年六月是个“新的”月:有的翻篇儿,有的开启。

契机是6月6日的公众号永久封号。

情绪是复杂的,行动却是单纯的:继续写。

于是这个六月,我完成了30天写作,也成了朋友圈的“讨厌鬼”——没法排版没法插照片的密麻麻小字实在是很讨厌,难为朋友们了(抱拳)。

也因此开辟了“简书”app新战场,把每天的推文也发一份在那里。

顺便发现“简书”是一个更加严酷的战场,因为《中环一日》《蒙面电击》和《忍不住爱你》相继在“简书”被查封锁定,显然,它装备了一双双明察秋毫的眼睛(也许是电子眼睛)。

有朋友的朋友曾是公众号的读者,辗转来问现在还有什么渠道可以读文,微信加好友或者到“简书”去,都是可以的,我把二维码放在下面(啊啊,好感激这样问的文友啊)。

因为艺轩的推荐,下载了“一言”app来试试,这是又一种新尝试。

那里有美好的照片和语句,有意思的活动,仿佛一个优美深邃的微观世界。

我没有深入去挖掘,只是把每天作文里的一句话拎出来,配图放在那里,像是当日所思所想的一个编者按。

某个黄昏在阳台看落日,拍照后加了几个字丢上去——“黄昏咆哮,落日轰鸣”——见到陌生人点的“同感”,感觉到茫茫人海里与同类的连接。

懒得每天手写一页纸的TODO LIST,就上应用商店去逛逛,随意下载了一个打卡app“小日常”。

以往没有用过这类app,想着不好用就删了的,没想到竟非常喜欢。

页面清爽可爱,操作简便快捷,把每天规定自己必须完成的事情一次性录入,然后日复一日逐项完成,很有成就感。

在每个待办事项下面的短句,是我的心声,也会在每一天里给我温柔提醒:别忘记为什么出发……

当日任务全部完成之后,就会得到一张卡片,我每次都会在卡片下方写上自己的心情。

比如6月16日:“在持续的阴雨天努力,就像是在一缕一缕迎来阳光。”

app题图引了席慕蓉的诗:“也不过是为了想让这世界知道,反复与坚持之后,柔水终成雕刀。”

质朴的词句背后,有一种稳定感十足的力量,这正是我所需要的。

在“小日常”的规划与提醒下——

本月读书14本(含一本英文原著),其中电子书10本(听书拓展阅读疆域,让碎片时间的用法更加多样化了);观影4部,看英剧1部。

英语学习和心理学习与写作一样——逐日完成,没有中断。

运动34次,其中跑步7次,游泳8次,爬山1次,健身房18次。

我的6月,还是比较自律的。

其实,健身房对我而言也是新事物,它进入我的生活,是因为腿伤无法跑步。

于是一天天的,每一种器械的使用方法弄明白了,力量开始增强了,也逐渐可以清晰感知到这里那里的肌肉在得到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锻炼。跑步的时候,是不会留意这些并细加区分的。

以往我一直对健身房抱有成见,觉得它憋闷、冰冷、生硬、没有风景。可是其实,只有真正踏入健身房,接近它,了解它,才有发言权。

在受伤后身体不能承受奔跑的日子里,在持续下雨天气状况不允许露天跑步的日子里,健身房宽宏大量地接纳了我,陪伴并帮助了我。

今年六月,是一个“新的”月。

一些事被迫翻篇儿了,却并非什么都没留下;新事物开启的生活新面貌,有时正源自某种失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