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拜年
文|白色冰菊
儿时的年,是一家人的期盼。只有过年才能吃好吃的,穿新衣服,过年是无忧无虑的象征,是对好日子的体现。
儿时的年,最为热闹的莫过于拜年。这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仪式。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待点燃晨夕的鞭炮,人们便开始了拜年。已婚的男女和家里的男孩子要先给家里供奉祖宗拜年,接着是已逝的长辈,然后就是自己的父母,女方则是公婆了。在我的家乡,已婚的女子是不可以在娘家过大年三十和初一的。都拜完以后,男女分成两队,由年龄最大的家长带领着,从村东头挨家挨户一直拜到村西头。一进家门,便大声招呼:二奶奶,三婶子,拜年了!只听着屋里喊道:来啦来啦!手机端着盛满瓜子花生糖,里面还有打火机和烟的筐子走了出来,众人便哗啦啦跪在了地上,嘴里喊着过年好过年好,递上筐子,抽烟的男人们会点上烟,孩子们则上来挑框里的小糖人。寒暄过后人们便说笑着去下一家拜年,刚穿上的新衣膝盖处顶着两个土帽子。女人们拜年会比男人们含蓄很多,也不会挨家挨户的拜,只去最亲近的本家拜几户就可以。但是这一圈拜下来,没有技巧的实诚人,腿也会酸上好几天,有的刚过门的新媳妇过年拜年把膝盖都磕肿了。等到了来年,新媳妇便长个了心眼,在膝盖上绑上两个小棉垫。家长的人们还会根据跪地的表现判断新娘子的性格,实在马虎不得。
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年,姑娘姑爷齐聚岳父家,由妻子的哥哥带领,在本家内拜年,姑娘们回到了曾经的主战场,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大街小巷拜年。最有意思的是新女婿拜年,新娘的嫂子们会提前准备好白菜疙瘩,上面抹上鞋油或是锅底灰,趁新郎官不备,这一下子抹黑了半边脸,新郎官只好带着特有的标志把年拜完。回到岳父家,还有为他精心准备的项目,饺子已经包好,包了辣椒是送给他的专属饺子,实诚的新女婿,若是自顾自的大口吃,一不小心吃上了辣椒馅饺子,可真是有好受的。辣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新娘们的嫂子们可就乐开了花。
初三初四照旧是男人们串亲戚拜年的日子,姨家姑家舅舅家,还有姐妹的公婆,都要拜到,一年到头也就过拜年能见一面。拉拉家常,聊聊一年的生活是那时人们的主要社交方式。
初五被称为破五,这一天不能串门,只能呆在自己家,去别人家是不礼貌,也不吉利。大家都在家里陪着父母孩子,好好享受一家人的过年时光。
初六之后,亲戚家的互相拜年基本结束,便开始了朋友间的拜年,去给好朋友的父母亲拜年也是联络感情的好方式。
儿时家长的拜年,有着乡村特有的淳朴和热情,整个村子的人出动,跪在地上磕头,那热闹的程度是现在都市的拜年无论如何都体会不到的。
无戒九十天写作训练营第四期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