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引发的“胡思乱享”
从共享单车之后,共享的概念便彻底火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平台和企业提出了这样的理念。一天我在思考某个公司的理念中到底哪个才是核心理念,当时的想法就是共享,因为没有共享,企业就没有存在的空间与价值了。后来在更深的接触后,发现其实共享算不上是该公司的核心。因为以前的单车私有,共享概念的提出针对的是私有这个现状,共享解决的就是如何不私有这个问题。而此公司并不是解决私有的问题,而是解决销售的问题。如果这也算共享,那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也是共享了,那整个市场脱离了共享便不复存在了,社会脱离了共享该是多么贫瘠和孤独啊!
后来共享又引起了我的一个思考,那就是什么样的方式是共享程度最高的?
我首先想到了公用品,比如公交车,公路。他们都是公用品,共享度很高了。但是还不够,公交车会损耗,公路会有空间限制,比如我想体验美国50号公路,但是我会有现实的种种限制。他们有空间和时间局限性。我想到了天空,太阳,月亮……“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千里共婵娟”等等。这些算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了,只要你肯定太阳是一个太阳,月亮是一个月亮。这种共享的程度我是无可反驳了,毕竟上升到宇宙层面了,人类也不过是“渺沧海之一粟”。
那在人的层面上的共享又有哪些值得考虑的呢?那就不得不提到精神层面的了。
那精神层面的共享有哪些方式呢?对话,演讲,演出,绘画,写作……嗯,可能还有给月亮稍信~“我寄愁心与明月”嘛,哈哈,还是诗仙浪漫文艺。嗯,好了,回归一本正经~~我们来思考和衡量一下哪种方式的共享程度最高?
首先从时间上来说,写作的东西是可以记录和复制的,能超越时间的限制,哈姆雷特与林妹妹都活在我们心中。现在可记录与复制的方式丰富了起来,音频,视频,电影,戏剧……如果假设以后的生活方式里还能欣赏到这些的话,那这些方式都满足了超越时间性。那我们就考虑其丰富性。丰富用什么来衡量?我觉得最好的衡量方式就是投入的时间的多少。那我就推写作的时间价值最高。因为一个人写本书能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创作和打磨,而音频与电影与戏剧等所用的时间则整体短了很多。这只是创作时间,不包括为此付出积累的时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本经典的书的产生得需要多少本书的熏陶以及作者丰富的阅历啊,《红楼梦》是再好不过的例证。
写作跨越了时间的长度,可记录可复制,也便没有了时空的限制。写作还可以富有时间密度,一个字的含义可以很深远。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句话,一个字可能就让不同时代的读者触动。反过来说,经典的书籍是共享程度最高的,它共享的是作者人生中经过锤炼的思想,经过咀嚼的阅历,经过修炼的才华。这些精华还经过文字款款流出,让读者能阅读感受思考共鸣。人最有价值的是时间,阅读经典的书是花时间的最值得的方式,写作是让自己的时间变得更有价值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