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混得好的人,是怎么处理人际关系的?
大家好,我是一恒。今天我们的话题来聊一聊学习及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处理。
在家里跟自己待了这么久,你有没有感到厌倦,迫不及待想去见朋友,去公司去学校了?
同样地,我知道也有人天生不爱跟别人打交道,他们更乐意和自己呆在一起。
我身边有几个患社交恐惧的人,他们敏感脆弱,却也心思细腻。自卑心理其实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但是在他们身上被无限放大了。
去超市买东西,少找了零钱也不去要回;
渴望与他人交流,却又害怕直接的眼神交流;
参加三个人以上的聚餐,永远是最安静的那个...
就像阿德勒说的:“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有些无奈的是,即使我们拒绝了跟外界的联系,烦恼也会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
每个人都害怕被伤害,但我们不该因噎废食,让它成为逃避社交的理由。
没关系,我这里有一份超有用的社交自救指南!想跟这个世界好好相处,那就赶快抱走它吧。
1、学会点菜。
没有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在我们「舌尖上的中国」,尤其如此。
学会点菜,是人际交往中的隐藏技能。
冷盘、硬菜、甜点、羹汤如何搭配,口味调和;这跟带创业团队一样,好的搭配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点菜也最需要细心。谁有什么忌口,谁不能吃辣,有没有人在吃药、来姨妈,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人生三美:美食、美人、美景;让每个人都吃得开心,他们会和你交心。
2、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讨好型人格」在人际关系中并不「讨喜」。满足他人的期待,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这段关系中你只拥有当前价值,而不具有长期价值。
为父母而学习,为朋友改变旅行行程,把好吃的东西让给别人...
一个人总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内心没有得到满足的部分,最终也会被怨气和填满。
大胆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正如《头文字D》里所说:“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3、止步于他人「抽象」的答案,别强求「具体」的回答。
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不可言说的秘密,不要因为关系亲近就非法越境。
谈过几个对象,拿多少工资,对方的一个抽象的回答,是「此处禁止通行」的指示牌。
问了不合适的问题,避免难堪最好的补救措施,就是不再追问。
木心先生也说过:你问人问题,他若答非所问,便已是答了,毋需再问。
4、干净漂亮真的很管用。
外表是人的一张名片,漂亮的、干净的、有个性的事物会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
即使颜值不能当饭吃,也要学会打扮自己、管理身材,时刻保持一身好穿搭和清爽的头发。
别把油腻当成熟,别把无知当有趣。
5、你越强大,你越觉得世界公平。
6、不要给人讲道理,别做得不到学费,还失去好感的事情。
人们听得大道理已经够多了,不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想改变一个人,你只能用你的行动和习惯去影响他。
7、喜欢一个人,就带TA去做「刺激」的事。
大脑常常把此刻的心跳加速,误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从而对对方暗生情愫。这在心理学中叫做吊桥效应(Drawbridging Effect)。
想和一个人进一步发展,那就一起做些心跳加速的事情吧:一起看恐怖片、一起坐过山车、一起玩高空跳伞...越刺激越好哈。
8、你自身的价值,让你成为一块行走的「磁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中介能给你想要的渠道和信息,黄牛能给你回家的车票;石家庄从小城镇发展到省会,是因为它作为中国最早的两条铁路线的交点,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一个桌子上吃饭,互相之间能交换资源和价值的,才叫做人脉。
交朋友的本质就在于,互相之间可以满足对方的情感需求、利益需求等等。
9、人生想多点快乐,就少做点「算术题」。
人生中很多事是根本算不清楚的,就像经济学家的模型无法完全预测股票的涨跌一样。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亲密关系中,一个温暖的拥抱,永远比冷冰冰的规则和公式管用。
马云爸爸也曾在阿里集体婚礼上表示:「算了吧」是婚姻最好的算法。
10、千万不要忘了给人钱。
我讨厌欠了别人钱和别人欠我钱的感觉。每次让别人帮忙带饭、打印东西,都会第一时间把钱给对方。
大部分人都很在乎钱,因为欠钱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在每个人的心里放大:
他是不是忘记了?我该不该提醒他?他是不是不想给啊?这个人怎么这样啊,我好气!
人总是会往坏处想,一连串的问号,最后得出的一定是最糟糕的结论。
立马给,是消除误会和争端最简单的方式。
11、学会假装生气。
朋友之间的相处,偶尔也会有越界的行为。
不好真的发怒,可以假装生气,这比假装开心要简单。
假装生气本质上是一种撒娇行为,可以避免场面的尴尬,矛盾的升级。
「带刺的温柔」,对把你当朋友的人来说,也是温柔。
12、区分朋友和熟人。
13、电影总是在高潮后结束,学会在跟人相处中及时止嗨。
人们往往只能记住一件事的两个部分,一个是过程中的最强体验,一个是最后的体验。
这在心理学中叫做终峰效应(Peak-End Rule)。
盛席华筵终散场,在开心的时候适度克制,及时抽身,留住此刻的美好。
人们会记住离开时的愉悦,也会期待下次的剧情再续。
14、却之却之为不恭,不要拒绝他人微小的好意。
人们会在分享中获得快乐。你以为的客气和礼貌,会造成他人的尴尬。
有一次我早起做了点菜去公司,结果大家不给机会,都很客气地不吃,这让我很是尴尬。(毕竟一句赞美都没听到)
时间还长,接受他人的小小心意,过几天还回去便是。
15、求人不送礼,送礼不求人。
平时多去考虑到别人的好,发来节日的问候,生日送去贴心的礼物。
在求人办事的时候才想到对方,不仅自己也尴尬,对方也不乐意帮你。参考电影里的老教父是怎么做的,简直是人际交往行走的教科书啊。
16、学会麻烦和不麻烦。
一个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一般也不喜欢别人麻烦自己。这种情况,关系经营比较困难,我们要规避给对方造成麻烦。
对于另外大多数好相处的人,我们甚至可以主动创造需求,让对方感受到「被需要」。主动求人帮点小忙,是拉近关系最自然的方式,也是一段关系的保鲜剂。
17、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真心也不一定能换回真心。
这是成年人的社交第一课,太多关系走向终结,就是毁在了理所应当上面。
18、「前戏」别做太多,说话直奔重点。
一段对话的开始,就让对方知道你想说什么。漫无目的的对话,会让人们失去耐心。
不管是职场上汇报工作,还是分享生活的日常,表达都要尽可能精准、有层次。
一个可以一分钟说完的事情,偏要去说十分钟。这不是分享快乐,这是制造烦恼。
19、手机有飞行模式、护眼模式,人也要切换模式。
人之所以感到不快乐的原因,就是总把一段关系中的感受和经验,带入到另一段关系之中。
切换到合适的模式,人与人的关系齿轮才能运转地更流畅。
20、牺牲感换来亏欠感,幸福感才能带来幸福感。
牺牲感是人际关系中的一枚炸弹。
奇葩说有一期,黄执中分享了一个观点:
一个带着牺牲感,只吃鱼头的妈妈,在病床上说出真相的一刻,给孩子背负了一生的亏欠;
而那个跟孩子一人一口抢着吃冰淇淋,还不停地说实在太好吃了的妈妈,溢出的幸福感,让两个人都觉得快乐。
21、判断对话中对方是否感兴趣,看他的脚。
如果一个人面向你,脚却朝着别的方向,证明他已经不耐烦了。
这时候最好及时结束对话,用脚投的票最可信。
22、以外行的身份请教他人,是人际关系最省力的破冰方式。
别人一般不会拒绝以专业的角度,跟你分享经验。
23、送朋友东西,一定要送同价位中较贵的。
宁愿送低价格商品中的高档货,也不要送高价格商品中的廉价货。
送一本100块钱的书比一支100块钱的口红,看起来有心意得多。
24、从坏到好,是刮目相看;从好到坏,是形象崩塌。
如何满足他人的期待,我们可以建立阈值管理意识(Threshold Management)。
初进职场的年轻人,可以适度降低领导对你的期望值。
出道即巅峰,当你身上的闪光点越来越少,领导对你的好感度会不断降低。而表现平平,却偶有进步的员工,反而会留下更积极的印象。
人们总是对好人苛刻,对坏人宽容。
25、人们都有爱屋及乌的心理。
每次回忆对以前某个同学的印象,我总会想到他们从书包里,拿出悠悠球和漫画书的时刻。
而他们那些考了满分、或是被老师骂的时刻,我通通记不起来了。
想要加深他人对你的印象,可以尝试在身上戴一些吸引人眼球的小挂饰。
26、需要寻求帮助时,目标明确地挑中一个人。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分散了人们的责任。当旁观者的数量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减少了。这也是众多事件发生在闹市,受害人却没能得到及时的帮助的原因。
最好的自救措施,就是用目光和手势指着人群中的某个人,让他立刻来帮助你。
在职场和生活这些非紧急情况下,当你需要他人帮忙的时候,你也可以用目光注视着他,喊他的名字:“嗨,我需要你帮我一点忙。”
27、及时主动地承认错误,比再多的技巧都管用。
单方面主动停火,是一场战争得以结束的前提。
主动承认自身的错误,把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不要让反应堆爆炸了再开始挽回。放过别人,也是放过了自己。
28、不开心时,先去洗个澡。
每个人都需要独立的空间。
洗个热水澡,把压力和坏情绪通通冲进下水道。
29、提高「透明度」,相处更舒适。
人们总是害怕自己当众出糗,让自己在人多的场合放不开。
这在心理学中叫做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我们习惯于高估他人对自我状态的关注度,而实际上别人可能根本觉察不到你的变化。
越在意,越容易出错。抛开这种错觉,你会表现地更出色。
30、适当暴露自身的小缺点。
适当地暴露自己一些小小的缺点,不但不会形象受损,而且会使人们更加喜欢他。这在心理学中叫做暴露缺点效应(Weaknesses Exposed Effect)。
缺点是可爱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过犹不及,暴露有度」,可以拉近你跟身边人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