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眼见不一定为实,存在不一定合理!
关于心理学的故事:
1895年,维也纳,一个中年男子在多瑙河畔漫步。
虽然刚到40不惑,但此时的他却在疑惑中深思,试图重新审视自己的一生。
他出生时,父亲40岁,母亲20岁。作为父亲和第三任妻子的儿子,他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复杂的家庭结构,让他从小便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包括与兄弟姐妹,也包括与自己的父亲。
他生命的原动力,在早年的母子关系中萌芽,在婚姻关系中曲折,在与父亲的抗争中和解,最终流向他的心理事业。
每个人的一生,都带有童年的烙印。是过去的经历,埋下了潜在的意识之种……
至此,他在勇敢地倾听内心之旅中,完成了一次思想升华和学术创建。
他在这一年所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首创了潜意识心理学体系,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他与他的精神分析,打破了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虽然也存在不完美和争议,却已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
——他,就是弗洛伊德。
世界有两个镜像,一面是物质,另一面是内心。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原意是关于灵魂的科学(呃,有点玄乎~),后来又改为“心灵”。这个被称为内心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时无刻不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与外界的关系。
(比如:为什么会有一见钟情,为什么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为什么对某些请求就是无法拒绝,为什么会被各种营销手段忽悠跟洗脑等~)。
如何get到经典而实用的心理学技能,提高我们的感性思维能力?
以下,进入正题。
心理是认知(隐性层面,即“动机”“性格”与“价值观”)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感性思维的源点。心理学所涵盖的范围极其广泛,因此也被不少人误解,借此先简单澄清:心理学可不是算命,也不是街头成功学,更不是只研究精神疾病。虽然是探讨感性思维的学科,但从研究方法来看,却是非常科学和理性的。
化繁就简,如果用一句话归纳心理学,那就是:研究我们的内心活动如何影响外在行为。
沿着这条主线,由表入深,大概包括以下几大主体内容和思路:
——学习:即我们的感觉、记忆、知觉等都遵循固定套路。主要从生物角度将个体行为看作是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同时认为行为具有可塑性和发展性(最经典概念就是“条件反射”)。
——人格:即不同的内在人格导致不同的行为反应。通过对人格进行归类分组(贴标签),便可预测行为。这里面的流派众多,非常热闹:有宿命论的、意识论的、也有发展论的,等等。
——动力:即深层的内心活动塑造人格并引发行为。从弗洛伊德首创潜意识论,到后来马斯洛提出的多层次需要模型(从物质到精神追求),更多强调行为是内在动机的外显表达。
——社会:即个体行为还要受社会情境因素的影响。作为社会人,我们的思维、情感、动机和行为除了存在个体差异,还必然受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影响(比如从众、说服、影响力等)。
如此浩瀚内心世界,我们也只能取一瓢~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几个有趣的小实验,感受下生活中心理是如何影响行为的,并找找解题途径(留意下,三个实验分别对应不同要素对行为的作用):
一、因为看见,所以存在?
先来看个有趣的小视频:
看不见的大猩猩-心理实验-选择性注意_标清_腾讯视频
这是个经典的注意力偏差实验(知觉学习行为)。
所见,不一定真实。事实上,在很多情景中,即使最明显的信息也有可能被我们忽略(比如视频中的大猩猩)。因为我们的大脑会自动过滤信息,只呈现给我们“内心想要看见”的信息。亲眼所见都不一定真实,何况只是听说(特别是在信息泛滥的今天~)。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采坑,可以参照以下几条策略建议:
——冲动是魔鬼,三思而后行。遇到重要的情况,一定要全面收集信息,多方客观求证,而不要急冲冲就做出决断和反应;
——更多借助工具而非大脑。依靠纸笔等工具进行观察记录,而不要过度自信;同时保持大脑“清醒”,多做有氧运动,多睡觉,避免由于疲劳而引起疏忽行为;
——不要忽略身边的小事。刻意寻找生活中“看不见的大猩猩”(比如女票最近的微表情变化…),在不断的分析与思考中,提高洞察力,从而指导行为。
二、因为存在,所以合理?
再来做个有趣的小测试:
有一天,一对父子外出遭遇车祸,父亲当场死亡,儿子被送去医院,但是外科医生却拒绝给受伤的儿子做手术,并且说:
“我不能给他做手术,他是我的儿子,这会影响我自己的发挥”
——
该如何解释?
——
要不再思考一下?
——
有点苗头了,老王家的故事?
——
——
大概只有15%的人能说出那个外科医生是个女人,是儿子的妈妈,其余都会思考各种伦理道德的老王家故事……
这是个典型的刻板印象实验(将职业与性别强挂钩)。
经验,不一定就对。事实上,很多过去让我们成功的经验法则,往往就是未来的绊脚石。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喜欢快速、本能、直觉和自动的反应模式,这种由过去经验所塑造的潜意识状态,不被我们所察觉,但却支配着我们的行为表现。
如何跳出这种潜意识误区,也有几条策略建议:
——找出刺激源。可以通过记日记的方法对潜意识进行观察,看看是哪些事物老是引诱自己做出无意识的反应(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
——认同新做法。通过刻意练习方法掌握新的反应模式,还是借助之前聊过的“拆解——重复——改进”三板斧(有兴趣可回看前面主题文章),从而改变默认选项;
——引入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持续引入不同的思考模式,反向推动大脑进化,预防僵化。这也正是我们聊了这么多不同学科(逻辑、博弈、经济、心理……),强力主张掌握多元学科思维的原因啊~。
三、幸福的鸟笼效应
最后,再来看一个比较正向甜蜜的实验:
恰逢七夕刚过,很多女性小伙伴都收到了男票或老公送的花。
但仪式感要常常都有才好,而不只是节日。如何才能让对方经常送花呢?
——
建议下次可以让对方送个精致的空花瓶放在家里。
这样,只要看见这个空花瓶,相信男票或老公就会隔几天就送花给你了。
(呃,如果这样都不送,那就把他跟空花瓶一起当“干垃圾”扔了吧~:)
这其实是应用了心理学里面的“鸟笼效应”:“我们如果偶然得到了一只空鸟笼,就会由于社会情境压力(比如每次朋友来做客,都会问为啥鸟笼是空的),而不得不主动去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
由此可见社会情境对我们行为的影响作用真是非常强大。
眼见不一定为实,存在也不一定合理,但生活中还是以甜蜜和美好的事物居多。
幸福并没有特效处方,心理学也教会不了你如何走向成功人生。但它却能够提供一套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使我们有效地审视周围也审视自己的内心,从而揭秘那些隐藏在行为下的深层认知领域,看到真实的人性和真实的自己。
(最后建议看完本文,细想下自己最近所做之事,是否也出现了上述所说的行为现象,又该如何改进?形成对照和练习:)
:)还有福利,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心理学”,带你《一张图了解“心理学”》
The End~
P.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会在不同的意识层面进行,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无意识)三个层次,通过自我分析方法(包括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法和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能够对其进行觉察和研究。
P.SS.:“鸟笼效应”由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代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
认知领域Knowin
公众号ID:RenzhiKnowin
一群极致的知识极客,跟我们一起,探索发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