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你的优秀学姐
我是许卓然,我想讲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文章有些长,不知道有没有人会耐心看完。
(一)故事的起点
我不知道以什么为故事的起点。
但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你处于低谷的时候,无论往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所以,我的故事大概始于高考之后。
高考失利,是我顺风顺水十八年来的第一次打击。
之前没有想过,上帝也喜欢和我开玩笑,一个跟头跌得措手不及。
(二)“我本可以。”
我在2015年高考。
2015的起始,像所有高三党都立下flag发愤图强备战高考一样,门上贴着我手绘的厦大校徽的房间里,墙上贴上了一张很大的厦大宣传海报。桌子软玻璃下压着一张A4纸,写着为了考入厦门大学立下的的雄心壮志。
一模之后的寒假,在家闷了二十多天只出过一次门,那时候不觉得复习刷题很辛苦很单调,反而觉得充实,甚至有种自虐的快感。
“如果你喜欢一件事,又有这样的才干,那就把整个人都投入进去,就要像一把刀直扎下去直到刀柄一样,不要问为什么,也不要管会碰到什么。”
嗯,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渐渐地,春天到了,我最爱的春天。天气每暖和一点我的心情就会又晴朗一点。
早睡早起,天天跑步,那时候还会读《圣经》,每天晚祷,每次都会感谢主:“My life is getting better.”
每天,好好学习,甚至翘翘课,看看电影,吃吃玩玩,活在高三不该有的轻松潇洒里。二模,三模,四模,却越考越好,梦校,似乎是触手可及。
(三)“上帝和我开的玩笑”
清楚地记得,高考前几天,一直到高考结束,我以近乎完美的状态去迎考——天时地利人和,怎么也不会想到最后出来的分数比预计少了近40分。
很久以前我就想过高考失利了怎么办,借用高中语文课文《落难的王子》里的一句话:
“那真是太可怕了,若真是发生到了我身上,我可受不了。”
然而,既成事实,无论是谁,也只能默默接受。生活,还要继续啊。
查到分以后的连续很多天我都不能接受这是真的——那段时间,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没有抑制住眼泪的理由。
记不清多少个晚上,都是缩在被窝里无助地哭成一团,停不下来。
曾经的努力与辉煌,被高考一票否决。
在金中毕业又能怎样,是学霸又怎样,最后还不是沦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一切努力付诸东流的感觉,梦碎。
(四)考运?胡扯。
后来我慢慢意识到,很多时候,生活会在你自以为风生水起的时候给你当头一棒。
你可以选择被这一击打趴,“认命”,也可以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来,我们三局两胜。”
那年我十八岁,人生还很长,我当然不想就此堕落。
哭有个屁用,情绪什么的都是扯淡——我用这种方式压制着自己——我告诉自己,向前看,这个世界不会等任何人。
为什么高考失利?家人,老师,同学,我身边的所有人,没有人想得明白。于是他们把原因归结至“考运”。
胡扯,根本不存在这个鬼东西。运气,成功者的谦辞,失败者的借口罢了。
不是运气,那是因为什么?恢复了理智之后我开始苦苦反思,无果。
直到有一天看到了一个朋友发的动态:
“功力还不够的时候不要靠直觉做事。察觉到不妥其实已经很不妥了。”
豁然开朗。对自己直觉的信任度超过实际能力的时候是很危险的,然而我不曾意识到。
“备周则易怠,常见则不疑。”
因为过度信任虚无缥缈的直觉,我走火入魔,自以为是,最终遭殃。转念一想,这次的失败也许只是让我觉醒,对这危险思想的拯救,防止我以后犯下更愚蠢的错误。
很久以前我就知道,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偶然失败,总有一天所谓的“偶然失败”会得到解释,而且,那一天离成功不远了。
但愿,如此吧。
(五)“孤军奋战”
度过了一个灰色调的高三暑假。
刚开始,没心情做任何事,后来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关于本科出国的信息,一点点希望又被燃起——“考托福,国内读完大一结束就去国外读本科”的念头让我重新燃起了斗志。
正好不想让时间荒废掉,于是,我从七月末开始自学托福,并在八月报名十二月的考试。
刚开始真的很困难,每篇文章都有好几十个专业性生词,听力要听很多遍才能勉强听懂,口语一个问题抛出来连思考都来不及,作文根本规定时间内写不完。
进步很缓慢——然而逃离,出去读大学的强烈愿望是我唯一的奋斗动力,暑假在家断断续续闷了一个多个月,效率不上不下地啃了一个多月TPO。
“我还没输,我还没输。”
就这样,开学了,兵荒马乱的第一个月使我暑假建立起来摇摇欲坠的基础几近土崩瓦解——没关系,再来。
十月在学校课程学习任务,团支书工作,青协活动,校会工作和托福学习等各种事中心神不宁得度过,十一月月初,离考试还有33天时我立下flag,心无旁骛,好好做最后的丧心病狂垂死挣扎。
推掉了一切工作,任务,例会,活动,有时候也会翘课。每天,除了托福,就是托福。考前十天,我比高考前紧张,一万倍——毕竟,这是一场决定我或去或留的考试。
而且,我不自信,我什么都不敢去想。
那几天在图书馆从开馆泡到闭馆,平均每天12小时,感觉自己比考研党还拼命。“要是高考前有现在一半虔诚,也许……”
熬夜,早起,焦虑,恍惚——未曾想过这些症状竟会在大学的最开端出现。
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
第一次,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孤独。
以前逛知乎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人需要在多大的时候学会忍受寂寞?”
“可以回忆一下当年。只有你一个人在卵细胞内,你的亿万同类隔着细胞膜说你坏话,嫉妒你的时候。其实从一开始,人的本质就是孤独的。”
好吧。
(六)“我做到了,然而,还是不可以。”
2015/12/5,经历了近四个小时的混战,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并不指望有什么好结果,只想找个地方填饱肚子。
“一个阶段结束了而已,并没有什么好庆祝的。”
想到这里,呵,无所谓有为所谓无的循环反复罢了,如果是重蹈覆辙,可笑么。
结果却有些意外,本以为只会考个90上下,查分时看到97这个数字我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迫不及待打电话给家人通报,一整天都无法好好听课,当天晚上请整个宿舍出去浪了一把——第一次集体请客,可能是因为以前从来没那么开心过吧。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上加拿大大学官网找资料,找中介咨询,找父母协商,一切发生得突然而又美好。
规划好了一切准备申请的时候,痛苦的事情又发生了。
家里人开始强烈反对我出国:“我们还是觉得,申请不到世界前50,出国不值得。”
本可以申请到前100的学校,达到父母最初的要求的时候,他们把要求提高到前50。
不想争执,我累了。
Sometimes life hits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高中读到的乔布斯演讲稿里的这句话,陪我熬过了又一段痛苦的恢复期。
“我做到了,然而,还是不可以。”
这也许是比“我本可以”更无奈的失败方式吧。
(七)迷茫
在经历了双重失败之后,像很多大学生一样,我进入了迷茫期。
在2015年最后一天写的那篇充斥着失败者腐味的年末总结里,我记录下的当时的心境:
如果让我凭这一学期的体验,用一个字来概括大学生活,那就是“水”。
考托福忙得焦头烂额之后闲下来的时间让我恐慌,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只能选择继续泡图书馆,看看高数,看看杂书——但这一切都是因为空虚。
不想上课,特别是水课和某些不喜欢的老师的课,感觉,浪费时间也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
不想出去浪,感觉除了把钱花花光肚子吃吃撑还会把整个人都浪傻掉;
更不想谈恋爱,没有兴趣没有耐心也不想耗费这个精力……几乎做什么都没有意义。
再回顾一下以前的生活,十多年被应试教育摧残的意义又在哪里?
本以为自己在学习那些看似这辈子不会用到第二次的东西的时候掌握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知道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会放弃”的学习真谛,并把它发展为生存法则的时候,事实却证明我一无所有。
原来,全部都是自以为是的歪理。
这个大学真的是一个消磨人意志的地方,无论是颓废糜烂也好,一路奋战累得要死要活也好,似乎,棱角和锐气都会被不可避免地磨平。
甚至,以前相信的东西都多多少少动摇了,淡化了。
“你知不知道,难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凡是有意义的事都不会容易,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
文末,我写道:
“也许是短时间内经历的起起落落太多才产生的迷茫,但是,我希望能在2016找到这意义。
“或者最好是,找到不再纠结所谓意义的理由,索性不去寻找,像曼德拉说过的那样:‘做好对的,应该做事‘,然后,顺其自然。”
“2015,转折点。老爸屡屡教导我:“无论如何,信心不能丢。”再多的失败,也要相信,只要活着,一定会有好事发生的。
“无论多大的挫折所带来的痛苦,失恋,高考失利,奋斗无果,从来不会持续太久。奋斗,还在继续,此时此刻,就在这里。 上帝从来不会把一个人的路堵死,如果是,那么在夹缝中也要求生存。
"You canno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c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016,我会更加努力。”
(八)其实,这只是个开始
那时我可能没有意识到,经历了双重失败与身心的折磨,这痛苦的半年,是我奋斗的正式开始。
低迷了一段时间后,2016/1/4,在大一的寒假,我于官网报名考试,决定开始自学GRE——在这个大学安安稳稳待到毕业,出国读研。
依然是孤军奋战,而且,和托福相比,GRE的难度不知道增加了多少个数量级。
周围没有人可以给我提供经验,也没有考虑去上课。于是一开始自己胡乱捣鼓难免走了不少弯路。
从一月到七月半年时间都是在低效率摸索,几乎没有什么进展。没有做过题——因为能力根本不允许——单词背了就忘。
到了暑假开始接触题目,渐渐发现,之前几个月背的单词,看的作文指导,连花拳绣腿都不算,一击即溃。
我才开始意识到战略调整的重要性——以前一直觉得,似乎无论学什么东西,顺着潜意识里的学习套路就可以踏上正轨,学习方法什么的,只是技巧性的,都是船到桥头自然直以后的润色——并不。
虽然它只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能力考查,而非学术或智力水平测试,GRE技巧性其实真的很重要。然而,我一开始没有在意,于是吃了亏。
然后,我去各种论坛看大佬们的考G备战经验分享,对比自己的方式,思考总结,慢慢理清了思路,迷迷糊糊规划出了自己的新路线。
别人的经验虽然不一定适合自己,但总比自己一窍不通爬模打滚来得有用。
至此,我意识到,有些事不能自负浮躁不能大刀阔斧,磨刀不误砍柴工——端正学习态度参考前辈的经验,是我踏上杀G正轨的开始。
(具体备战GRE方法和心得,我前年以前写过一篇总结,分享过给很多朋友,包括另外三篇,分别是备战托福总结,写作干货整理和背单词方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后台或者微信直接问我要。)
之后的十月末。我已然那忘了自己日复一日地在空荡荡的自习室被囚禁了多久。
早八晚十,除了上课、吃饭,就是备考。不治他事。
从清晨的阳光尚未斜射到桌上,到夜晚整栋楼只剩下我和零零星星几间亮着灯的教室。
我,几本参考书,单词书,电脑,笔记,打着飞行模式的手机。这就是生活的全部。
那天晚上,刷完了最后一套Kaplan,还有一篇Issue写作没有写。我轻轻合上书,走到窗前。
浦A五楼的落地窗反射出自己的倒影,我愣愣地开了一会儿,走近,打开窗。
深秋的晚风宁静中带着几丝寒意,随意地拂过我的脸——似乎自己还有尚未被麻木焦虑侵蚀完全的存留意识在苟延残喘,这甚至让我有些庆幸。
我把视线从五楼的窗沿极力往远处延伸,分不清方向,也不知道眼前的这片灯火是南京的什么方位。
望着远处公路,高楼,路灯,模糊不清地闪烁着,一切陌生却又熟悉——陌生的是这迷失的方位,熟悉的是生平所见夜景之大同小异以及看夜景时心如止水的感觉记忆。
零零星星高高落落的大厦,白天川流不息待到夜晚车流稀稀拉拉的高速公路,落寞得一辈子只能镇守同一个地点只能永不停息做同一件事的一排排路灯,还有楼下一条黑漆漆的河,在微弱的光线里困倦地泛着敷衍的波澜。
太安静了。
”我不想被束缚在这里,我想逃离,我想越狱。“我对着窗外的夜景说。
2016/11/20,大二上学期,我GRE首战考出了差强人意的成绩:324+3.5。下学期,我又刷了一次托福,106。
就这样,我暂且与语言考试告别了。
(九)孤独?不需要忍受的。
在去年在加州戴维斯交换的时候,我在公众号里写过三篇文章,分别记录三个月以来的心得。
第二个月的《奶黄包在锅里》里,我写到当时的生活常态。
那段时间被各种paper霸占得睡不了觉熬到凌晨,第二天早课挣扎着爬起床;喘了口气又在为即将到来的midterm疯狂整理笔记,去教授和TA的office hour疯狂答疑;再过两天又是pre,小组召集开会分配任务找资料分析再做PPT;每到满课的周三,晚上八点下课后脑袋里一片空白,坐在公交里昏昏沉沉地发呆,下车后一个人拖沓着脚步慢慢走回公寓烧晚饭……
不过期间也偶尔有除了上课便无所事事的清闲日子,弹弹琴看看书写写东西到处拍拍照片,也不会那么无聊。
朋友圈里发的基本都是拍的照片和写的文章——有人甚至总觉得我似乎在到处玩,其实那些都只是每天重复的几点一线的生活里路过的风景罢了——其实只不过不想到处倒苦水罢了。
“现在努力了以后就轻松了”,真是一句混帐话。
怎么可能呢?现在努力了,而且如果足够幸运有回报的话,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和竞争力更激烈的平台,以后明明会压力更大更拼命……何必呢,我努力就为了这个?
在图书馆复习midterm写paper到头昏眼花的时候,我只想回公寓安安静静摊个鸡蛋饼,再安安静静地吃掉。
每到周三的晚上,上完课拖着极其疲乏的身体,做饭,洗澡,再坚持对着电脑盯到十二点才安心地关灯躺到床上,刚吃完饭肚子突然又饿了,混沌不堪的脑袋里突然冒了一个泡:
好想回家吃奶黄包啊……现在。
其实,孤独,大概是我大学这几年的常态。
从大一入学开始便习惯了早出晚归,独来独往,几点一线——宿舍,食堂,图书馆,教室,宿舍,后来考完语言考试再加一个健身房——白天基本上没在宿舍呆过,觉得颓废。
也正是从大学的最开始,我便养成了泡图书馆的习惯——无论是备考还是学习还是自己看看书写写文章,只要不在吃饭睡觉洗澡梳妆上课健身,基本上就在图书馆了,一个人安安静静做自己的事。
越来越觉得,孤独这回事吧,没什么好忍受的,习惯就好了。
(十)选择?没那么重要。
身边很多朋友,大一大二大三甚至大四,依然说,自己在大学很迷茫。
考研?出国?考公务员?找工作?
纠结来纠结去,然后不去想它,然后,眼看大学居然快过完了。
其实,我想说,选择,没那么重要。
依然是去年在国外,最焦头烂额的那段时间,在国内的朋友Y关心了我的近况。
“毕竟是自己的选择,真的没有什么选择是轻松的。”他说。
“嗯。”
“不过,现在越来越觉得,选择也没那么重要了。”
“不对。应该是,在能选择的情况下,选择更艰难的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那个选项。”
“因为,无论如何,最终都会适应自己做出的选择。”
我打了这么一堆字。
只要你努力,终归会适应任何一种选择。
那时,出国留学的第二个月,一切渐渐归于平淡。没有初来乍到的兴致勃勃,也没有了初来乍到的彷徨疲乏。
我似乎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每天每周重复着同样的作息,过着波澜不惊甚至有些稀薄乏味的生活。
每个人到一个新的地方的感觉都会不一样吧。
认识过一些人,在亲自见识了美国社会后赞叹不已,毅然选择了移民;也见过一些,回国之后失望地表示国外“没什么意思,出去看看长长见识就够了”,“其实还不如国内。花那么多钱,不值得”。
而我呢,可能处于两个极端的中间吧。
这里的有些方面,国内确实鞭长莫及——不过这些“方面”在所有中占的比例,远比曾经想象的低。国外没有那么光怪陆离,也没有国内某些夸大的美言所描述的那般乌托邦。
满大街奇特的建筑,形形色色的路人个性的打扮,外国人的言谈举止,各类机构运作的模式,让初到的远客很容易感到新奇,误以为自己来到了与曾经熟悉的一切隔海相望的另一个世界。
但久而久之,这种新奇就消失殆尽了。
“是不一样,但也没有那么不一样。”
大概,只是喜欢小龙虾和芝士堡的区别罢了。所有表面的光怪陆离,融入式的观察会让一切运作机理顺理成章。
算是体验过了另一种生活,得出的结论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大多情况下,任何一种选择,都没什么好后悔的,最终结果的往往不会定格在最初的选项,而是选择之后到结果的漫长过程。
“在能选择的情况下,选择更艰难的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那个选项。”
“因为,无论如何,最终都会适应自己做出的选择。”我接着说道。
出来这一趟,我也想开了——没什么好羡慕的,更没什么好后悔的,选择影响的仅仅是道路,只有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决定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看起来是一句废话。
但很多废话之所以是废话,是因为很多人知道,但很少人真正理解它们。
但是,你终归会适应任何一种选择,只要你努力。
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在纠结选择上,或者说,以迷茫为借口,迷迷糊糊混完四年。
(十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康德说,要把人当作目的,而非手段。
我想说,对于自己也是如此。很多事情,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就比如,我们为了努力实现某个目标做的很多事,枯燥至极,看似毫无意义,痛苦无比,但同时,却也是必须。
就像出国的准备,你要考试,刷分,刷绩点,做项目,发论文,找实习,可能还要参加比赛,申请交换等等等等,而且,每一步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之前自己写过一篇《飞跃流水线》,表达了对这种“枯燥无意义”的事情的一些看法。
文中我写到,虽然自己还是在校大学生,虽然涉世未深,但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对周围变态生活的窥视,二十岁的我已然沮丧地发现:各行各业,不过都是各式各样的流水线。
教育行业是流水线:学习任务和流程是机构体系安排的,老师与助教大部只负责执行维稳,‘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圣神使命,不是常态;
写作行业是流水线:写作甚至是自由撰稿并不是一片自由发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净土。有报酬的地方就有迎合,越想要受众就意味着越多的迎合——残酷的现实是,高蛋白高纤维固然营养,但油炸高碳水更好吃啊。
学术圈子是流水线:“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量”“评职称规则”“项目申请”“五年考核”……其实大致都与智慧无关,更与创新精神无关,学术成就的衡量尺度主要是标准化——一个把简单概念用学术用语雕刻得扑朔迷离的“精致的平庸”的过程。
设计行业是流水线:有设计乙方的地方就会有傻逼甲方。不是每一个设计者都能像《源泉》里Howard那样的与他人意见彻底绝缘一意孤行的胆量,就算有,那也没有他绝对的建筑才华和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建筑理念,就算也有,那也没有他遇到一位像Wynand一样明眸善睐并且愿意无条件投资他支持他的伯乐的运气。
更不用提应用工程、销售贸易、制造轻工、中介服务、金融证券、科研开发、政府机关里林林总总的行业了。
然而,这个“然而”很重要——看清了流水线无处不在的事实,并不代表否定了飞跃流水线的可能性。
突破了世界纯粹浪漫主义的虚假外壳,不等同于一辈子都要活在阴暗里抱怨“生活本就如此”——现实的黯淡并不是自暴自弃的借口——唯有认清了真实才有超越现实的可能。
依然,毕竟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Howard那般的胆量、天赋、才华、运气,哪怕只拥有其中之一。对于我们大多数,飞跃流水线的前提,是先做好在流水线里的本分。
昨天还在和一位机关工作的大佬聊到这个话题,最后我说了一句:
“现在总算看明白了,大多数行业不搞到高精尖全是流水线。都是流程套路,还是要从体制里做起。”
还是要先服从体制。
这不是一种绝望,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信念。简单说就是,既然都是体制,无论如何就要都从最基础开始,至于能不能最终达到“高精尖”的高度,取决于个人造化了——胆量、天赋、才华、运气……
飞跃不易,但并不是不可能。
其实我之前就明白了这一点。
我在培训机构当助教的时候,带国际部高中生出国语言考试。当他们和我讨价还价不愿学习的时候,从高中时代脱离没多久的我,清清楚楚明白他们的心境——
我知道一味说教“你们投入时间精力来这里上课要抓住机会珍惜资源好好学习”甚至“你们父母花了那么多钱把你们送到这里,你们怎么可以这个样子”甚至“老师是为了你们好你们怎么就这么不懂事”种种此类老生常谈,只会激起并加剧他们的反感。
于是我对他们说:“你们,有本事不来上课啊。”
他们有的不说话了,有的还在嘟嘟囔囔抱怨“你以为我们想来啊……”
“你们在这个体制里就是它的一部分,进入了就要服从体制的一切规则。”
“我知道,其实世界上很多规则都是不尽合理的,不过,在你们还没有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去改变规则的时候,要先学会服从。”
“我不是让你们冷漠。不合理,或者说你们暂时定义为‘不合理’的规则的存在,不代表这个体制就是坏的,更有可能的是,它正在慢慢为了你们变得更好。”
“我不想说‘老师是为了你们好’这种废话。我知道你们很累,完全理解你们不想学习尤其是被逼着学习的心情。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没有选择是完美的。既然知道自己自觉性差不能自学,或者不得不服从父母命来这里上课,那就表示现实中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不是吗?”
“既然做出了选择——不管是不是你们最喜欢的——就要按照选择的这条路走下去,不能做任性的半吊子。”
再回到“选择”。其实这几年真切体会到一个道理:
很多选择都不是好坏之分,因为好坏之间不存在选择的过程。更多的是在“糟糕”和“更糟糕”之间的辨别和权衡,最后选择那个“糟糕”。
依然,选择了“糟糕”不代表完蛋,要把它当做一个韬光养晦的历练环境,一个以后上升到更高平台的铺垫。
要相信,自由在高处。
就像罗曼罗兰所言那般:“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考试不是目的,出国也不是,甚至上名校找毕业好工作,也不是。
真正的目的,在我看来,是在一次次弥尼采所谓“补自己与自己的不一致”的过程中,逐渐知道并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为一个想成为的人。
(十二)硬件,软件
发现身边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误解:出国,把语言考试考“过”就行了。
还经常有人问我“你们托福/雅思,多少分算‘过’?”
我不知道,我只觉得是越高越好。
很简单的道理:你的目标是会相对于自身条件变化的——自身条件越好,可能触碰到的位置,就越高。
以及,出国,并不是考个试刷个分这么简单。
告别了语言考试之后,我开始找院里的导师做科研项目,跟着研究生学长发论文,刷绩点,假期去找专业相关的实习,以及分别在大二暑假和大四上学期去了加州伯克利分校与加州戴维斯分校做了交换生,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平时我还会在一些平台上专业相关的国外名校网课,学习、考试、获取证书。
其实,说到底,我也没做过什么厉害的事情。语言成绩不是很高,绩点不也一般,科研成果一般,实习经历一般,交换经历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拿到的几个证书也没有含金量很高的价值。
就像我经常和别人说道自己:“感觉自己没什么特别好的,但也没有什么特别差的。”
我想,我拿到藤校offer,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运气好,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因为我做的准备比较多,在数量上为自己取得了一定优势。
此外,我在多出的时间里,看书,写文章,做公众号,写古典乐评,练琴,摄影,健身,考资格证,做教练,尝试许多自己喜欢的事。
只是,如果一定要说我的经历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那就是一句话:早些开始准备,往后,你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就会宽裕很多,就有更多的选择去打造自己——无论是抱着功利性的目的与否。
(十三)把该做的做做好
像所有人一样,我在每年末都会给自己定下新年目标。
2015年末,我写下:稳住节奏做好每一件事,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2016:不再过被赶着走的生活。
2017:继续韬光养晦继续忍受寂寞,你比你想的更自由。
2018的最后一天,我只写了一句:
认真生活,好好做人,没了。
这句话换个表达方式,其实可以说成是:把该做的做做好。
什么是把该做的做做好呢?
之前在从UCB夏校回来的时候就在博客上写过一篇简短的心得,其中有一条就是:
“世界上几乎所有可能遇到的任务,无论看起来多么高不可攀多么繁杂艰巨,其中只要硬着头皮耐着性子去做,不偷懒,不放弃,有总结,有规划,一切都会逐渐踏上正轨。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要踏出自己的comfort zone。”
高考受挫,出国受挫,学习瓶颈,老师刁难,家人反对(包括两次申请出国交换的时候,家里人都试图劝我不要去),迷茫,孤独,自我怀疑,抑郁,绝望,这些我都经历过。
看起来,似乎每一年的都达到了,对自己的要求似乎也是越来越低——实则非然。
当目标不再是具体的事情,而是理念,实现它的门槛只会越来越高,越来越难。
(十四)优什么秀
上个月写自己健身心得的那篇文章《健身,从来不是你炫耀的资本。》,写到前段时间自己琢磨出来一个理论。
关于一个这几年听滥了的词:
“优秀”。
有时候是对我说的,有时候不是,有时候是真心赞叹,有时候是表面客套。
关于这个词吧,我想了想,大概是要分几个阶段的。
很多人处于第一阶段。他们在试图培养优秀的习惯,却并不能坚持多久。然而在每执行一次的时候,他们都会给予自己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好似自己通过这一次次断断续续的执行,就成为了优秀本身。
第二阶段,他们能坚持下来。但毕竟,习惯,依然只是习惯,生活方式而已。
处于第三阶段的人们,有几段值得回忆的经历,或许是自己今后想起奋斗过的岁月,或许是在绝望的深渊见过的风景,或许是在年华老去可以向后人讲述的人生故事。
到达第四阶段的标志,大概是做了几件了不起的事——也许是研发了一种药物,创办了一个品牌,成立了一个企业,建造了一个学校,撰写了一部作品。
第五阶段的人们或许已经让人感到有些望而生畏——他们似乎什么都会,学习能力非凡,在林林总总看似无关的多个领域里,都能看到他们精力充沛的身影,他们是拥有多重身份的佼佼者。
第六阶段,他们的优秀已经无需任何人,任何事去作多余的证明,他自己本身就是个logo。
最后一个阶段,历史记住了他们。
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处于第一或者第二阶段,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习惯或者经历不足以成为优越的理由。我也不是所谓的”优秀学姐“。
啰嗦了这么多,我只想说,对于自己的定位,不仅要清晰,还要坚定。
一次高考失利不值得妄自菲薄,一个藤校的offer也不足以让谁骤然升华为模范榜样。
(十五)结尾
我是许卓然,不是你们的优秀学姐,也不是什么励志故事的主角,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大学生活的普通人。
我只是故事的叙述者,感谢你看到了这里。
虽然基本上是一路孤独奋战,但我想感谢遇见的每一个人途经的每一件事。
一路上,无论是鼓励,或是贬低,帮助,或是阻碍,都值得感恩。
PS:最近被不同的平台邀请去宣讲。
本来想写个稿子的
写着写着就越写越多。
关于我自己这几年的故事
文章很长 图也没有配
不知道有没有人耐心看到这里。
当然 和宣讲稿不一样
写在自己空间里的东西 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