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霍军《教师如何读经典》想到的
教师成长之路—看书 读书 教书 写书
---读霍军《教师如何读经典》想到的
清代王永彬说:“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一本好书的启迪,给我们带来的灵感,就像和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朋友谈天说地。我今天交流的一本书是霍军老师的著作《教师如何读经典》。
2018年暑假期间,会水读书社开展了“同读一本书 共抒教育路”有声朗读推送活动,书友们利用休息时间录制完成了《教师如何读经典》整书录音,开创了读书形式的新模式。书友们通过在读书群内推送诵读、互相点评、美文分享等形式抒发对教育之路的感悟和畅想,掀起了一股暑期读书热潮。
我之所以为大家推荐这本书并认真阅读这本书是因为它把读书与教书融合,以文本解读为切入点,聚焦语文课堂,用教育叙事和案例透析的笔法,选取二十余部公认的思想深邃、文辞雅正、历久弥新的诸类经典作为案例,从经典感悟教育,从经典汲取哲思,阅读与经典汇合,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简明易懂,不尚空谈,适合一线教师阅读。这本书交给我们,作为教师成长的历程就是:看书、读书、教书、写书。
一、教师看书就是看世界
2015年4月13日,河南实验中学教师顾少强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友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我想说,我们想去看世界,不需要那么任性,更不需要辞职,因为通过读书教书,照样可以用眼睛丈量世界,去欣赏脚步达不到的美好世界。教师看书可以找到解决教学的方法问题、观点问题、思路问题、思想问题,还可以弥补自己记忆的不足,翻翻书、抄抄书、瞅瞅文字、讲讲课。 读书的最好状态,是在课堂上。很多作品,自己读和给学生讲,还真不一样。从阅读到备课,再到登讲台想方设法将自己学来的好东西讲给学生听,这是一个不断咀嚼、反思、反刍、消化的过程。你必须想方设法在书本跟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成功的浮桥。你要铺设那最顺畅的渠道,让书中思想顺畅地流淌到学生眼前。通过读书建构起属于自己理想、志向、追求、性格、工作、事业和兴趣等的个体化知识、学问、思想和认知世界,读书就可以实现胸怀天下、一丝不苟的人格风范。
二、教师读书就是读灵魂
作者霍军从教三十余年,边教边读,其阅读技巧来自长久的阅读生涯和思考深度,阅读这本书不仅可学到经典阅读的方法,更能产生与同道相遇的精神快乐。本书有民族教育的立场,更具酒泉地方特色,对教师读书方法和书目选择都具有任务驱动。教师虽然天天与书泡在一起,但是读书的时间却要重新安排,除了聪明的老师将读书与备课统一起来之外,很多老师竟然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读书。工作太紧张、教学任务太重、心情调整需要氛围等等。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教师教好书就行,教师读书能读出什么呢?教师读书也可以解决很多具体的问题,一切经典都是教育著作,读经典是做教师的方式,读经典可以做新人,从读书中感悟教育本性。
三、教师教书就是教志气
教书大一点说就是教育、教书育人,为国家和民族培育人才和接班人,说小点就是教人一点志气,教会人一种情怀和气节。教师教书,教得好与教不好区别不是很大,一个教师教了几百名上千名学生,总会遇上一两个出类拔萃之人才,如果这样就可以说是优秀的人民教师,那么泱泱中华也就没有不好的教师了。教师教书要是教不好,既没有尺子量,也没有秤去称,也没有试管去观察……基本上没有具体的可以量化的参数或者指标。如果教师教书能教出志气,能教出一些璀璨星空和照亮黑夜的人才,自然是民众之福,社会之福,国家之福,更是千家万户家庭之福。 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是一种交流,没有教师的精神生活就没有学生成长,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词是“阅读”,谁不善于阅读谁就不善于思考,让学校去适应学生,让学生去适应社会。
四、教师写书就是写生命
教师写书时间不多,写论文的老师多,但能写书的人不多,因为写一本好书花费时间很长,虽然可以用来提升自己评职称的资本,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也可以给教育智力资源添砖加瓦,也可以赢得同行和学生的羡慕眼光,但正正去落实实践却是个大问题。这需要教师开阔思路、创新方法、节约时间,好好写几本书,或者好好写几篇文章,写作就是写生命,让自己变快乐了,才能教给别人快乐;让自己变聪明了,才能教给别人聪明;让自己有智慧了,才能教给别人智慧。 所以教师教一辈子书,就要写了一辈子生命,把这个过程当中的生命之光,写成作品出版出来,自然是于天于地于人于己最美好不过的事情了。
“进学致和,行方思远”,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教学管理,读书对我们同等重要。读经典,啥时候都行;共同读,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写作,最有效的经典阅读;讲解,最精细的经典阅读;重读,最经济的经典阅读。爱读书的你,一定会从你今天的努力中受益,用我们足够的努力来掌控我们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