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的故事凡人日记首页推荐

寻踪徐特立 特立大学?

2017-08-31  本文已影响21人  遇知音

日记游学第14天:①寻踪徐特立 长沙师院可改特立大学?

2017年7月29日星期六长沙上午多云

告别长沙的日子。决定去追寻毛泽东永远的老师徐特立,追寻他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法。昨晚特意从板仓小镇赶到长沙县星沙板仓北路417号住在蜗居电影主题酒店。早上起来,步行几百米即到达特立公园的北门,其实这个公园随处可进,因为压根没有封闭,所以更不用担心开放时间的限制。

进入公园,首先看到的竟然是一块《刘少奇与天华》的碑刻,这里记载着前国家主席刘少奇1961年4月12日至30日到长沙县天华大队进行实地调查的事,说他开会20多次,走访数百人,写下6万多字笔记(注明日期也可叫日记),最终促使天华大队率全国之先解散了公共食堂。“公共食堂”也就大跃进时大锅饭,经历过的老人们可是印象太深了,那可是当时社会的一颗毒瘤,风靡全国,饿死了很多人,说起来可是触目惊心,而现在的孩子们根本不知道咋回事。

公园中间是山,我和儿子绕着左侧走,因为有个长廊,展示有很多古圣先贤经典箴言。长廊外边,还有一些石碑介绍老一代革命家的生平事迹。我和儿子在“书径”石碑前合影留念。待我们到达正门看完铜像广场,天气炎热,儿子实在累啦,死活不爬台阶不去攀登师圣阁,未能看到“抽刀断指”的故事。

之后,打开导航徒步去找徐特立纪念馆,原来就在长沙师范学院行政楼的二楼,遗憾的是闭门不开放(今天星期六,不知仅仅是周末还早暑期不开放)。连打听的人都找不到,又去5楼找徐特立研究所,也是铁将军把门,再次吃了闭门羹。

无奈只能悻悻离去,坐在公交车上,在大脑中追寻印象中的徐特立,要说就数不久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的印象最为深刻,就是中那位穿草鞋上课,啃学生剩馒头,被学生称作“徐大叫花”的怪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乡下老家创办不要钱的五美学校,在长沙更是创办公学和私学有20多所,还被选为省议会的副议长,是教育界有名的“长沙王”。徐特立42岁赴法国勤工俭学,50岁入学参加南昌起义,58岁参加长征,难怪他的名字叫“特立”。徐特立他一生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70多年,党中央曾经评价他“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他的名言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令人沉思。

笔者最感兴趣当属徐特立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法,在第一师范、在韶山毛泽东故居和很多媒体均对此有所介绍。

毛泽东一生的最大爱好是读书,然而他读书不是死读书,读书从不盲从,不迷信书本,他在看完一本书或是一篇文章后,总是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认为读书既要有大胆怀疑和寻根究底的勇气和意志,又要保护一切正确的东西,同做其他的事情一样,既要勇敢,也要谨慎。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他读过的几乎每一本书上都留有大量批注,标有无数的读书符号,有的还改正了书中的错别字。批注有的是阐明自己的不同意见和看法,有的是对书中的见解表示认可,有的是章节段落的概要,总之,页眉页脚以及字里行间都是密密麻麻的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读书方法就是从徐特立老师那里学来的。所谓“动笔墨”,就是不只是读前人的书,而且要经过认真思考和消化,把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写下来,其中包括对书中同意或不同意的地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毛泽东真正做到了把学与思紧密结合起来。毛泽东读书时笔不离手,勤于做笔记,当时有许多种笔记本,包括听课的,自学的,摘抄的,随感的和日记等,在第一师范求学5年半,积攒了好几网篮,后来送回韶山存放。遗憾的是1929年国民党反动派何键派人到韶山抄他的家,族人听到风声,就一把火烧掉了,他的堂兄也是他私塾的老师毛宇居冒死抢出来一本,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毛泽东的读书笔记《讲堂录》。

当今中国,大学越办越多,然而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太多的学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学得多悟得少,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徐特立老师这种成就伟人毛泽东的读书方法一点儿都不过时。这也是笔者这次带儿子游学一定要来看看徐特立的缘故。

写到此,笔者冒出一个念头,长沙师范学院由徐特立1912年创办,至今已经115年之久,说实话我是今天找徐特立纪念馆才知道这个学院的,其影响力和知名度远不及创建者徐特立本人,当然也不及同在长沙的湖南师大、第一师范。何不干脆就给她改个名字就叫特立大学培养校训所说“厚德博学,特立笃行”那样的人才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