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他者的关系
我和他者的关系
——自信,他疑,自我关怀,交流,猜疑链
昨天听了一个讲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如何与人交流,如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很受启发。
其中有个观点很有意思,大概是说,人要爱自己,在与外界建立联系之前,要先对自己有个清晰准确的认识。但在很多时候,人对自己的认识也不一定是准确的。一个大家眼中漂亮的女孩可能内心深处并不认为自己漂亮,甚至还会觉得不会有人爱自己,因为她认为自己相貌平平,而这一点可能源于童年时母亲对自己的一句看似无关痛痒的评价。该讲座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核心要素是,你如何看待自己,你如何看待他人,以及你认为对方如何看待你。细细想来,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心理学中有一个实验还挺著名——疤痕实验。化妆师给被试脸上画上丑陋的疤痕,让他们带着这条疤痕去和别人交流,对照是没有化妆的被试,也有被试出门交流前突然被悄悄地擦去疤痕,结果显示,无疤痕的人——或者说心理认为自己脸上无疤痕的人给出了积极乐观的人际交流反馈,声称自己得到了很多善意。在现今社会下,每个人都要面对重重压力,面对不同的社会团体,工作,学习,家庭,甚至很多人都习惯在各个层面伪装自己,很多人是否都在扮演他人眼中的自己,我们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否都是按照自己想象中别人给自己的框架来构想自己的形象呢?为人父母,要慈爱;为人子女,要孝顺听话;为人师,要博学谦和;为人学子,要勤学好问;为人职工,要勤恳负责......那么是否还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形象呢?在大的框架内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群体的道德观念可以对人类行为的大方向加以限制,每个人按照这样的标准和准则行事也确实不容易犯错。但细化到每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哪怕只是日常简单的交流,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兴趣爱好,对世界的看法,对自己的认识又是千差万别了。在这种千差万别中,每一种对人对己的态度都来源于很多细小的差别,从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尽管这种分类,这种“群”只是大概。尽管我们会说同一种语言,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我们相识已久,时空还有我们本身并不存在的语言障碍,我们之间依然会存在大大小小无法抵达到对方世界的鸿沟。从这个层面上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语言体系,这个语言体系能个性地表达他的思想,他的脾性和经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了难以交流和沟通的部分。
要达到百分之百的共通,机会可能有,但是肯定不大。因为没有人的经历和思想会一摸一样。可是人还是需要不停的交流,不停地试图去弥合者不解的鸿沟。否则就容易陷入一种“猜疑链”的恶性循环中。我不知道对方怎么想我,我不知道对方知不知道我怎么想他,对方不知道我怎么想他......如果牵涉到双方的利益,那我们是要选择自保,防御还是接纳呢?没有交流,这样的链条只能无限循环下去。世界就是在人声鼎沸的纷闹中建立起来的。哪怕吵闹,没有表达就没有交流的可能。最近,与人交流过程中遇到一些阻碍,被人误解了,立马被删了。这还算好的,好在我追问下知道了原因,解释清楚,疙瘩消失。可有时候情况并不这么乐观,被人怀疑后,可能立马迎来的就是对方的打击和伤害,在没有沟通交流的情况下,疑人者就将这种“对方是坏人,我要打击他,否者他会先打击我”这种想法付诸实践,而关系一旦破坏,伤痕就会永远存在,无法修复。这种不加疏通就毅然决然放弃交流的态度真令人感到遗憾,甚至可能是对双方的伤害。就像莎士比亚一出悲剧《奥赛罗》里所描写的那样,悲剧的根源是因为男主奥赛罗轻信了不该信任的人,却对挚爱苔丝狄蒙娜生出疑虑,怀疑她不贞,还没有弄清楚真相就将这个所谓的“不再忠贞的女人”给亲手掐死了,如果奥赛罗至死也不知道自己误会了她,他也许会永远心安理得地活下去,可是命运又让他立刻知道自己冤枉了苔丝狄蒙娜,羞愧悔恨令他难以承受,于是只好自杀。这样的悲剧不正是一出爱人之间交流不畅的悲剧吗?回忆中,自己也有过在交流过程中突然产生的不信任和愤怒,并因此在一种极端主观的冲动下将人给删除,事后又觉得是否自己小题大做了,是否自己误会了对方,难道自己所遇到的都是坏人,哪有那么多坏人?这样的疑惑总是会偶尔浮现出来。
《史典》中有句话,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对自己有什么样的眼光和视角,就会以为外界对自己也抱有同样的眼光和视角。所以,如何准确认识自己又是一大重要的课题了。从前,有人提倡无论如何都要自信,可是自信的度不容易掌握,高了就是傲慢,认为自己想的才是对的,他人都是错的,透过自己主观而局限的视野来评判他人,给他人贴上标签,就再也没有兴趣来做更多的了解了。有的人可能认为,要了解一个人,得花多长得时间呐,如果最终发现是一个贫乏的灵魂,了解它还有什么意义,不是浪费时间吗?可是我们永远不知道,不知道那个刚刚错过的灵魂到底是怎么样的,是有趣的还是枯燥的,是粗鄙的还是精致而宏大,不过善于伪装的灵魂。自信不足这时候反而可能有益,一种稍微谦卑一点的态度对待他人,就是莫大的善意,也更能卸下对方防御的姿态,更容易直抵对方的真实。自我关怀,我想,应该是过度自信和过分谦卑之间的一个完美平衡,是自我在傲慢和自卑之间的平衡,这应该是一种中正平和的态度对人对己,在面对高于自己的灵魂,我不感到沮丧,我依然热爱自己,享受自己的存在;面对低于自己的灵魂,我不感到优越,我不过分傲慢无礼,我有能力理解它,包容它。
但愿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逐渐找到自己,认识自己,先同自己和谐相处。再以一个美好包容的心态应对世间万物。我和他者,我希望从他者中看到自己是怎么样的,他者也能从与我的交流和接触中获得的反馈知道我怎么看他的,我们的关系就像镜子,互为映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