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故事梦凰阁

子衿

2018-09-05  本文已影响30人  是桑染呀

楔子

        天与地,乃是一片厚重凝远的沉寂。这悠悠沉沉的往事随暮鼓声响起。

        夜河中有她为故人所放的千盏莲灯,莲花灯千盏,皆是他们生于斯年长于斯年再也回不去的少年了。

        “小和尚,你可还好?”她问。

        自无忧开始记事起,在她的梦中总有那么一片莲池,连绵十里,不知尽头。

        她在梦中走了许久,终于走到了一株菩提树下,菩提生在水中,周边朵朵佛莲环抱,诡异妖艳却又宁静致远。

      “你来了。”

      谁?是谁在与她说话?

      她回头,却只见一个人朦胧在了光影里,她想看看他长什么样,却永远也看不清。

      “你是谁?”她问着,奔向他,却跑进了一片火海。

      “不要怕。”

        那人的声音又在耳畔响起,温柔的让无忧几欲落泪。

        是谁?究竟是谁?

        当无忧再想看清那人时,梦境便戛然而止,孤独无尽的黑夜,只剩枕边泪痕,犹然未干。

  二

      安南国长公主为梦境所扰,国君忧心不已,后听取了丞相的谏言,将公主送去了护国寺静养。

      无忧向来不喜佛门中人,觉得他们满口慈悲仁善,实则虚伪恶心。

      对于丞相的谏言,无忧可谓深恶痛绝,但无奈她父皇心意已决。

      她想,此番定要搅那护国寺一个天翻地覆。

      她这样想着,却在见着那人后,念头却无。

      无忧早就听闻,这一代的护国寺住持是个年纪轻轻便修为极深的人。却没有想到那人会是这般。

    初见那日,她刚下了车辇便一眼望见了他。

    年轻的住持身着白色僧袍静立于寺门前的桃花树下,眉心一点朱砂,霎时夺走了世间繁华。

      见着她,淡淡一笑,似老友般道:“无忧公主,你来了。”

      落英缤纷的桃花树,柔软纠缠的粉色迷乱了无忧的眼。

      那一瞬间,恍若隔世,无忧似乎还在梦境当中,而这一次没有滔天的火海,有的只是久违的安心与宁静。

    这个世上,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他遥遥而来,携今生后世。而你,终于,终于得遇他,三千红尘灿如桃花。

    无忧想,寂然便是这个人。

      纠缠了无忧数十年的梦境,终在得见他之后,消失无踪。

      长夜漫漫,每当无忧听着屋外寂然的琴声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感觉,他与她似乎已经相识了千年。

    寂然与无忧讨厌的佛门中人不同。

      他会因为她夜不能寐而忧心忡忡,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的时候抱了琴在她屋外一弹一夜。

      他会陪着无理取闹的她下几个时辰的棋,他棋艺精湛,却总是只险胜她一子。

      他会用无忧听不惯的佛家语言来训斥教导他人,却又会在无人的时候用各色鲜花来酿着一坛坛她从未见过的酒。

    无忧发现了,打趣他道:“原来寂然法师竟是个酒肉和尚。”

    他听了,只是微微一笑,从不争论,实在被她扰得烦了,便搪塞道:“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

    他是佛,却又不是。

      他比何人都虔诚,却又比何人都蔑视于自己所信仰的一切。

      他是个矛盾的和尚,但这个和尚却让无忧平静的心生出了波澜。

      都说出家人六根清净,不理红尘。

      无忧却想拉着他去看那红尘三千。

    又是一夜寂寂,无忧依旧伴着寂然的琴声入眠。

    半梦半醒间,却听到了寂然在与一女子交谈。

    女子道:“可真是贴心,不叫我见见你心尖儿上的人?”

    寂然道:“别闹。”

    那女子似乎有些无奈,说:“你可要快些,不然就不好了。”

    寂然闻言只是闷声“嗯”了声。

    无忧掀被下床,推门,门外却只有在桃树下闭目静坐的寂然。

    清冷的月光下,绯色的桃花落满了他白色的僧衣。

      超凡脱俗却又沾染红尘。

      见她,道:“怎么起来了?”

        “你在与谁说话?”还有那人说的心尖儿上的人,又是谁?

        他笑了笑,很是无奈:“你是睡迷糊了啊。”

        她没迷糊,她想反驳他,却在他深沉似海的眸子中渐渐迷糊起来。

        恍惚间,她感觉有人在她身畔叹息。

        睡梦中,她又去到那处莲池,彼时花开正好,一白衣僧人坐在菩提树下抚琴,见她,微微一笑道:“你来了。”

        十里莲花,花开似海。那人眉间一点朱砂,霎时夺走了世间繁华。

        “寂然!”

        “公主。”

        无忧惊醒,床前却只有侍儿恭敬顺从。

      “公主是在找寂然法师吗?奴婢这就去寻。”

        待侍儿离去后,无忧却久久未曾回神,她刚才梦到了什么?为何会唤寂然?为何?

      无忧觉得很奇怪,她觉得自己似乎忘了什么,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她去问寂然,寂然只是道:“公主这是归期将至,有些神思不宁罢了。”末了又叹了叹,“看来皇宫对于公主来说,也是个压抑的地方啊。”

      是了,她归期将至,皇宫对于她来说,从来不是个自由的地方,现今只会更加压抑。

      “寂然,我不想回去。”

      “为何?”他问。

        “你能带我走吗?”她看着他,闻言,他微愣,却很快的回过神来。

        他笑道:“公主不要开玩笑了,小僧是出家人,自是要常伴青灯古佛,怎能带公主你走呢?”

      她想再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却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

      是啊,她是一国公主,他是得道高僧,他们怎么可能……

      她以为她对于他是不同的,如今细想却又没什么不同。

      临别,他宽慰她道:“公主的梦魇,只是心魔,小僧替公主奏了七十七日的清心音,日后便不会发作了。”

    可是寂然,你告诉我,我那心魔又是什么?

  六

      作为安南国的长公主,从出生起,便被订下了婚约。

      夫君是漠北的凌王殿下,无忧自护国寺回来后,唯一能做的便是等待婚期,及思念那在桃花树下为她抚琴的人。

      她期待着与他再会。

      却是再无机会。

      这一日,她大婚,夫君却带着铁骑踏破了安南国的国门。

    “今夕何夕已陌路,

      生而多情苦自忧。

      无福消受共白头,

      缘起缘灭难回眸。

      来来去去花开落,

      世世生生梦沉浮。

    再结红尘魂相牵,

      爱在来生共珍重 。  ”   

      整个安南国皇宫都被付之一炬,无忧一袭嫁衣的站在火海中,却是笑得倾城夺目。

      还好,不用嫁了……

      不过,她还是没有等到与他的再会啊。

      “寂然,来生再会。”

      来生我不做公主,你不做高僧,我嫁你,你娶我可好?

      ……

      “不要怕。”

      是谁?是谁在说话,无忧艰难的睁开眼,只见一个身着白色僧衣的小僧将她护在身后。

    “子衿,不要怕。”柔声细语,让无忧几欲落泪。

      有什么东西,破茧而出。

      泪滑落,她唤道:“渡林。”

      那人闻言,身子似是僵了僵,继而答道:“我在。”

      声音坚定,一如千年前的不悔执着。

      相传,人间云隐寺的夜河连接着灵山的佛莲池。

      子衿虽早就听惯了灵山佛莲池如何如何壮观的传言,但当自己真真亲眼所见的时候还是不免失了神。

      十里佛莲,花开似海,连绵不绝,不知尽头。

      她有些痴迷的在佛莲中穿梭,却突然听到了一声疑问。

      “佛莲?”子衿回首,只见一白袍小僧静立于花海之中,眸子似天山冰雪,眉心一点朱砂,霎时夺走了世间繁华。

    她道:“姑娘我是妖莲,小和尚不要乱说。”

    “妖莲?”那小和尚有些不信,“妖莲如何来得了灵山?”

    “那边!”她指了个方位道:“我从人间的夜河来。”

      “那你来做什么?”小和尚问。

      “玩!”她理直气壮。

        本以为他会将她这妖物收了丢下界去,却没料到那小和尚只是呆呆的道:“哦,那你当心点,灵山很大的,别迷路了。”

      “……”

      子衿一时无语,这和尚是真呆还是假呆?

      不久后子衿就知道了,他那是“真呆”。

      灵山虽是佛门圣地,但也不是每个佛都是像渡林一样好相与的,子衿深深的知晓这点,所以自打摸上了灵山,便一直缠着渡林。

    渡林是佛主的爱徒,常年看管着佛莲池与白塔。

    佛莲池一带,少有人来,最是与世隔绝。所以对于外客的到来,渡林一向是很欢迎的。

    只是此番的这个外客,似乎有些不一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便是我名字的出处,怎样,很美吧。”她一边说着,手下却是悄然的偷了两枚棋子。

      “放下。”他道。

      她讪讪的把棋子放下,却又是在地上一通撒泼打滚。

    “你这臭和尚!你懂不懂怜香惜玉啊!”

    “何为怜香惜玉?”渡林问。

      子衿是对这张白纸无语了,佛主家怎么出了这么个傻孩子?

      “怜香惜玉就是你得疼我,宠我。”她理直气壮。

      渡林虽然觉得不可信,却还是在之后的博弈中只险胜她一子,断不会教她如从前般输得太惨。

    “小和尚,小和尚。”又一日,那人又从人间风风火火的摸上莲池。

    渡林已经习惯了她每日的小和尚。

    见她,只是微微一笑道:“你来了。”

    “小和尚,我给你带了好东西。”她显摆着手里的小坛子。

    “什么东西?”他问。

    “你尝尝。”

    “不要。”他总觉得她没安好心。

    “哎,别客气嘛。”说着已经拉着他,往他嘴里强灌了一口。

      是酒!!!渡林万念俱空,顿时生无可恋。

    子衿无聊的拨开一朵佛莲,无语的看着在在菩提树下悲痛欲绝的念经的小和尚。

    “小和尚,我说你有必要吗?”

    “你走开!”渡林很生气。

    “我说小和尚,俗话说得好,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你心中有佛,又何必在乎这些外在形式。”她开导着。

    渡林念经的速度缓了缓。

    子衿再接再厉,“小和尚,你说什么是佛?”见他不言,她道:“我所知的佛,一直都是高高在上,俯瞰众生。他们总言众生皆苦,怜悯着,却从未施以援手。”

    “佛家讲究六根清净,不问红尘,可是不入红尘,如何普渡众生?”

      渡林沉默了,许久才道:“那和你给我酒喝有什么关系?”

      子衿叹了口气,道:“我是希望你成为一个真正的佛啊。”

      “何为真正的佛?”

      她答:“身在无间,心在桃源者。小和尚,你须得自个儿去经历了,才能真真的知道该如何去渡。”

      虽然知她不过是为了宽慰自己找的借口,但渡林竟然觉得她所言句句在理。

      灵山的修行,他总觉得缺了什么,也许正是他不懂,只因他从未经历过。

    灵山岁月的流逝总是悄无声息。转瞬间,佛莲池相伴已是三百来年。

    渡林对于子衿总是格外纵容,弹琴给她听,让棋这些都是小事。

    他甚至能够忍受她摘了佛莲,当着他面,酿着一种种他从未见过的酒。偶尔还在她的怂恿下,浅尝两口。

    子衿总爱与他讲着一出出的人间趣闻,说着一些他不懂的爱恨情仇。

      只是她说着这些的时候,目光总是看向那高耸入云的白塔。

    “那是藏经阁。”他解释道。

    “藏经阁?不曾听过灵山的藏经阁是这么一座白塔啊。”

    “这里面是一些不常用的经书,多是年代久远的上古书籍。”

    “我能进去看看吗?”她似乎很是向往。

    “不能。”他一口回绝,“里面很危险的,你个小妖去了,当心灰飞烟灭。”

      他没想到,他都这般吓唬她了,她还是趁他不备,溜了进去。

      当看到白塔浓烟四起的时候,渡林忽然心头一窒。

      “子衿!”他冲入火海,终于在塔中的伏魔大阵里找到了她。

    “不要怕。”他背着她向外冲去,边走边道:“子衿,不要怕。”

      “渡林……”她气若游丝,身上的鲜血染红了他的僧衣,“对不起……我骗了你。”

十一

    白塔被焚,塔中天心赤石险些被盗,佛主震怒。

    子衿身份暴露,无奈只得从实招来。

      她是魔尊养女,魔尊病重,药石无灵,魔医说只有天心赤石可以救他,她只有兵行险招。

      “佛主,求您大发慈悲,救救我父君。”

      “救?天心赤石从来不能救人。”佛主道,“天心赤石只有一个作用,破除天族的南天大阵。”

      “不可能!父君不会骗我!”

      “孩子,你还是太傻了。”佛主叹道。

        佛主要责罚他们,渡林却说都是他看管不力的过错。一个人担了所有罪责。

        子衿最终还是回了魔界,而渡林,却要去寒水狱思过三百年。

        她骗了他,他却如此对她。子衿不知心中是何滋味。

        回了魔界的她并未得到渡林换来的安稳。

        魔族无情,失败了的子衿除了得到他父君的一句废物外,什么也没得到。

        呵, 她所敬爱的父君,原来一直都只是在利用她啊。

        “若不是你是灵山流落出来的佛莲,日后可以去到灵山为父君效力,你以为父君会看你一眼?”魔族九公主嗤笑道。

      “现今你失败了,为了不让天族有把柄,我们魔界自是不能留着你了。”

      “不过啊,看在姐妹一场的份上,我便饶你一命。你且去人间,好好过吧。”

        她被打入了人间,生生世世,为梦魇所扰,他说,她的梦魇不过是她的心魔。是了,是心魔,她终是亏欠了他。

十二

        “你醒了?”是那夜与寂然交谈的女子。

        “怜霜殿下。”她微微一礼,看向了这有九天四海第一美人之称的北海公主,果真是出尘绝色。

        “呀,你居然记起了前尘。”她转着圈道:“奇了,奇了。”

        “他呢?”无忧问。

        “啊,渡林啊。”她耸耸肩无奈道:“被佛主抓回去思过了。你知道的,强改命数这事有违天道。总该是要罚的。”

        无忧默然,魔族九公主向来嫉恨于她,听魔尊命将她打入人界的时候,在她身上施了恶诅。令她在人间爱恨不得,生死不能。

        只是没料到,他却违背天道来替她改命。

      “司命说了,你这命数因为那个什么公主的原因,实在不好改,须得有人替你受七世的劫,不得中断,方可逆改。”怜霜轻描淡写的说着,末了还不忘吐槽,“这些年,我在灵山可是为帮他给累得够呛的。”

    “为什么?”为什么帮她?为什么?明明都是她应得的。

      “啊。”怜霜想了想道,“他说了,如此一来算是偿了你灵山三百年的陪伴之恩吧。”

    可是,灵山三百年,究竟是谁欠了谁?

      怜霜受了渡林的嘱托,将她在人间安顿下来,从此人间再无安南国无忧长公主,只有云隐山下的子衿。

      怜霜说,渡林已经为她挡了七世的劫,从今以后,她在人间都会平安幸福了,只是,真会幸福吗?

    她终究是坏了高僧的大德啊。

十三

    相传,云隐寺的夜河连接着灵山佛莲池,当来自人间的莲灯飘飘荡荡的来到那株菩提树下的时候,渡林恰好收起了水镜。

    他在镜中瞧了她许久,她老了许多,也憔悴了许多,鬓间华发皑皑,不过美目流转,亦是旧日风情。

    他随手选了一盏莲灯,取出了灯中的信纸,上面写着各种人间趣闻,及他从前所不懂的爱恨情仇。

    每张信纸开篇皆是一句小和尚。

      小和尚,渡林微微一笑,依稀间又见到了那风风火火的女子。

      她道:“小和尚!小和尚!我来了,咱们接着下棋,今日我定要赢了你!”

      渡林颇为苦恼的看了看面前摆了多年的残局,轻声道:“这局,我可该怎么让你啊……”

十四,尾声

      天元十四万八千年,渡林尊者应劫逝世,灵山十里佛莲竞相枯萎。

    六界史书对于这位尊者的评语只有两字:佛陨。

    这位在红尘中渡化世人的尊者,终是于红尘中而去。

    据言,坐化之时,渡林尊者只是笑着答了一句好。

    星辰收敛于眸中,那一刻,似乎有一个人的身影向他款款而来,踏着十里佛莲,步步皆在他心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子衿在生命的最后给他寄了的一盏莲灯。

    她问,小和尚,下一世,我不做公主,你不做高僧,你娶我可好?

      如今,他终于可以答了。

      好,下一世,不做高僧,不成佛,只做你的如意郎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