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变好,有时还解决不了问题,那怎么办?

2022-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打理后花园

01

真的,把自己变好,有时还是不能解决身边的问题,比如,亲子冲突,人际关系冲突、亲密关系冲突。

朋友告诉我,她学了很多育儿知识,仍然在亲子关系上遇到麻烦,孩子有时还是不听,还是会惹她生气。

貌似自己与以前不一样了,而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你变了,可能孩子会变,也可能孩子不会变。

孩子是个情绪性的小动物,孩子不会像大人那样去看待问题,如果一味地迁就孩子,孩子就真上到头上来了,家长的威信就一败涂地了。

另外一种声音出来了---该批评时,就批评,按规则办事,家长的权威该立就要立,绝对对孩子好。

面对这种情况,真是这个理,要不然,事情可能就处理不好,反而害了孩子。

育儿这条路上,不仅要智慧,也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才会得心应手呀。

在亲密关系上,很多人都在委曲求全,长期遭受内部的创伤。

表面看什么都好,郎才女貌,门当户对的。

其实,内部早已暗流涌动。

面对彼此,也没有了当初的激情,只有那份挥之不去的鸡肋情。

即便是婚恋专家,也不例外。

这似乎是个伪命题。

我想起我看过的一本书《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有说,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要注重对情感账户进行储蓄,一旦情感账户透支,信任也就随之消失。

在亲密关系中就是如此,彼此都要进行情感储蓄,不能只是一方一味付出,另一方一味索取。

这个情感储蓄同样适合在亲子关系、人际关系中。

想想是这个理儿,为什么大家都不愿做呢?

尤其在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中,有一个说法是---听不见对方的心声。

就是不愿意听听对方的心声,一个劲儿自己说得算,自说自话,缺乏有效沟通;有时干脆就是冷暴力,没有沟通。

想想真有道理。

图片

02

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喜怒哀乐不是自己控制的,全是老公和孩子控制的,她是在不断修行,不断变好,可是仍然解决不了这些天天要面对的问题。

如果是你,你怎么办?

逃避?

逃避确实是一个好方法,但并不能解决问题,这也只能是缓兵之计。

除非,你真的要逃避,什么都不管。

事实上,有些事情,真的不是你能左右的。

你怎么可能放任不管----你是一位负责人的妈妈,你是一位闲妻良母。

又有一种声音这样想起了-------

除了身体力行,必须要坦诚不公地与他们沟通,直到大家达成一致。

这样,大家就变成了同一战壕的人了,一起面对风雨,好过一个人独撑着伞,在风雨中摇曳前行。

这个办法好,把一个人的独舞变成两个人的共舞,想想还真有道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