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知道,我这篇原创文章为什么被封(此文再次发出,如有冒犯,请官
一个想回家的老人
忆清心
字数 2870 · 阅读 77
2018-11-03 16:25
一个想回家的老人
一
到了,终于到了。她走了两个小时,终于到了自家门前。
正常半个小时的路程,对于一个肺气肿的,近八十岁的老人来说,真是不小的挑战,她却走了两个小时。
走几步就上不来气,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步步挪回来。
昔日里曾经进进出出的小院,如今长满杂草。篱笆下面,满是青苔。一大垛柴火还在,那个铁质的独轮车,也在。
还有那个南瓜棚,每年都结好多南瓜。大的,小的,挂的满哪都是,棚上也躺满了南瓜。
绿油油肥硕的叶子,衬托着圆溜溜橙黄的南瓜,嵌着金灿灿的黄花,很是好看,好多人都喜欢来她家拍照。
整个院落,透着勤劳和朴实的生机。无论谁走进这个小院,内心都顿时生出一种踏实的感觉。
现在瓜棚孤零零地立在那,显得很寂寥,有些像此时的她。棚上长了几根草,似乎想增添一些生气,却显得更加荒凉。
她拿着早已准备好的钥匙,插进宅门锁孔,向右拧半圈,“咔”门开了。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动作,已经一年没有做了。激动得她的心都要跳出来。
打开门,一种无法抵御的亲切的气息迎面而来,久违了的主人又回来了!
她径直走向对面的厨房,掀开铝锅盖,锅盖上一层灰,她从没见过这么多灰尘。锅盖与锅尖锐的碰撞声,很刺耳。
打开碗橱,一摞摞盘子,碗,好好地呆在那。那些掉茬的蓝边碗,那些大小不一的盘子,有的还是五十年前,刚刚安家时的用品。
孩子们买来新的,好看的,一次次劝她换掉。她就是舍不得,再新的,再好看的,她都不喜欢。孩子们走了,她再偷偷拿出来用,她打心里用着舒服。
扫帚,小铁铲,炉钩子,静静地在墙上挂着。它们真幸福,可以不离开这个家。
西屋冰柜早已断了电,没有了往日的嗡嗡声。
那台缝纫机,好像更加寒岑,破旧不堪。
摸一下花炕革,冰凉冰凉,这个往日热乎乎的火炕,凉到了心里。厚厚的灰尘,留下了她的手掌印。
那个大被垛,在炕角倚墙而立。石英钟,还在滴答滴答,跑着老步伐。
老寿星十字绣,也还在墙上微笑着,她自己也算老寿星了吧?可是却笑不出来,至少在此时此刻,是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的。
东屋里,那个半截小炕,那个箱子,那个柜子,好像都直愣愣地看着她,等待着她的抚摸。
大衣柜的镜子,已经照不出人影。回头看一眼窗户底下的沙发,她就势躺卧在上面。
她太累了!她多么想就这样一直躺在这里,永远都不要离开,这是她的家啊!经营了五十年的家啊!
二
其实,她是个幸福的老人。孩子们很孝顺,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没的说。孙男孙女,都围着她转。可谓颐养天年,天伦之乐。
以前,她们老两口在家生活,孩子们经常过来看望。买点老人吃的,用的东西送过来,陪老人聊天,有时回来坐一起吃顿饭。
听着老两口相互絮叨着对方的不是:“今天你爸进菜地,脚上带着土就进屋。”“我让你妈抓痒,她就糊弄我。”
孩子们耐心地听着他们吵吵逗逗。
一年前,她病了一次,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感冒,加重了肺气肿。住了几天院,身体大不如前,什么都干不了。
老伴脑血酸,走路困难,还得她照顾,以前她自己都顾得过来,不用麻烦孩子。现在实在不行了,干不动了。
二儿子家离得最近,给她们老两口装修两间房子,和他们一起住。
一个房子,两头开门,照顾方便,还有私人空间。
房子装修很精致,雪白的墙壁,明亮宽大的窗户,漂亮的天花板,超防滑地砖。现代化的卫生间,现代化的厨房。
有的人打趣地说:老两口住进了“新房”。
老人打心里高兴,没想到自己的晚年也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乐此不疲地搬进去。
儿子,媳妇,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过来看望老人。询问身体怎么样?睡的好不好。有要收拾的,赶紧帮着打理。发现需要洗的衣物,拿起来就洗。
和老人说话总是温声细语,像怕吓着老人一样,老人真是别无所求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个月,新奇感过去了,她脑海里渐渐浮现自己的老屋,是那样牵肠挂肚。抹不去,忘不掉的。
刮风了,她想起,篱笆不会倒吧?下雨了,她想起柴火垛不会漏雨吧?下雪了,她在想:院子的雪没人清理,一定会很厚吧。
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
孩子们抽空去看看,回来报信:一切都好,不必牵挂。她故意装作不介意地说:“有什么可牵挂的?没有值钱的东西,都是破烂。”
。。。
她在沙发上不知躺了多久,该回去了,她想。
她坐起来,打量着四周。扣板顶棚,白灰墙壁,那桌子、椅子。那柜子、箱子,都紧紧地抓住她的心。
她不想走,又不能不走!
假如她能自己拿柴火,能自己倒煤灰。假如,她能自己洗衣服,能自己做一顿饭。。。就不必离开这里了。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在自己家里安度晚年。
如果她硬要留在这里,就得有个专门的人照顾他们。孩子们都处于中年时期,也是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晚辈求学,婚事都需要他们操心。作为老人怎能在这时给儿女添乱呢?
雇保姆吧,孩子们又不放心。再说,儿女一大堆,雇保姆,会让人笑话的。
她一边想心事,一边一步三回头地走到半开的大门前。用手一推,银色的铁栏杆大门,吱呀,开了。“折页该上油了。”她想。
锁上大门那一刻,她的眼泪流下来。
三
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子女的家,不一定是父母的家。不是儿女不孝敬,是老人割舍不下几十年守护的那份依依不舍的情怀
在一个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得了痴呆,不认得人,嘴里整天喃喃着:回家,回家。。。他对现在这个新家一点感觉都没有,只是记得自己的老房子。
他的家已经不存在,低矮的平房变成了繁华的商贸城。他整天步行六站地,到原来家的那条街张望,徘徊。
从来就没有忘记过回家的路。
我单位老板的母亲,个性很强,说什么也不跟儿子一起住。没办法,他就给老母亲买一处房子。和自己一栋楼,一楼,很方便,还雇了保姆照顾她。儿子媳妇对她太好了。
可是住了不到一年,老母亲越来越闷闷不乐,还发现她偷偷流泪。可把儿子急坏了,以为老人病了,带着她到处检查身体。
后来老人吞吞吐吐地说:“我想回老房子住。”
儿子一听,想不明白了:老房子是自行取暖的土楼,烧柴火,烧煤,回去有多不方便!
“是我们对你不周到?还是这个家不好?”母亲说:她这辈子能住上那么好的楼房就满足了,她还是想念老房子,那是她结婚时的婚房。
家,是心灵的港湾。
同事的婆婆前几年来她家养老,五年后,老人得了重病。临咽气前,嘴里一直在说着什么,谁都听不清。经过好久的排除法,才知道老人要回自己的家。
这可难坏了家人,老房子马上就要拆迁,断水断电,怎么回去呀?儿女商量老人,不回去可以吗?儿子家不是挺好吗?房子要拆迁了,没法住人。
老人眼里流出一滴泪水,脸上写满遗憾。
为了不让老人含怨而终,儿女们把老人抬回家,自己发电,买桶装水用。老人安详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家,是生命的归宿。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不管自己的老窝多破,多旧,足以装得下一个老人的安心和满足。
如果老人闹着要回老家,儿女们千万不要怪罪Ta不明事理。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
你给老人创造的条件再好,也抵不过他们拼搏一生得来的,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安逸。
那个老屋,保留着他们一辈子的记忆;装载着一生的喜怒哀乐;记录着历经的人生故事。
一声鸡鸣,一声狗叫,是那样熟悉和亲切。一根磨秃了的擀面杖,一个脱了漆,斑驳的凳子,像老朋友一样与他们相依相偎。
如果有条件,多陪老人回老屋看看。
备用标题:《回家》《一个老人的心酸》
作者:袁清伟
电话:15141558960
微信Y15942578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