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故事新编》180:直言不讳的孟光故事
直言不讳的孟光故事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他是汉太尉孟郁的族人,汉灵帝末年担任讲部吏。
汉献帝被董卓所迫迁都长安,孟光逃到蜀地,刘焉父子以宾宾客之礼相待。孟光博古通今,无书不读,尤其专心致志于研究《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这三部历史著作,从而熟悉汉代人物典章制度掌故。他喜欢《公羊春秋》,讥刺《左氏春秋》,经常与来敏为这两部传记争论不休,争论中孟光经常大声喝斥来敏。刘备平定益州后,任命孟光为议郎,和许慈一同掌管礼法制度。后主刘禅继位后,孟光任符节令、屯骑校尉、长乐少府,后来升任大司农。
246秋,朝廷颁布大赦令,孟光当众指责问大将军费祎其中弊端,费祎只是恭敬地陪不是。孟光经常指责时弊,所以凡是执政重臣,心里都很不喜欢他,所以他的爵位也得不到升迁。每当他直言时无所顾忌,被当时的人们所怨恨。广汉人太常镡(tán,谭)承、河东人光禄勋裴俊等人,其年龄、资历都在孟光之后,但却居于孟光之上,其原因就在这里
后辈文士秘书郎郤正多次到孟光家中拜访,孟光询问他太子刘禅所习读的书籍和性情爱好。郤正回答:“奉亲虔恭,夙夜不懈,有古代世子的风尚;接待群僚,都是从仁恕出发。”孟光说:“像你所说的这些,是普通人都具备的。我现在所问的,是想知道他的权变谋略智虑气度怎样。”郤正说:“作为世子的处世原则,就是要继承君父的志向,使双亲欢娱。既不能妄自行动,又必须把智慧和气度深藏不露,权变谋略只有在合适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来。这些东西的有无,怎能预先知道呢?”孟光明白郤正小心谨慎,不敢随口乱讲,便直说道:“我好说实话,无所回避。每次指摘时弊,经常被人们所讥讽嫌弃。作为储君所读之书,不能仿效我们这些人,寻章摘句,尽量增加知识储备来等待咨询,或者像博士们那样深入研究讲习策问以便求取爵位。这是当务之急。”郤正对孟光的话连连点头称是。后来孟光因犯事被罢免官职,在九十多岁去世。
黄其军
作于2019年7月7日(古历六月初五)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