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蜗牛”一同散步

2018-12-31  本文已影响0人  木苏敏

在上个星期我给班级又进行了一次英语考试,结果不如人意。看到那刺眼的不及格人数时我不禁叹气。心中满是疑惑:明明都讲过了的题,为什么总是有人写错。学生一天天的都坐在教室里真不知是学习了些什么?身为老师的我们焦急,学生自己看到那分数也觉得脸上无光吧。批阅完后,我向其班主任反映了他们的成绩情况后,班主任更是一脸忧愁,“他们啊,就是根本不在状态,你好好讲讲他们,多给他们些压力……”

我回到办公室,偶然想起读到在台湾作家张文亮的文章中这样的诗句:“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它,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读着这些文字,突然心中感触颇深。

其实这个故事中的蜗牛仿佛就是学生,而故事中的“我”便是家长和教师。很多时刻,我们往往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一味地批评责骂。我便想起和其他教师讨论的一个话题了,“为什么上课讲了那么多遍的知识点,还在黑板上写了答案,有的学生还是空白,做题仍然不知道写,上课都干嘛去了啊?”我想这是很多老师遇到的教育难题,难道学生真的是如许多老师调侃而言,学生一届比一届差啦?

仔细想想,并不是吧。正所谓提倡的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气质都不尽相同,只有根据他本身的情况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但是问题来了,在如今的教育中,大部分还是一个班五十多个学生,老师怎么可能做到按照每个人的情况来呢?老师能做的只能考虑到全班的平均水平。所以当教授的知识点超出了这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他定然是学不会的,无论老师滔滔不绝、苦口婆心地讲述多少遍,他都是仍然脑子一片空白,因为这些早已经超出了他的接受范围。所以,上述的情况是很难避免的。

经常养盆栽的人会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适时的浇灌,更需要“时间”,耐心等待他们成长、开花。教育也如此,它不是那种能立刻看到效果与回报的。那种妄想一步就登天的,往往是最后落得个心情郁闷的结果。

只有学生自己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当不会时去问一问老师,询问同学,多下功夫追赶上平均水平才有效。当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调动起这些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己能够有学习的意识,额外多关注这些学生,了解与掌握他们的学习实际情况。

想过之后,我拿着试卷走进班级,半开玩笑似地说道:“幸亏老师我啊,心理够强大,不然肯定你们现在的试卷上都被我喷满了血。这次希望大家好好分析自己的试卷……”当下完课后,有几个学生急急忙忙地拿着试卷跑过来,“老师你给我算错分了,是xxx分,你帮我改过来吧,我进步了xxx,我要拿回去给爸妈看呢!”果然,只要静待,总会有花开。

我和“小蜗牛”一同散步

我是木苏敏,希望100种生活,多幸运遇见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