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苟晶,你,一点都不值得被同情!

2020-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人生进阶指南

苟晶事件在大众的怜悯同情中反转了,冒名顶替是有,但苟晶的夸大其词,卖力博同情也不应该被视为受害者保护伞。


舆论现在之所以会大面积反转,并不是因为大家觉得苟晶被顶替不值得同情,而是一个基于微小事实的夸大其词让一众网友们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网友愤怒的是苟晶消耗了大众的信任。




从微博的实名举报到含泪采访再到官方通报出来仍死咬着真相存疑惑请求彻查,直播里叫嚣“就算我夸大其词又怎么了,我没有请你们来,你又损失了什么?”的苟晶,已经演变为一个受害者博同情利用网民们的仗义执言把舆论推波助澜后翻脸不认人的戏精。


大众确实没有任何损失,消耗民众的信任,说来也滑稽,诚信本来也算不上什么。


苟晶是真正的受害者吗?


第一年她主动放弃,第二年复读,她以应届生的身份比往届生降低10分录取,营造学霸人设的苟晶被黄冈水电学校录取还拍了毕业照,按照苟晶口中的被录取到不知名的“野鸡大学”中途退学,又哪来的毕业照呢?



两次高考,官方通报的满分900分,她两次成绩分别是551,569,按百分比来算刚刚及格,又哪沾的上学霸的边呢?



苟晶的言辞不仅夸大还违背很多基本事实,凭借着在众人前双手合十,佛珠佩戴,一心向佛,神圣人格,把大众的慈悲怜悯放到了最大化,却降低了我们的智力和对理性的判断。



苟晶的事件为何从同情转为激起民愤?


大概是因为,人们把仅有的一点善意和良知“托付”给了苟晶,希望她能够得到正义的审判却未料到原来事情并非如此,大家都跟着白瞎了一场。


当年无论是放弃择学选择复读的苟晶,还是捡了苟晶分数改了档案让自己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的邱老师,官方已经给出了通报,也发布了实名处罚的通告,这就是事实。


但从苟晶发布的微博来看,还在给公众制造悬疑,这已经是明晃晃的打脸了,苟晶还在带节奏,微博上发表一些含沙射影的话,这意思就是官方处理的还不让你满意,你疑惑什么?


对于20年前冒名顶替的暗箱操作,已经给出了通报处理,当年牵连的15人全部做出了处罚,老师没有师德,受到应有的惩罚,但苟晶显然还在继续博同情。


苟晶微博:前世是天使2001


这件事其实对于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来说确实肃清了一些人和事,但于苟晶而言,她个人所发表的言论和直播上对于同情她,给她加油助威的民众说出:


“我没有请你们来”这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是极度诡诈,过河拆桥的人。敢情大众同情你的遭遇帮你发声还发错了?


这不是双标是什么?


如果说当年高考邱老师的冒名顶替,篡改别人的人生是罪大恶极,那么苟晶就是社会的毒瘤,恶意消费大众的同情心,让大众跟着受害者的节奏呼风唤雨…


细思极恐,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我们这个世界普遍对受害者都是有同情心的,一开始大众同情苟晶的遭遇,又加之高考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分水岭,所以大众不自觉被代入到这个情绪中,替苟晶打抱不平;




但从官方发布的实锤来看,苟晶也是一个善于欺骗别人,夸大其词的人。


利用了大众的同情心为自己的报复心买单,这在我看来和犯罪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是一个是有实质行为,一个是虚拟行为带舆论节奏的。


庆幸的是这次事件确实揭开了一些阳光下的阴暗。


但我们换个思维,如果这次事件不是高考冒名顶替,或者本身没有出错呢?


就凭当事者的一面之辞,就把大众的情绪掀到了一个高度。


这比任何媒体、官方发布的任何新闻稿还有传播的及时性啊?


所以为什么这次在微博上我关注的几个律师博主从一开始就对苟晶这件事做出了可能事件会有反转有理有据的分析,认为苟晶所言非实。



在很多律师看来,只要案子没有水落石出,事件没有明确清晰的判案,任何当事人,嫌疑人的说辞都不值得可信。


法律永远判的是基于事实、证据的裁定,而非道德人情。



有道德的原告不一定无罪,没道德的被告也不一定有罪。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蒋方舟写的她读过的书《洛丽塔》


《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以男主人公亨伯特的视角和言语把一个恋童癖的男人形容的多么让人同情。


电影《洛丽塔》剧照


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


这本书看似是讲老男人与小女孩之间的恋爱,但实际上这是一本以男主人公亨伯特的自述描写了一个狡猾的成年人去让小女孩堕落的故事。


《洛丽塔》整个小说都是亨伯特的自我辩白。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故事的一切认知都是建立在亨伯特的叙述上。

我们读小说的时候,总是会一开始就有代入到主角视角,我们看到的,经历的和主角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小说里讲的就是真的,我们不会去辨别叙述者撒了什么谎,或者隐瞒了什么。


在纳博科夫看来,亨伯特只是一个可悲的普通人,他唯一的超常之处就是巧言令色;


因此他努力用语言为自己开脱,努力去夸大自己的人性。去把他对少女的暴行,按照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去解读。


纳博科夫警醒我们:不要夸大恶的深度和严肃性,不要把它提高到它配不上的位置上。


有一部经典的侦探小说,就是利用了这个盲区。这个小说叫《罗杰疑案》,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娜的经典小说。


小说主角“我”是医生,发现罗杰先生死了,因为我比较了解罗杰,所以我成了大侦探波洛的助手来一起查案子,搜集证据。


随着案情一步步明朗,排除各个嫌疑人,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凶手,就是我,小说的叙述者。


很多人读到结尾,气得半死,觉得被作者玩弄,这道题超纲了。


但是当愤怒过去,再抱着知道谜底的心态来看这部小说,才发现原来在叙述中是有一些蛛丝马迹的。


《罗杰疑案》就告诉我们,不要相信小说的主角。


《洛丽塔》里,纳博科夫就又把这个伎俩玩了一遍,但是他很厚道地在一开始提醒我们:


这是犯人的自我辩护,而作为读者的你是陪审团,你要判断亨伯特的哪些说辞是在自我开脱。


所以这就给小说的阅读埋下了伏笔。




纳博科夫是提醒我们要警惕亨伯特的第二个证据,是纳博科夫自己评价亨伯特的时候说:“这是一个自负、残忍的恶棍,却努力显得‘动人’”。


作为读者的我们,作为陪审团的成员的我们。我们必须有非常强大的心灵,才能够戳穿亨伯特用语言布下的迷魂阵,坚持自己在一开始最朴素的道德判断。亨伯特是有罪的。


无论他显得多么有魅力,无论他说得多动听,他就是有罪的。


而这部小说的辩护者没有通过纳博科夫设下的考验,那些几乎上世界最专业,最懂文学的人全都失败了,他们接受了亨伯特的辩护,对他网开一面。


不仅在小说中,在生活中我们面对的这种考验更多。


很多时候,我们被谎言所骗,为罪恶开脱,不是因为谎言有多么高明,而是因为我们愿意相信;


因为我们内心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角落,不愿意去面对的角落。


为他人的罪恶开脱,本质是为自己开脱;


这就像苟晶事件是一样的,当苟晶说着一些会引起大众怜悯同情的语言时,大众不自觉地就已经被苟晶的一面之辞所吸引了;


而忽略了如果我们是法官,我们是应该依据事实来裁定还是应该依据情感的叙述判定有罪或无罪?


如果这个社会都是靠同情,靠舆论就可以判定有罪无罪,那就不会有那么多是非曲折了。


苟晶这件事于我个人而言也有一些反思,说实话,当我知道一个人的高考被冒名顶替的时候我当时也写了一篇文章希望为她发声,显然看到事件的反转和苟晶那句:


“就算我夸大其词又怎么了,你们又没损失什么”的时候,我还是失望了;


我没想到一个滥用别人同情心的人可以如此无耻。


这样的感觉就像被一个事先布好局的人玩弄了一样。


不过这件事于我这个做自媒体的人而言,也给了自己一些反思和警醒:


在证据事实未明以前不要轻易为任何人发声,因为你的不明就里的发声说不定就会给其他人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


对我而言也是一种成长:基于事实总比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好,而我们处于这个信息漩涡高速运转的时代,有时候眼见的只是背后刻意的精心设计。


我也能明白为什么任何事实在未审判裁定公开通报之前不要在任何平台轻易去写这类社会性话题的文章;


这也会给国家的治理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因为真相是基于事实,如果道德高尚,那么为什么不靠道德来治理社会呢?


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而法律是基于制度条理来规范道德的。


故在我知道苟晶整件事情始末后,我在我所有平台下架了关于此文章。


这里也要和我的粉丝说一句抱歉,作为一个有公知的自媒体人,基于事实,写出令人警醒、深刻、严谨的文章是一个自媒体最起码的准则,而不是依据情感舆论制造对立情绪去煽动社会话题。本人此后会更注意文章的纪实性和客观性。


不要轻易谈道德,道德这个词可高可低,如若你是一个智慧极高,言行自律的人,你无需满口道德,你的言行就是你最好的道德标杆。


如果你是一个道德感很低的人,那你说出来的道德就是绑架利用他人为你牟利的工具。



正如苟晶一边抱持着“我佛慈悲”的信仰,一边夸大事实引导舆论最后反水:“我没有请你们来”。


你就该明白道德和言行永远是两码事。


而对于苟晶的前后一套,我只想说,宇宙中有个词叫反噬,你能靠夸大其词引起大众舆论,也必然要接受被打脸后大众对你的讨伐。

你,一点都不值得同情。

—END—

原创:南南

图片:网络(图片版权归原著所有)

“关注我,与极少数人一起进阶,走向卓越的人生”

谢谢关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