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回农村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文‖静若
我在28岁这一年,把所有的家具行当都打包回了农村老家,连一只袜子都没落下……
在这之前,我在浙江的一家锁厂打工,拿着三千多块钱的工资,每天都在重复着“朝七晚八”的日子,甚至好几个月都没有休息。
有时候,我感觉我的日子已经变成了我手中操作着的工作,流水线上,流动着一排又一排的锁,它们大小一样,花纹一样,甚至保持着一样的温度……
除了脸上加深的皱纹,还有在农村老家的两个孩子越发的疏远。我对儿子的记忆还停留在送婆婆去火车站,被她抱在襁褓里,排着队安检的模样,而转眼,他会在电话里叫爷爷和奶奶了,却不知道“妈妈”这个词语该怎么叫,小孩子喜欢看图说话,他的脑子里没有妈妈这个图片。
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只有自己知道心里有多么地难过。
我想陪着他们一起长大,听他们第一次叫妈妈,看着他们学会走路,亲自送他们去幼儿园上学。可是看看银行卡里每个月跳动的金额,仰着头,把眼泪憋进肚子里,继续着“朝七晚八”的生活。
那一年,老板只同意春节给十天的假期,失落地回到租了近十年的出租屋里,走廊里散发着浓浓的厕所味道,墙壁上劣质的白漆脱落的碎片又掉在了床上,地上堆了一堆待洗的脏衣服。我哭着问自己:“这样的日子到底还要过多少天,多少年?”
老公下班回来,抱住痛哭不已的我,也在苦闷地沉思着。
家里的二叔打来电话,说村里的一户人家要随着女儿去江苏定居不回来了,家里空置的房子和土地打算卖掉,问我们要不要买。
想到家里的泥土房子早就在前几年的一场暴风雨中成为了断壁残垣,家里的公公婆婆和一对儿女还借助在别的亲戚家中,想回家生活的想法又一次发了酵。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十天假,堵两天在回家的路上,再堵两天在来的路上,只给家人剩了六天。六天的时间要培养一年的感情,显然是痴人说梦。
我决定要回家,哪怕是下地干活插秧。不过是生活,有双手总归是饿不死的。我怕孩子大了不认娘,也心疼公公婆婆老了还没有一个安顿身心的家。
我们买下了那一户邻居空置的房子和土地,开始了在农村的新生活。
那是一处靠近山林的房子,相当的独立,与周围最近的一户邻居都有一定的距离。由于长期无人居住,房子周围都长满了荒草。买下房子后的第二天,我们全家人便抗了锄头和镰刀开始除草大战。四岁的女儿拿着比她手还大的镰刀认真的割着一根又一根的马尾巴草,草穗扫过她的脸颊,她扬起了一个很甜的微笑。
整理完房前屋后,我们把放置在亲戚家的行李都搬了新家,置了宴席请亲戚朋友吃饭,大红色的鞭炮噼里啪啦爆了一地的红色碎屑,像一场绽放在地面上的烟花。
屋前的大块空地用栅栏围成了一个小院,养了几十只土鸡,早晨婆婆端一大盆米饭和饲料搭配的鸡食走进院子,一大群鸡仔便前仆后继的围过来抢食。吃完之后,便打开小院任由它们去山林里疯玩儿。
屋后有两块蛮大的池塘,公公从二叔家引进了鱼苗,他每天处理完花生地里的杂草也差不多够鱼吃了。池塘周围的土地由于处在山坡上,地里翻沙,我们撒了一周的西瓜籽。今年夏天,沙地里躺了好几十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女儿上学去了,家里的琐事与农活也都处理得差不多了,这是所谓的“农闲时节”。
家里的琐事告一段落,我思考着要另辟蹊径,在这贫瘠荒芜的农村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那是不同于在锁厂里不见天日的机械式操作,也不同于家里的农民以卖豆卖米为生。
二叔家在去赶集的公路边有一所小商铺,自从女儿女婿在城里买了房便一直闲置,我去租了过来。
之后的日子里,碌充实而又美好。
春天的时候,我去小县城里,跟着开餐馆的亲戚学习了制造“猪儿粑”、“粽子”、“包子”、“月饼”等过程。逢上赶集或者孩子上课的早晨,便在天还没亮就起床包上一甑子的粑,煮上豆浆,榨上油条,骑着三轮车载上女儿去街上叫卖。遇上中秋节、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灯光下煮料、做饼、包粥,倒也好不快乐。
每天早晨都能全部卖完,兜里揣着满满的零钱,那是在锁厂上班所不能体验到的满足感。
与此同时,丈夫也联系好了镇上卖水的商家,在小商铺设了整个村的卖水点,一有电话打来,丈夫便开着红艳艳的小三轮车挨家挨户的去送水。真是前所未有的可爱。
夏天的时候,天热的早凉得晚,蝉鸣整日叫个不停,午饭后,村子里的人都喜欢来这小茶馆休憩,有打牌的、有带小孩的、有聊天的,好不热闹。我贪吃冷饮,常常弄点夏日消暑的甜点放在冰柜里冻着,却很惊喜地受到了茶馆大伙的喜欢,于此也发展成了一条挣钱的门路。
等到茶馆散席,大家都去田间干活时候,我开着红艳艳的小三轮,载几桶凉糕、冰粉去田间叫卖,小三轮上的喇叭在田野里一声又一声地叫着:“冰镇凉糕、冰粉两块钱一碗。”
夏去秋来,互联网的枝蔓伸到我们这偏远的小镇上,丈夫人好心善,受到镇上家电公司的青睐,接了安装宽带的活,整个小镇上的宽带都是丈夫一个人去安装维护的。谈挣了多少钱,难免俗气了一点,看着家家户户都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丈夫说他觉得自己很有价值。
我和丈夫每周都会去城里为小商铺添置货物,女儿爱吃水果,念及此,我们也走上了卖水果的道路。卖水果是很好玩儿的,由于丈夫安装宽带,送水,我常常去田间卖凉糕冰粉,积累了满高的人气,在摊上卖水果的时候,经常遇到熟人的面孔来照顾生意。
冬天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刻,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陆陆续续的回到镇上,村上。小商铺的烟酒饮料迎来了一年中最招人待见的时刻,小茶馆天天满座也好不热闹,街上的水果生意也是红红火火的。这是第一年的春节不用堵在回家的高速公路上,也不用刚开始放假就开始战战兢兢地倒计时,也不用担心孩子与我越来越疏远。
在28岁的年纪义无反顾地回到农村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我觉得像是打游戏,不断地闯关、不断地解锁新的技能、不断地在人生中开疆扩土。最为重要的是每一天都觉得开心和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