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8
卯二、總顯(分二科) 辰一、長行(分三科) 巳一、止觀品類(分二科) 午一、眾多
【當知此中由隨順教有眾多故,毘缽舍那亦有眾多;毘缽舍那有眾多故,令奢摩他亦有眾多。】
第二科「總顯」,前面是「別辨」,別辨這個「心一境性」,別辨這個「障清淨處」。這一科已經說完了。現在第二科「總顯」,就是心一境性和障清淨處合在一起來說。這個分兩科,第一科是「長行」。分兩科,第一科是「止觀品類」。又分兩科,第一科是「眾多」。
「當知此中由隨順教有眾多故」,由於佛陀隨順眾生的根性,所說的教法有很多,「毘缽舍那亦有眾多」,你修觀的觀法也是有很多的。「毘缽舍那有眾多故,令奢摩他亦有眾多」,因為修觀是很多;所以使令所修止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的。這時候是止觀的品類是很多的。下面第二科是「無量」。
午二、無量
【又復即此毘缽舍那,由所知境無邊際故,當知其量亦無邊際。謂由三門及六種事,一一無邊品類差別。】
「又復即此」,「即此毘缽舍那,由所知境無邊際故」,毘缽舍那是智慧,這個智慧所知道的境界也是無邊際的;就是這個緣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所知道的境界是很多的。「當知其量亦無邊際」,這個智慧所知境無邊際故,「當知其量亦無邊際」,這個所知境是無量無邊的,「亦無邊際」,無邊際,這是總說是無邊際,但是究竟指什麼說的呢?
「謂由三門及六種事,一一無邊品類差別」,這上面,這個「毘缽舍那,由所知境無邊際故」,這是原則上說,但是佛為眾生說法的時候,他是說出來一個邊際來。這是「謂由三門」,就是前面說的唯隨相行毘缽舍那、隨尋思行毘缽舍那、隨伺察行毘缽舍那,這三門;「及六種事」,義、事、相、品、時、理,有六種事。「一一無邊品類差別」,很多的。
《披尋記》一三三頁:
《由隨順教有眾多故等者:如前已說,或樂淨行、或樂善巧、或樂令心解脫諸漏,於相稱緣安住其心。(陵本二十六卷十六頁)即於其中不淨所緣,乃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名隨順教。眾相相稱,名有眾多,依此種種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是故說言毘缽舍那亦有眾多。》
「由隨順教有眾多故等者:如前已說」,像前面都說過了,什麼呢?「或樂淨行、或樂善巧」,這個佛說這個教:有淨行所緣、有善巧所緣,有很多的所緣境,但是說這麼多,是什麼意思呢?因為有的人歡喜淨行所緣,有的人歡喜善巧所緣。「或樂令心解脫諸漏,於相稱緣安住其心」,這就是解釋前面或樂淨行、或樂善巧。說是有的補特迦羅,他歡喜令心解脫,使令這個心解脫一切煩惱,「於相稱緣安住其心」。那麼你於「相稱緣」有兩個解釋:就是你歡喜修不淨觀,你歡喜修緣起觀,那麼這樣子與你的心相稱;一個是你的煩惱,與你的煩惱相稱,多貪眾生修不淨觀,愚痴眾生修緣起觀,這也是相稱。「安住其心。(陵本二十六卷十六頁)即於其中不淨所緣,乃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名隨順教」,這是隨順眾生所宣示的教,而這四諦就是出世間的淨惑所緣。「眾相相稱,名有眾多」,這個眾相相稱,也還是有很多的。「依此種種尋思」,就是「六事差別所緣,是故說言毘缽舍那亦有眾多」。
巳二、展轉修習(分三科) 午一、令增廣
【悟入道理正修行者,如如毘缽舍那串習清淨增上力故,增長廣大;如是如是能生身心所有輕安奢摩他品,當知亦得增長廣大。】
有的人這個理智強,我有這樣的煩惱,我用這樣的法門來對治;但是有的人不歡喜。不歡喜,佛有說到很多的方法,那麼這個方法不歡喜,可以換一個,方法很多。當然也還是就是這麼多:有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各式各樣的所緣,應該由自己去加以選擇,也是可以的。下面第二科「展轉修習」,前面是「止觀」的「品類」,現在「展轉修習」,分三科,第一科「令增廣」。
「悟入道理正修行者」,這個正修行者,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他能明白這樣的道理,就是修止觀的這些法門的道理;那麼悟入道理,然後他可以努力開始修行。「如如毘缽舍那串習清淨增上力故,增長廣大」,「如如」就是如是如是,你歡喜修緣起觀,你歡喜修持息念、數息觀,這樣地、這樣地毘缽舍那觀。「串習清淨」,你不要間斷,你連續不斷地,用這個法門來調心,使令心清淨。「增上力故」,因為你每次修行有多少相應,就在你心裡面造成了一個力量。最開始造成力量,你不斷修行,就不斷地使令這個力量加強;所以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這麼修,你這個道力就增長廣大了。就和煩惱的增長,道力是一樣的,所以你應該有信心。我修一次,我昨天靜坐不相應,今天靜坐也不相應,自己就失掉了信心了;現在不要,你不要失掉信心!你煩惱重,由煩惱重就可以知道,可以修學聖道,也一樣使令他強大起來。
「如是如是能生身心所有輕安奢摩他品,當知亦得增長廣大」:「如是如是」,就是這樣子的、這樣子的,能生起身輕安、心輕安的奢摩他品,「當知亦得增長廣大」,你要知道毘缽舍那增長廣大,你這個奢摩他也一樣能增長廣大的,也會強大起來。
《披尋記》一三三頁:
《悟入道理正修行者:謂瑜伽師於緣無倒安住其心,隨應解了所知境界,如實無倒能遍了知,是名悟入道理正修行者。》
解釋這句話。
午二、令轉盛
【如如身心獲得輕安,如是如是於其所緣心一境性轉復增長;如如於緣心一境性轉復增長,如是如是轉復獲得身心輕安。】
這是第二科「令轉盛」,前面是「增廣」。
「如如身心獲得輕安」,就是如是如是地,這樣的修奢摩他的止、修觀,使令你的身心獲得了輕安樂了,那就是得到未到地定以上了。「如是如是於其所緣心一境性轉復增長」,如是如是於所緣境,使令你的心一境性展轉地又增長廣大,就是得了定。
「如如於緣心一境性轉復增長,如是如是轉復獲得身心輕安」,你這樣子在緣這個心一境性,展轉地增長了,這個定力展轉增長了。「如是如是轉復獲得身心輕安」,就是由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初禪的輕安樂就是強過未到地定,若是到了二禪又強過初禪,「轉復」就是獲得身心輕安。
午三、得轉依
【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如是二法展轉相依、展轉相屬。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如是二法若得轉依,方乃究竟。得轉依故,於所知事,現量智生。】
第三科「得轉依」。你的「心一境性」,你的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界上不散亂,也不昏沈,那麼你就成就了「身心」的「輕安」。「如是二法展轉相依」,這個身心輕安和心一境性,是展轉相依止的,「展轉相屬」,心一境性是屬於身心輕安,身心輕安也屬於心一境性,互相依止,互相繫屬。「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如是二法若得轉依,方乃究竟」,這兩種法若得到轉依了,你的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方能究竟圓滿。
「得轉依故,於所知事,現量智生」,你若是得轉依,這個「依」就是你的身心,就是「所依」,這個輕安樂也好,心一境性也好,還是以身心為所依止的。現在所依止的轉變了,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這個依止,這個身心也就是色受想行識裡邊,除了貪瞋痴還是貪瞋痴;現在你修這個心一境性,修止觀的時候,就是把所依止的色受想行識轉變了。轉變什麼呢?就是把這個貪瞋痴,轉變為無貪瞋痴的境界,清淨了,。這個時候,就是你的定力成就了。「於所知事現量智生」,這個時候定成就了,又成就了智慧。「所知事」就是蘊處界;「能知事」就是智慧。這個時候得轉依以後,你的智慧在所緣境上看,「現量智生」。「現量」就是無分別的意思,這無分別的智慧就現起了,就是得聖道了;或者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得無生法忍了。現在這個文是(聲聞地),應該就是得聖道,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三三頁:
《得轉依故等者:謂由修習止舉捨相為因緣故,一切麤重悉皆息滅,隨得觸證所依清淨,名得轉依;隨得觸證所緣清淨,名於所知事現量智生。》
「得轉依故等者:謂由修習止舉捨相為因緣故,一切麤重悉皆息滅」,這個「麤重」就是煩惱的種子,煩惱的種子,它有作用,令你聖道,令你的這個修止觀有障礙,障礙你修止觀;就是「麤重」,也有個不堪能的意思,這個煩惱種子在的時候,使令你不堪能修學聖道,它有這個障礙的作用。現在你修奢摩他、毘缽舍那的時候,使令「麤重悉皆息滅,隨得觸證所依清淨」,這你就成就了,你的色、受、想、行、識清淨的了,「名得轉依」。這個轉依分兩種:一種就是煩惱種子,被這個止觀力量損滅了,它不能夠發生現行了,這也叫做「轉依」;一種是把它滅掉了,也叫做「轉依」。現在應該說是,就是由止觀的力量,使令這種子不容易現行了;或者一部份的種子被消滅了,那麼得初果的時候,正好是這樣子。這是「名得轉依」。
「隨得觸證所緣清淨,名於所知事現量智生」,所緣清淨,若得初果的時候,就是見到真諦理了。見到真諦理的時候,這個分別我執被消滅了,這一部份的麤重被消滅了,所以成就了我空觀的無分別智,那麼就是「所知事現量智生」。
(20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