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资源All in在区块链吗?

2018-02-28  本文已影响51人  文武泽

混沌大学的新年课程是李善友教授的《批判性思维》,其中一讲是“贝索斯的思维模型”。Amazon(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认为“未来十年,什么是不变的”比“未来十年会有哪些变化”更重要。他认为,“如果你发现了一个对的事情,甚至10年后依然如此,那么它就值得你将全部精力倾注于此”,“把资源All in 在未来10年确定的事情上”。于是,他找到不变的事物-客户永远不变的需求(无限选择、最低价格和快速配送),并All in了 这个选择(如:Prime会员超值服务等),实现了公司的持久增长。

把资源All in在不变的趋势上;把资源All in 在未来10年不变的事物上(杰夫·贝索斯),是最近学到的一个观点。可以把它用到区块链不?

2017年,很多人在区块链世界里赚得盆满钵满,更重要的是他们个人也获得了十足的成长。也有不少人为了全身心投入区块链,选择了辞职,算是一种All in吧!发现未来一个对的事情,趋势不变,为什么不all in呢?!选择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比起努力重要多了,正如金马提醒,确实需要认认真真思考一番了。


634dae119c638a8f96f60013539e07b0.jpg

在非区块链世界
1992年索罗斯大战英格兰银行的时候,他的创意和操盘人德鲁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建议把所有钱都押上,而索罗斯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是把所有的钱押上去,而是把所有能搞到的钱都押上去”。最终,他们押上了100亿美金,大获全胜。既然判断出正确了,为什么不最大限度的All in,这样才能扩大战果。
巴菲特在2010年写给股东的信中写到:“好机会不常来。天上掉馅饼时,请用水桶去接,而不是用顶针。”
查理·芒格说过一句实诚话:“如果把我们最成功的10笔投资去掉,我们就是一个笑话。”
这里的“水桶”和“最成功的10笔投资”,就是一种All in。彼得·林奇的智慧也是“最多的资源要用到最有效的地方”。机会不常有,遇上了就应该尽可能地All in。真正的财富机会,一生中的机会有几次呢?或许1次就够了。

在区块链世界
成长的倍数大到你不敢相信,波动也大到你不敢相信。在2017年,BTC和柚子就涨了好多倍,能抓住一项也有不错的收益。当然还有涨幅更高的,比如不少的爱西欧项目。

风险

那些风险投资资金,几十倍上百倍甚至更高的收益,但失败的是看不到的。在硅谷获得融资的公司,大约有1%的可能性上市, 大约20%的被并购,剩下来的近8成都是失败。而在区块链世界,项目成功的比率只会更低,那综合储备不足的时候,还是不碰为好。

那应该把资源如何All in在区块链呢 ?

(1)不参加爱西欧项目,因为真的不懂,但可以模拟操作。好的区块链项目落地后,他们上市后依然有上车的机会,也一定会像腾讯和Google一样,上市后依然有很大的投资价值。经过一遍市场筛选后,成功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2)可以把用于股票投资的挪出一个比例到区块链。用于投资股市的资金是判了无期徒刑的资金,为什么不押在区块链上呢?真正懂区块链投资的,也许是看不上股票的,股票的成长率太低了。可以参考创建股票池的方法,建立“币池”。投资股票学到的技能,可以用在区块链投资上,两者之间有想通的地方:如,找出他们特有的商业模式。把自己研究出的有价值的币,配置。

(3)在大跌的时候适当加大定投额度。投资中,定投是最好的策略。定投的好处是可以节省出很多时间精力用于学习。“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做决策的时候,我们要权衡的是全部成本,而不仅仅是货币成本”。在筛选投资标的时,可以借用他人的智慧。在他人的筛选的基础上,自己进一步筛选;就像利用他人智慧先过20目的筛,自己再来过80目的筛,剩下的也许成功率更大。
(4)要不要把时间精力All in在区块链,我做不到,或许可以把更多的8小时之外的时间All in在区块链的学习上。Tom Ding认为,“机器智能可以使得我们社会的生产力极大地提升,因此相当于生产力,而区块链则是在处理经济活动中人和人的关系,利益分配方式,因此相当于生产关系”。区块链是一种未来,又怎能不学习,且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定期输出关于区块链的文章是一个不错的方式。把区块链投资比作诱饵的话,“追逐诱饵要求我们必须进化,而且对所有人来说重要的是进化,而不是回报本身”(《原则》)。


QQ截图20180226102656.jpg

又,在投资上,绝对不能触犯的铁律是:永远不要押上全部!那又说要All in,是不是很矛盾。菲茨杰拉德有句名言,“一个人同时保有两种矛盾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等智慧的表现。” 路,还很长,要学习践行的很多,慢慢来呗!

PS我说的都是错的!简书今天不能排版吗?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