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友情、爱情

一个母亲的复仇

2019-05-14  本文已影响115人  筱武

这是一部看完后感到酣畅的同时,胸中又郁结沮丧和沉痛的电影。

我之所以感到沉痛并不单单是因为电影中被摧折的少女,她的一部分终生被摧毁掉了,而更是因为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的“德里黑公交”案件,而影片中的被侵犯的少女的现实原型,那个女孩早已经灭绝人性的暴力折磨下,死掉了。

所以,这部电影为了照顾观众的感受,已经很大程度上淡化了这出轮奸惨剧的暴虐程度,当我看到电影中,女孩在被强暴并殴打后被抛落在下水沟的时候,我满脑子想到了都是:

在“德里黑公交”案件中,那个23岁的年轻姑娘,在经历了1小时非人的折磨后(包括被生锈的铁棍戳入下体并扯出肠子),在生死线上挣扎了13天后,最终还是没能活下来的事实。

而我还想到的是,去年两起顺风车案件中,被强暴后并且残杀的那两个姑娘。

去年两起顺风车案件发生的时候,我和绝大部分网络上的朋友一样,除了对花季少女烟消玉陨的痛惜之外,就是强烈的愤怒和绝望,尤其是看到很多滴滴司机群里,一群群同样禽兽的司机,在用无比下流的话来鞭踩死者的时候,我其实很冷静的想过,如果有人当着我的面说这样的话,我一定会打他,并且在他口鼻窜血眼睛里全都是对我的恐惧的时候,问他:

“如果身处险境的是你的女儿或者爱人,你还会这样满嘴喷粪吗?”

这种来自于生活的恶意,让我感到一种深邃的绝望在于,或许只要我们的文明和生存繁育方式没有被颠覆之前,女性(其实比不止于女性)被侵害的现实就很难被杜绝掉。

在中国,在印度,强奸案所占的人口比例并不高,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实际上案件的数量每年都有几万起,也就是说在你阅读我这篇文章的几分钟里,就至少有一起令人发指的强奸案,正在发生。

比如说前两天热搜上,中国女游客在巴厘岛旅行的时候被教练拉至荒岛实施性侵,这种恶劣事情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此高频次的发生,会让我们不得不对生活真相产生一丝恐慌,女性们的人身安全究竟怎样才能保证?

2.

而比起记录在案的强奸案数量更绝望的,是那些或许是更大量的,沉在水面之下的,虽然遭受侵害但缄口不语的受害者们。

我在豆瓣上看到一张这部电影的海报,上面赫然写着:

一个母亲的复仇

还有不少印度人认为,强暴案中,女性受害者才是主要的责任者。

这些印度人的想法愚蠢吗?

是的,非常愚蠢。

但这种想法难道在中国不常见吗?

或许我们比他们进步很多,但是在我们的世俗舆论环境中,我们又是如何看待那些遭遇了强暴事件的女性们的呢?

而又有多少被侵害的中国女性因为羞愧和恐惧而选择了闭口不言呢?

又有多少人在谈论身边的被强暴的主角时,带着有色眼镜说“还不是因为你平时衣着暴露举止风骚”?

坦白的说,这些才是更令我感到愤怒、沮丧乃至绝望的冰冷现实。

3.

而在现实中更苍凉的冰冷绝望的对立面,这部电影中还有能触发我泪点的,更辽阔坚韧的母爱。

在电影刚刚看场的第一幕,我眼泪直接就掉下来了,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女主演,与我母亲年龄相当的希里黛玉已经在去年离世,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也将是我最后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她了。

接下来,当女儿在派对中遭遇险境,作为继母的她经历了和女儿失联、寻找、报警以及得知噩耗的一连串之后,来到医院的她,在病床前看到一个千疮百孔的女儿时,当场情绪崩散、气绝哭嚎场面,我身边很多为人父母的朋友看过之后,没有一个不跟着电影一起泪崩。

孩子永远是父母心头最不能碰的地方,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所有,甚至是生命。

4.

让我们接着回到电影中,悲哀的惨剧已经成为既定现实,女儿的创伤难以弥补,而那一夜的恐惧一直如影随形,能够廖解女儿心结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四名强奸犯可以被法办,但令人心痛的是,在少女的伤痛无法复还的前提下,这一家人唯一的这一点指望也随着指控的失效而化为泡影。

一个母亲的复仇 一个母亲的复仇 一个母亲的复仇

就此,影片前半段悲哀的悠长戛然而止,既然正义不能通过司法来得到声张,那么我们不得不另谋他法。

而真正将母亲推上复仇绝路的引信,其实是一个对比。

一方面是女儿在身体上的伤痛痊愈后,心理上却落尽了任何人都不能抵达的深渊。而另一方面,没有被惩治的罪犯不光逍遥法外,更嚣张的是他竟然回到了学校读书,作为其生物老师的母亲在那一刻,被点燃成了一束复仇的烈焰。

在这里我必须要强调一点,暴力不是正确的方式,我们不能将所有伸张正义的希望都寄予给暴力,因为在我们的文明体系中,只有法制才能带来更平静光彩的未来。

但是,我自己的车里却会随时有一根电棍,这么多年来我从来都没有使用过,但这并不代表当我人身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不会使用它。

暴力并不是正确的方式,但暴力却可能是有效的方式。

当影片中那个为了正义自愿帮助母亲复仇的私家侦探,在地铁里和女主角会面的时候。

一个母亲的复仇 一个母亲的复仇 一个母亲的复仇

正是因为上帝并非无处不在,所以他创造了母亲。

5.

电影中,在法庭宣判四名暴徒无罪的时候,影片中的父亲曾情绪失控冲上去厮打,因为藐视法庭而被拘留,正是因为司法向这个家庭泼的冷水,从而在影片里留下这句荒诞却莫名表征着现实的话:

“在这个国家可以侥幸逃脱强奸罪,却不能打一个强奸犯耳光。”

接下来母亲的每一次复仇,就像是一个个耳光,不光打在了强奸犯的脸上,还打在这个国家的颜面上。

而电影的后半程,似乎为了一解前面的憋屈和苦闷,在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中植入了燃片的基因,母亲的每一次行动都伴随着一个罪犯比入刑更大快人心的下场,从被阉割的一号坏蛋保安,到沦为高瘫的二号健身流氓,再到在监狱里被鸡奸的三号学生败类,再到最后的冷血杀手被母亲乱枪打死。

我必须要强调,通过非法的暴力伸张正义并不是正确的方式,但我们每一个人却都会对昆山的龙哥被砍死而欢欣雀跃。

因为有的时候,不正确,并不等同于错误。

6.

最后。

影片结束后的那一瞬间,我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丹泽尔华盛顿在《怒火救援》中说:

“是否能够得到宽恕,那是他们和上帝之间的事情,我所要做的,就是送他们去和上帝见面。”

但和很多复仇燃片不同的是,在片尾貌似合家欢的表象下,我并没有感受到多少治愈。现实中的案件里,那名德里的姑娘被捅的肠穿肚烂,早就结束了23岁的生命,而乘坐夺命顺风车的那两个中国女孩,也已经香消玉殒。

当我看到电影中的女孩在一点点被治愈的时候,我由衷的为她感到高兴,我也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另外的那些遭受涂炭侵害的,千疮百孔的女孩们可以再一次拥有生活。

而我们所有善良的人,也最终走出电影,和她们一起面对这个,千疮百孔的人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