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问世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
1845,年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到1846年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世界观的探索中发生了质的飞跃,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已经形成。
为什么说这两篇论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呢?
首先,马克思已经从经济关系及其发展中来解释政治及其历史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大致完成了发挥他的唯物主义历史理论的工作。于是他们就着手在各个极为不同的方面详细制定这种新观点。提纲可以说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写的提纲,而形态则是详细制定这种观点即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著作。这表明两位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确认,他们是在这两篇论著中创立了他们新视界观特别是唯物史观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革命性变革。在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时,必须注意到一个重要方面,即他的创始人同旧哲学的关系。在提纲和形态中深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观,并以相当大的篇幅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更重要的是在提纲和形态中,他们已公开树立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旗帜,同旧唯物主义、直观的唯物主义相对立,从而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形成的标志不能只是他的个别观点和原理的出现,而是指他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则确立。在提纲中,以科学的实践范畴为中心,论述了主体和客体、理论和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以及社会本质、人的本质、哲学的功能等一系列基本原则。在形态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关系范畴的确立,并由此出发系统地论述了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和革命、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等基本原理。
二、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大飞跃——《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而且把实践引入历史观,确立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提纲以实践为中心,论述了新世界观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形态进一步发挥了提纲的思想从而使科学的实践观系统化。
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博士论文时期他说讲的实践是哲学的实践,即理论批判活动,其观点是唯心主义的。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所说的实践主要是政治批判和推翻现成制度的实际斗争,在实践观上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把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区分开来,认为从事政治批判不仅需要有革命理论,而且还需要有物质力量,这个物质力量就是掌握了革命理论的无产阶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探索科学实践观取得了重大进展,首先由于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抓住了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内容,即生产实践。其次,他在对人的本质的分析中也分析了实践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并强调人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离不开外部自然界。第三,还初步论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在神圣家族中,把现实的物质生产看着历史的发源地,把现实的生产劳动视作实践的基本内容。其次他们强调实践在改变现存事物中的作用,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第三,他们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的同时,指出时间要以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为前提。
在提纲中,马克思深化和发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为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马克思首先指出,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为客观实在和认识的客体,这是他区别于唯心主义之处,但他看不到实践在社会生活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还指出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就是说唯心主义看到了主体的能动性,但是由于他们并不知道实践是一种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把主体的能动性夸大为精神创造客观世界,因而只是抽象的发展了能动性。
旧唯物主义者,虽然一般都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但不能正确说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马克是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不仅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而且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他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离开社会实践就不能正确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规律。
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来揭示人的本质,他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本质体现在人们实践活动创造的社会关系中,并且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提纲的最后,马克思在总结自己的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时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又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这里马克思指明了自己的哲学同旧哲学在理论立脚点和根本目的上的对立。
实践的关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和立足点,也是它于一切旧物主义的根本分界线。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将自己正在阐发的新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实践看做世界的本源,因为在他们看来,无论主体的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起着怎样巨大的作用,都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存在为前提,人在实践活动中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而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同时,人们实践活动对外部世界的影响程度,还受到自身的状况和前人实践结果的制约。
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制定
1845年到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部著作里他们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对青年黑格尔派做出了彻底的清算,批判了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并在批判中首次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一)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以往的历史理论中,都离开人们的现实生活去说明历史。实质上都把人类历史归结为观念的发展,只看到元首或国家的丰功伟绩和宗教的历史变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表述自己的历史观的前提时指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讲现实的人,不能离开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否则就不是现实的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现实个人的社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时,指出历史发展的四个要素,揭示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首先物质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其次是满足新的需要的再生产。第三是人口生产。第四是人们在生活的生产的过程中产生出的社会关系。
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区分出物质活动,从社会关系中区分出物质关系,就为科学的说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奠定了基础。马克思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人们的精神交往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人们为了生活就要生产,要生产就要有社会交往,而语言和意识则是交往的工具和手段。所以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他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意识以物质活动、物质关系为基础,为他们所决定,因而也必然随着他们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意识到一切形式和生产都不是可以单靠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只有实践的推翻这些意思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
总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是唯物史观的实质所在。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他所而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并在这个基础上追述他们产生的过程。
(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马克思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首先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构成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人们只要进行生产就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只有从这两个方面来考察,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社会生产,也才能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还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由于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适应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起来,又因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而被变革,因而他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了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这里所揭示的正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这个规律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并且是其他历史规律的基础,因而也是人类历史最深刻最一般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运动。
马克思在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上,进而论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
在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作了科学的表述。在这里继续沿用市民社会这个术语,实际上是后来使用的经济基础,即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的同义词。
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由于当时正处于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制定时,马克思的重点是批判唯心史观,阐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但同时也论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又为一定的经历基础服务。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运动规律揭示,为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规律的原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四)阶级国家和革命。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形态的更替,是通过经济斗争、革命和国家政权从一个结局转到另一个阶级手中来实现的。阶级的存在是由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相对不发展的状况所决定的。受这样的生产力所制约的,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生产,使得人们的发展只能具有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经常的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行。马克思还认为阶级不是永恒存在的,当交往和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程度以至于私有制和分工变成了他们的桎梏而被取消的时候,阶级也将随之消灭。
马克思还从市民社会做个现实基础出发,考察了国家的起源和实质,并首次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他们只是国家是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的产物。国家是统治阶级用来调节社会关系、实现自己根本利益的组织形式。总之国家的本质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是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马克思还根据国家的本质和社会作用的分析,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权的阶级,如果他的统治就向无产阶级的统治那样,预定要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态和一切统治,都必须首先要夺取政权。还指出,任何革命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必然结果。在形态中,深刻地指出过去的一切革命,不过是在另一些人中间重新分配劳动,而共产主义革命者是反对活动的就旧有性质,消灭劳动,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这种革命的实现不是凭主观想象,而是必须具有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如果一方面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没有形成反抗整个旧社会制度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示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世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经形成,但由于这两篇著作当时都未正式出版,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不久以后发表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作为他们的新世界观的初次科学表述和问世的标志。
(一)批判普鲁东主义,阐发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普鲁东,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和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提出财产就是盗窃的论断。他认为,为了争取胜利,根本用不着采取革命行动作为社会改革的手段,只要通过经济的组合,把原来由于另一种经济的组合而溢出社会的那些财富归还给社会,就可以达到人人自由平等的状态。他公开反对科学社会主义,主张用个人领有为基础的互助制来改善资本主义社会,不需要有任何国家政权,也不需要进行任何阶级斗争。这些观点在工人中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为了消除她的瘤毒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少数障碍。马克思于1847年,写作了《哲学的贫困 答普鲁东先生哲学的贫困》一书,着重批判了普鲁东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方法,进一步阐发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普鲁东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出发,把经济范畴看作纯粹理性活动的产物。马克思在批判这种唯心主义观点时,首先指出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球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能得以存在和生活。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是其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概念的辩证法是客观事物辩证法的反映,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客观事物社会关系是运动变化的,这就决定了反映客观事物社会关系的概念范畴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而在普鲁东那里,两者的关系完全的被颠倒了。
普鲁东在其经济矛盾体系中,到处谈论矛盾和辩证运动,但他把矛盾辩证运动仅仅归结为机械的,把对象划分为好、坏两个方面和消除坏方面、保存好方面。马克思指出,这实际上是希望有资产阶级的生活条件而没有这些条件的必然结果,他不懂得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谓好和坏、富足和贫穷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财富是由贫困创造的,富足是由不足产生的,反过来说资本主义形态下的富足必然产生贫困,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这也表明普鲁东完全不懂的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企图采取消除坏的方面来解决矛盾也是违背辩证法的。
马克思在批判普鲁东的唯心史观时,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社会历史过程,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出了科学的表述。
普鲁东从思辨唯心主义出发,宣称历史是普遍理性、永恒理性的自我表述,理性支配历史发展,人不过是普遍理性永恒理性的工具。而他所谓的普遍理性也就是经济范畴观念和原理。在普鲁东看来,这些范畴观念和原理从来就是存在于永恒理性之中的,现实的历史只不过是这些原理范畴等等的体现,而这些范畴观念原理就是由社会天才发现的。这样他就把历史当成了观念的历史,当成社会天才创造的历史。
马克思在批判这些观点时,进一步论证了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的生产力固然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但它不是人们可以任意选择的。他还深刻指出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从而充分肯定了作为历史主体的革命阶级在创造历史中的伟大作用,有力地驳斥了社会天才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
马克思,还深入分析了社会集体诸因素之间的辩证统一和运动。他首次对生产关系这个范畴做了规范化的使用,他指出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统一的整体是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而生产方式是社会关系的改变,又必然引起观念原理范畴的改变。
针对普鲁东否定一切政治斗争和革命行动的观点,马克思还阐明了阶级斗争和政治革命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这一矛盾直接表现为阶级的对立抗和斗争。因此,在文明社会的历史中生产力和阶级对抗是同时发展的。
哲学的贫困虽然是一部论战性著作,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论点的科学表述,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所阐述的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
(二)新世界观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运用和发展。
1847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而撰写的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纲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列宁曾指出,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列宁的这一概括深刻地揭示了宣言的哲学意义。
首先,宣言贯穿了彻底的唯物主义。
恩格斯多次强调,宣言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赖以确立的基础。这表明宣言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去说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
宣言首先指出,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宣言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归结于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宣言还分析了资产阶级时代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是如何决定这个时代的政治的、精神的历史发展的。深入地揭示了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政治上也必然成为统治地位的力量,并指明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在揭示经济生产对政治上层建筑发展的推动作用时,说明了经济的集中是政治集中的基础,政治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
宣言驳斥了资产阶级的超阶级观点和永恒真理的说教,指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旧思想的瓦解和新思想的产生是经常发生的。意识形态的变化和发展,是根据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的合乎规律的过程。共产主义革就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所以毫不奇怪,她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第二,轩辕闪耀着历史辩证法的光辉。
宣言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从产生发展到灭亡的历史必然性。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现代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也不是凭空出现和永恒不变的。资本主义制度是经过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一系列变革的结果。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制度,这个历史辩证法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三,宣言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
阶级斗争虽然存在于至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全部人类历史中,但不同历史时期的阶级斗争又各有其特点。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阶级社会,他以新的资本主义剥削代替旧的剥削方式,阶级关系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直接对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具有不同于以往阶级斗争的新特点。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只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他存在同时开始的,这种斗争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不仅使工人队伍的数量增多,而且组织性觉悟性和战斗性也在不断加强。
宣言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变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然后无产阶级必须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关工具都集中在国家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并不是为了使这种统治永恒化,而是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对立实现共产主义。随着阶级的消灭,无产阶级的统治本身也将随之消灭。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