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三十而已》:我最喜欢的还是钟晓芹和她后来的婚姻

2020-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守妈育儿札记

最近,《三十而已》热播,我也未能免俗,连着刷剧好多天,终于看到了大结局。

剧中三个女主人公,顾佳、王漫妮、钟晓芹,也许你会羡慕顾佳的完美,欣赏漫妮的独立和勇敢,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钟晓芹,因为她更真实。

顾佳很完美,简直太完美,但是她却是那个一生都要去治愈童年的人。她从小失去了母亲,很多事情父亲无法代替母亲,所以她才那么自立和自强。她要求自己做完美的妻子、完美的母亲、完美的上司,但哪一个都不是她自己。

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顾佳这个人设的时候,我就没有办法全心喜欢上她,虽然我也很佩服她的能力、很欣赏她的智商和情商。觉得人在社会上,多少都得学会些顾佳的生存方式。

王漫妮,一个人漂在上海,努力打拼,她是一个三观很正的姑娘,虽然她曾被顾佳揭穿和梁正贤在一起实际上就是看上他的钱,但漫妮在得知梁正贤有正牌女友之后就立刻选择与他分手。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但必须要有底线。所以后来,我更认为漫妮更多想要的是在上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比起顾佳和钟晓芹,这两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孩儿,她就是少了一种归属感。没有归属感,永远在漂泊,心不安,无为家。

再来看看钟晓芹,她的成长有迹可循。她有一个温暖的家庭,虽不富裕,但也算小康,父母恩爱,她从小在父母的关爱下长大,没有吃过什么苦,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大风大浪。也许正是如此,她纯真一如白纸,也没什么脾气,没有主见,在单位被同事呼来唤去,还觉得自己有价值。

有的时候我也在想,她和顾佳完全是两个阶层的人,怎么会一直是如此好的闺蜜?但细想来,其实她们俩是互补的,一个拥有完整的童年生活,被童年治愈,天真而温暖;一个理智、强大,可以面对现实生活。

在和陈屿一开始的婚姻中,钟晓芹始终如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不会照顾自己,更别说做家务,照顾丈夫。他们的婚姻第一眼就让人看到三个字:“不和谐”。两个人的衣服分开洗、早饭一个中式、一个西式,没有共同话题,陈屿爱他的鱼,钟晓芹爱她的猫(连养个宠物都是敌对的)。

终于,钟晓芹没了孩子这件事成为了导火索,迅速引发了两人婚姻关系的破灭。其实这之前埋藏了多少炸药,看过的人都可细细品味。

在大家都吐槽《三十而已》这部剧中的三个渣男的时候,我觉得对陈屿我有那么一些同情,他并不“渣”,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在他们的婚姻里,陈屿有多少错,钟晓芹就有多少错。不能光指责男方,女性也该时刻自我反省,不然反而显示出女生的弱势来。

当然后来是皆大欢喜,陈屿学会了表达爱,钟晓芹也从她从幻想中跳脱出来,开始变得现实和成熟。她开始自己拿主意,开始独立和勇敢,最终认定那个陪伴她下半辈子的人依旧是陈屿。

钟晓芹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画画和写作,开始找寻人生全新的方向。

我特别喜欢钟晓芹在给婆婆买房子后对自己妈妈说的一段话:“夫妻两个人就是你好了你帮我一把,我好了,我扶你一下,这样两个人才能一路扶持着走下去。”

是啊,这世上多的是像钟晓芹夫妇那样的普通家庭,夫妻之道、婚姻之道不正是如此嘛!

当然,这并不是文章的结束。我还特别喜欢这部剧中的第四个女主角,她在故事的结局甚至都没有名字,不过,我们至少知道了她的称呼:红姐。

红姐一家生活在上海,红姐做葱油饼,她的丈夫送快递。再多的苦和累,一家三口都在一起。每一次,那些关于他们的片段,都让我觉得他们才是真正热爱生活的人,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把生活过得更好。他们乐观面对生活,对每个经过的人都笑脸相迎,他们对世界信任,世界也带给他们温暖和善意。

最让我动容的一个场景是红姐的孩子为了追一个气球跑到了马路中央,大上海的车水马龙真让人为这孩子捏了一把汗。然而,孩子等来的不是责骂,而是周围的几辆车将他围住,形成了一个保护圈。这个场景使人泪目。

我今年即将迈入三十五周岁,这更像是一个人生转折。我也是一个普通人,一如钟晓芹,这大概也是我为什么喜爱她的原因之一。我并不想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就看到生命接下来的样子,生活应该有无数种可能,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和实现。

写下这些文字,让我觉得虽然刷了剧,到也不是白费时间。多少有了些人生感悟。加油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