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欲

5G手机该不该买,要买该买什么样的?

2019-10-05  本文已影响0人  唯札
5G手机该不该买,要买该买什么样的?

现在5G手机已经非常热门,因为今年6月8日,工信部给三大运营商和广电颁布了正式5G商用牌照,这标志着5G已经开始了,5G手机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

该不该买?

我首先给大家结论,如果不是特殊需要,建议不要买。

两大原因:

原因一:5G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

北京到处都有5G信号,但实际信号的速率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快。

出了北京,到处没信号,因为其他区域还没有5G基站或者5G基站数量不足以覆盖,大多数5G基站都试点在高校和CBD商圈。

原因二:缺少真正的5G应用。

就像全国第一款支持独立组网的华为mate20 X,但是没有什么必须5G才能用的应用。

实际上真正的,对于个人手机,个人用户来说,现在唯一的5G应用就是VR,也就是虚拟现实,而这个VR在3、5年之内不会走入消费者市场。

所以严格来说,现在就没有合适的5G应用。

那么5G用户怎么玩5G呢?

那就是拿着手机,到处去找5G信号,找到信号就测个速,这可能是目前5G手机唯一的玩法了。

测速确实是太费流量了,测了3、4次,流量少了3个G…

测一次大概需要2秒,它每秒下载速度大概是四五百兆,测一次大概1个G。

不愿意吃螃蟹的人,还是等一等。

假设一定要买5G手机,那是买SA的还是NSA的,也就是独立组网的还是非独立组网的。

其实网上很多讨论,甚至说独立组网是5G,非独立组网是假5G。

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真正的5G有三个核心指标:

①通量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总流量。

②连接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总连接数。

③时延:时间延迟。

为什么时间延迟作为一个核心指标?

因为在4G之前,人和人交流主要通过语言,而语言有一百毫秒的延迟,我们察觉不到,4G的端口,时延大概做到80毫秒。

但是5G之后,上网的主体是“物”,万物互联。物和物连接以后就涉及一个互操作和远程操作。

比如远程开车,远程做手术,80毫秒时间太长,所以5G的核心作用就是在互联网中,低延时是一个核心指标,它要做到一毫秒。

只有独立组网才能真正支持这三大指标。

非独立组网是在4G基础上把通量密度加大一点,它的核心走的还是4G网络,时延降不下来,所以说非独立组网它是假5G。

手机,实际还是我们人在操作,我们还是通过语音进行交流,一毫秒的时延对我们来说,或者说短时间内,对用户影响并不大。

所以说,用非独立组网的手机,也没太大问题。

从长远来看,3、5年之后,手机和万物互联,以及一些精准的低时延的互操作应用,这个可能会出现。但至少也是若干年后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