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三模块有感
2024-07-31 本文已影响0人
新会圭峰小学刘洪彬
在第三模块中认识到数字时代的到来,身为教师真要好好地去理解并去学习。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可以说学与教不需要改变,也可以说学与教需要改变。不需要改变的是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改变的是学与教的方式和途径。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就开始走上了教学设计的正确方向。
新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虽然老师们都接受了信息技术融合课堂的培训,知道信息技术融合课要以生为本.要激发学生思考、要让思考被看见等,但是真正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时却畏首畏尾,不知道如何着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书作者引用了艾丽森·卡尔切尔曼所说的话,"如果要对教学做出更好的调整,要深刻地理解教学设计的过程,关键是理解其迭代地本质,即不断循环的过程,”这句话蕴含三层含义:
第一,鼓起勇气,大胆地写出你的教学设计,别踌躇不前。习主席有几句更简洁易懂地表述可以帮助大家开启这个循环,那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和“马上就办”。习主席、艾丽森都传递出一个观点就是:别空想,想到就马上实施起来。
第二,不管设计好不好,课堂实践一下就知道。当然,实践时,最好把这节遵循自己教学设计的课堂实录保存下来,然后从中发现自己哪里做得好,可以坚持做下去,或者反思自己的不足并改进
第三,真金要火炼。丹尼尔·康纳曼认为“专业人士有没有机会发展出专业直觉,主要取决于回馈的质量和速度以及有没有足够的机会练习。”优秀的老师会不断创造机会练习,并在不断的设计与实践中培养出数字时代新课堂设计的专业直觉。
基于以上三点,循着数字时代课堂变革的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实践记录--反思改进,再设计再实践,再反思改进,然后针对这节课可以再而三、甚至三而多地开展这样的教学实践,不断地螺旋前进。这也就是所谓的教学"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