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列车解剖列车

《解剖列车》后表线1

2017-02-09  本文已影响164人  康复医师肖释

    概述

后表线( superficial  Line)连接并保护整个身体的后表面,像一个从脚底到头顶的盔甲,可分为脚趾到膝盖,以及膝盖到额头两部分。

后表线

     当我们站立时,后表现即成整体,筋膜链既可以整体看待,也可以局部看待,局部看待就是局部筋膜链。

局部筋膜链

姿势功能

     后表线整体的姿势性功能是在完全直立伸展的状态下支撑身体,避免身体像婴儿一样蜷缩屈曲。

      长期保持姿势需要肌筋膜带中的肌肉具备较高比例的慢收缩,耐力型肌纤维。同时也需要在筋膜部分具备加厚的薄膜与束带。如在跟腱、腘绳肌肌腱、骶结节韧带、胸腰筋膜、竖脊肌的条索与后头脊处。

     身体里有两种肌纤维: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

   快肌纤维:能让我们身体爆发力量。存在我们身体里的比例非常大

   慢肌纤维:耐力型肌纤维即慢收缩型肌纤维。他主要用来维持人的姿势的一种肌纤维。

   锻炼整个背部的耐力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驼背的人,你不能硬练后背力量,我们更多的是要给他后背的耐力训练。

   肌耐力的训练,是后表线切入的一个最重要的训练方式。锻炼后表线要从耐力开始锻炼,然后再强化力量。

   后表线的伸直功能中,在膝关节是个例外。他被后表线的肌肉牵拉向后。在站立时,后表线的互锁肌腱能协助膝关节十字韧带维持胫骨和股骨间的姿势排列。后表线的核心功能就是产生伸直和过度伸直,因此纠正挺拔身姿前提是纠正后表线。

运动功能

      除了膝盖被牵拉向后(伸膝)以外,后表线的所有运动功能都是产生伸直或过度伸直的。后表线的肌肉使婴儿头部从胚胎期屈曲状态中仰起。

当宝宝还没有出生的时候,这种后表线的产生就已经开始了。

我们以屈曲的姿势出生。

当我们屈曲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非常小,当我们展开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非常大。所以当人们精神状态很不好时,往往处于一种屈曲的状态,屈曲的状态本来就是一种情绪的反应,代表了他害怕,不开心。

当宝宝出生的时候,往往是一种屈曲防御姿势,发展到可以轻松维持伸直的姿势,这个缓慢又波折的历程也伴随着后表线的力量、能力、平衡等方面的发展。

后表线详述

    后表线是一条在矢状面上协调姿势与动作的主要路线。一方面限制我们前屈的动作, 另一方面强化和维持了过度后伸的动作。当一个局部紧的时候,它影响了整个后表线。

   后表线评估

1.姿势性代偿

生理性代偿 不疼不痛  →→→→→→→→病理性代偿 有疼痛

                   ( 生理性代偿完全可以转化为病理性代偿)

2.踝背屈(钩脚背)受限

3.膝关节超伸

膝关节超伸0到15度都属于正常

4.骨盆前倾

正常人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应该在一条线。

男性0–5度是正常,女性5--15度正常,男女是有本质的区别。

5.腘绳肌过短

腘绳肌过短,不但对于膝关节不好,如果硬拉也会造成骶髂关节很严重的问题,造成骶髂关节不稳定。

6.骶结节韧带

是稳定骶骨最重要最核心的一条韧带。

位置:先找臀沟,然后摸到坐骨结节。摸到坐骨结节向里的位置就是骶结节韧带。

骶结节韧带不稳骶骨就会不稳,骶骨不稳颈椎就会出现问题。

7.脊柱前凸,胸椎前屈时伸肌扩大。

胸椎后凸,腰椎前凸,但胸椎过度后凸,腰椎不一定前凸。

但腰椎过度前凸的时候,胸椎会加大屈曲,导致整个胸廓出现挤压。

后表线出现问题的时候,前表线也不会好,两者相辅相成。

8.枕骨下方受限,导致上段颈椎过伸

例如:弓背抬头看电脑

9.眼—脊运动的不连续等。

眼睛和脊柱是连在一起的,可以通过眼睛去调整一个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