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的小镇
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闻着淡淡的烟火味儿,看着满地红红的炮纸,我知道这一年真的要接近尾声了!因为这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是我们家乡风俗中的小年。
看见群里有人说他们那里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风俗,还有的说“民过三,官过四”,真是陋习。
不管今夕是何年,保重身体最重要。晚饭后,我一如既往地外出散步。
家乡这个古镇,有两条街,老街和新街,我习惯了去时走老街,回时走新街。因为我家就在老街的尽头,出门左转就是一条柏油路,明亮的路灯让匆忙行走的路人感到温暖。
沿着老街,遇见单位里守门人一家,说是一家,其实是夫妻俩,他们俩结婚不到四年,女的五十多岁,丧夫,男的七十岁左右,丧妻,女的,家住农村,男的是一位退休教师,月工资四千,夫妻俩在我们单位看大门,不怕麻烦,给随时进出的人们开门。
小年夜里两位老人不辞辛苦地把破好的干柴用三轮车运到女方儿子新买的房子前,再用铁桶装,让在房顶上的儿子用绳子拉铁桶,一桶又一桶,终于拉完了。即使天下雪也不用怕,干柴已备好,四楼的房间里放有新买的烤火炉。
女的一再邀请我去家里看看,禁不住邀请,我尾随她来到楼顶,她一层一层向我介绍哪个楼层住的谁。二楼住着她们老夫妻俩和孙子孙女,三楼住着她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媳妇,她告诉我一家人其乐融融。真佩服这样一个女人!她能把一家人协调得这么和睦!
参观完两位老人的房子继续前行,从车站那里转回到新街。新街是繁华的地带,那里有很多做生意的。新街路口是卖菜的,卖水果的,此时此刻,他们都在自己的帐篷里,也许他们在数白天盈利的钞票,也许他们在商量明天要进哪些货。做生意的赚钱,但是风餐露宿很辛苦!
继续前行,服装店、副食店、五金店的门还没有关,屋内亮着灯,门口有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在收摊儿,有的在打扫卫生。
夜晚的小镇是肮脏的,做生意的把自家门前的垃圾扫到路中央,住家户把垃圾一袋一袋放到路边,辛苦了我们的清洁工!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打扫,让我们看到了小镇整洁的面貌。这些做生意的为什么不把垃圾扫成堆,装在路边的垃圾桶里呢?难道这样能累到他们吗?那些白色的塑料袋随着驶过的汽车在风中飞舞,跟着行人的脚步依依不舍。
行走在新街,感觉自己的双脚没地方走,担心踩到垃圾,难闻的烟灰味儿刺鼻,虽然戴着口罩。这些做生意的真是“各扫门前雪”,记得去年下雪,街道里堆了很高的雪,行人经过都绕行。
是谁污染了小镇?是谁清洁了小镇?清洁工就该清洁所有的地方吗?小镇居民没有责任保护环境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垃圾运输车上的标语写给谁看的呢?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
小年夜的小镇是一个社会缩影!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忙碌着,忙着挣钱,忙着生活,忙着健身……不管怎样忙都不要忘了做人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