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教育婚姻育儿

《从0到1》以面向未来的理念谈孩子培养

2016-08-18  本文已影响1270人  Zoey2016

模仿复制比创新容易,做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事情,提供更多熟悉的东西,这是从1到N。而创新是从0到1。

其他动物受本能驱使建造水坝,筑造蜂窝,人类却是唯一能创造发明并进化的物种。人类通过创新来改变世界, 这是小学二年级就教过的常识,但是在这个被复制所充斥的世界里却很容易被淡忘。

后知后觉的读了《从0到1》这本畅销书,作者是被称作硅谷创投教父的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主要讲了初创公司的成功之道。但这即不是一本成功学的书,也不能用作创业指南,而是一本关于创造和走向未来,是一本关于思维方式的书。读完后,我有三点关于教育方面的感受,而在过去十年教书生涯所遇到让我心生敬意的孩子身上,也都毫无例外的体现出这三个特点。

1. 学习的目的是自我发现,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1”

竞争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充斥当今社会,扭曲人们想法的意识形态。

我们的教育体系反映并促成了我们对竞争的痴迷,分数让我们能精准的测量每个学生的竞争力,成绩最好的学生得到肯定和证书。我们以类似的方法教导每个青年人追求相同的目标,不问各人的天赋和喜好。无法坐在书桌前专心学习的孩子感觉自己技不如人,而在考试中胜出的佼佼者,最后大都也只在和现实世界没有交集的学术界刷存在感。

虽然个性化教学提倡了很多年,但是受限于资源,在基础教育这块一直不能贯彻下去。所以在绝大多数学校,学生不管天分和喜好的差异,学的基本是同样的内容,做的也都是差不多事情。尤其是那些想进藤校的好学生,整个高中阶段都在拼GPA, 刷SAT分数,比课外活动,晒领导力。

现今的学校教育是一个典型的“从1到N”的竞争方式。大家都在同一个维度上,比拼同样的东西,谁准备的更充分,下的功夫更多,谁的分数就能更高,就更有可能被藤校录取。 然而,进了藤校之后,又会有毕业找工作,工作后又要升职,都会面临一轮又一轮周而复始的“从1到N”的竞争。 这就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理想之路。

而创新者,一般选择走的是少有人走的路。像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当他们在哈佛找到自己“1” 后,都不约而同的选择退学创业。而乔布斯,发现在大学里根本就学不到他想学的东西,于是果断辍学,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寻找自己的“1”。 学习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能上一个好大学,也不是为了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而是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天分,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学习本身是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对于个体来说,也是一个从0到1的转变。

然而在竞争压力下,很多孩子没有时间和空间去发掘甚至思考自己的“1”, 而是直接去仿效复制,走成功人士走过的康庄大道,挤进藤校,然后再挤进职业学院,然后人生似乎就此完美了。

我曾经教过一个班,12个学生里有10个将来想读医学院。问她们是不是自己想读的,大部分摇头。在两个例外中的一个叫凡,她父母想她将来读牙医,但她自己想成为演员。凡课后大部分时间花在排练上,周末还兼职做舞蹈老师。 有一次凡因为演出耽误不少功课,好朋友主动提出让她参考自己做完的作业。凡一口回绝了,她说:“我不在意分数,只想检验自己学的怎么样。” 

毕业后,凡去了纽约学表演,成为一名“纽漂”,其中也接到一些电视剧里小角色, 没有戏拍的日子里,她就教瑜伽和舞蹈。 2012年在报纸上看到她在百老汇的一部音乐剧里担纲,很是为她高兴,可惜那部剧反响一般。演员是一条很难走的路, 凡现在主要还是靠教瑜伽为生。  虽然和她同届的学生,不少已经在投行混的风生水起,但是一提起凡,大家都是忍不住的羡慕佩服,因为她是在全心投入做自己的“1”, 而且多年如一日的坚持。

2.在普遍对未来不确定的世界里,更需要对未来确定的乐观主义者


有人认为未来具体而确定,所以需要事先有目标,据此制定计划来努力。也有人认为未来迷雾茫茫,完全由随机事件支配,根本无从掌控。

有人乐观的认为未来比现在更好,无比期待。也有人悲观的认为未来会比现在更糟,所以心生恐惧。将以上的这些可能性组合起来,就会产生如下四种观念:

a 确定的悲观主义

对未来确定的悲观主义者相信未来是可知的,但却是暗淡的,所以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比如时下中国,虽然经济快速增长,但是有钱人都想方设法把财产转移到国外。 

b 不确定的悲观主义

对未来不确定的悲观主义者觉得前景黯淡,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比如今天的欧元区,债务危机一直没有彻底解决,欧洲央行只能“混一天算一天”。

c  确定的乐观主义

对未来确定的乐观主义者眼中,如果计划缜密,工作努力,未来会比现在更好从17世纪开始的欧洲,和五十,六十年代,确定的乐观主义领导着西方。工业革命短短几十年,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比以往世代总和都多,大量发明家和思想家涌现。

d 不确定的乐观主义

未来不确定的乐观主义者预期会未来会更好,却不知道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子,所以不敢订下明确的计划。而是按照前人走过的康庄大道小心翼翼的沿着足迹走:挤进藤校,然后上职业学院,期待毕业后晋身于高收入人群。而这种思维从1982年后一直主导者美国。 

当前的北美社会,未来不确定的乐观主义占主导。在高中,那些想上藤校的孩子,四年是场无比紧张的全方位竞争。必须是从成绩,到课外活动,到社会服务,再到领导力,无所不能。但是他们对未来没有具体的规划,觉得只有自己各方面都准备好了,按照前人所走过的路,往下走,就会成功。

这类人中的佼佼者新近获得个名词叫“常青藤的绵羊”, 他们知道通过努力,按照既定的成功之路走,将来一定会成功,但是又不确定会未来究竟会怎样,所以不愿意冒险,只能随机波动,以免错失良机。我所教过的学生百分之八十属于这类。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孩子,成绩优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起初想做药剂师,稳定而收入丰厚。后来发现最近毕业的几个表哥表姐,由于竞争激烈,找不到药剂师工作,现在还在药房超市里理货架。于是她临上大学时改主意了,报考了建筑系。

而对未来抱有确定乐观态度的人,他们不会一味的按照传统的标准去追求全面发展或是随波逐流,而是专心致力于做一件最该做的事情,并把它做到极致。比如特斯拉的创始人依隆马斯克,他在南非读中学时在班上并不起眼而且成绩平平,因为他把时间和精力专注到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和计算机上,根本不求全面发展。

安是我这些年教过的学生很出色的一个,人人都觉得她可以轻而易举的上麻省理工。 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她最后选择了安省的一所普通大学。安十年级的时候,做的自我职业规划的报告, 我一直保存着。 作为一个对未来确定的乐观主义者,她很早就确定了人生目标,并制定了明确计划。 安对医学和破案推理感兴趣,立志要做法医。 安在数理化方面很有天赋,而在文科上表现一般。她喜欢运动,但是对音乐艺术无感,也看不出领导力潜质。 高中四年,她专注于学好数理化同时参加各类体育活动。 从没有要求自己全面发展,也没有刻意去补自己的短板。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也对自己的未来无比确信。 到大学里,安如鱼得水,功课自然名列前茅,同时她还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校队搞运动。今年她如愿以偿的考入了医学院。 

虽然安同届的学生里, 也有好几个被大藤录取,但是她并没有任何的心理不平衡,倒是不少老师为她惋惜。因为成年人对未来不确定,把过程往往看得比实质更重要。 而对安来说,如果当初迎合藤校录取标准去追求全面发展,然后不负众望的上了麻省理工, 再在麻省理工,和一群跟她智商不相上下的人拼命竞争,以获得足够高的GPA,最后的结果也只是进医学院。

上藤校,全面发展固然好。但是安有自己确定的目标和计划,选择了另一条路,高中和大学都过的充实而快乐,并且可以集中精力不断积累自己的长处。古人云 “有所不为,而后有为”,值得反复体味。 

很多时候,是我们做父母和老师自己对不确定的未来的焦虑,影响了孩子。在这个乐观不确定的世界里,孩子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对未来确定而乐观。 

3. 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彼得·蒂尔喜欢问面试者这样一个问题 “在什么你觉得很重要的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

这个问题直接了当,听起来简单,实际很难回答。从知识层面上讲,这个问题不容易,因为学校教的都是大家认同的知识。而从心理层面上看,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提出非主流的看法。我们这个时代,才思敏捷的人已经很少了,拥有胆识的人比天才还难找。

孩子是属于未来的。虽然没有人能精准地预测未来。

但是未来取决在我们手中,我们不能理所当然的认为未来一定就会更好。更美好的未来有待于创造,这就需要的是从0到1的创新。而从0到1的最重要的一步,是独立思考。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很困扰家长的一个问题。 因为首先,我们自己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志。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能产生于一颗自由的心灵。 上文里所提到安和凡,她们的父母都没有去干预孩子的决定和选择。他们尊重孩子的决定,孩子也能做听从自己内心,不随大流。

说到底,要培养出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不把自己认为对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甚至支持孩子“不靠谱”的选择,比如像安要做演员那样的。

第二步,创造机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帮助孩子找到她的天赋和爱好,并鼓励她坚持下去。

瑞是我正式教书第一年遇到的学生中印象最深的,至今还有联系。瑞出生在一个传统的犹太人家庭,父亲是法学界的泰斗,而母亲在著名的医学院做研究。她聪明过人,擅长演说辩论,领导力爆棚的那种,所以无论走法律还是医学的道路都会前途一片光明。小学二年级的一次到科技馆的参观,让她对天体物理从此痴迷,立志要学物理。有一次我和包括瑞在内的一群学生聊未来,其他人无一例外的要学工程,学金融,法律或医学。而瑞坚定的说:“我要学天体物理,即使注定一辈子清贫。” 她坚决而清亮的眼神我至今都无法忘怀。

今天的瑞本科毕业后,又在潜心攻读天体物理的博士,正一步步的朝着自己“1” 不懈的努力。在过去几年里,我偶遇过瑞的妈妈几次,每次说起瑞,一如既往的自豪。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以“为孩子好”的名义,用世俗所认定的成功理念来培养孩子。模仿复制别人的成功,需要做和别人一样的事,走和别人一样的路,最后孩子过的也是别人的人生,也许衣食无虑,但不一定是他想要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未来的创造者, 我们需要面向未来,帮助他们突破从1到N的复制之路,找到并专注于自己的“1”,从而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