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心戏》艺术之家心理

传经和取经

2023-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承恩哥

……接,接哪一回,我也大抵记不清楚了。

菩萨为了完成在东土寻找取经人的任务煞费苦心,当时菩萨在水陆大会上是这么对唐僧说的……

菩萨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菩萨在这里撒谎了,我们看原著第十三回:

……老妪闻言,十分欢喜道:“好!好!好!就是请他,不得这般恰好。明日你父亲周忌,就浼长老做些好事,念卷经文,到后日送他去罢。”

……这长老净了手,同太保家堂前拈了香,拜了家堂,三藏方敲响木鱼,先念了净口业的真言,又念了净身心的神咒,然后开《度亡经》一卷。诵毕,伯钦又请写荐亡疏……

却说那伯钦的父亲之灵,超荐得脱沉沦,鬼魂儿早来到东家宅内,托一梦与合宅长幼道:“我在阴司里苦难难脱,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圣僧,念了经卷,消了我的罪业,阎王差人,送我上zhong华富地长者人家托生去了。你们可好生谢送长老,不要怠慢,不要怠慢。我去也。”

大家第一反应会是,出家人不打诳语,但也有出家人四大皆空。并且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原著里的如来佛祖都多次撒谎,当然实际是圆谎,这是后话。如果大家不理解什么叫打破顽空须悟空,就很难解释《西游记》到底讲的是个什么类型的故事。剧中人物深究起来好像并不是大家熟悉的正能量满满。甚至有读者觉得《西游记》压根没有主题,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一路上打来打去,重复的剧情一遍又一遍。

我个人看法是,读者要去体会传经有多难以及传经真实的目的。关于让不需要怎理的民众接受怎理,在寇员外那章呼应了,让不需要真相的民众接受真相需要做哪些布局,后话。而唐朝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此单表陕西大国长安城,乃历代帝王建都之地。自周、秦、汉以来,三川花似锦,八水绕城流。三十六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

享乐主义有木有。

从金蝉子转世,整整一十八年菩萨都在寻一个有德行的取经人,竟然找不到。最后发现了当时已经是僧官的唐僧,我们看原文第十一回:

……太宗闻其名,沉思良久道:“可是学士陈光蕊之儿玄奘否?”江流儿叩头曰:“臣正是。”

太宗喜道:“果然举之不错。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玄奘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又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

在唐僧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备受恩宠的情形,你觉得什么样的价值利益能诱导他去西天万里。学佛的唐僧的虚荣心也是膨胀到一个高度了吧。有时候谦虚过人也成了过人之处,何况唐哥哥本身不是个谦虚之人。在原文附录——

……一日,暮春天气,众人同在松阴之下,讲经参禅,谈说奥妙。那酒肉和尚却被玄奘难倒。

在出长安之前——

众僧们灯下议论佛门定旨,上西天取经的原由。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

三藏拑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众僧们莫解其意,合掌请问道:“法师指心点头者,何也?”三藏答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结果呢——

……只听得啯啅之声,真似虎啖羊羔,霎时食尽。把一个长老几乎諕死。这才是初出长安第一场苦难。

这说明唐僧向来对自己的学问很自信,喜欢辩论传扬自以为是的正教。这样一看菩萨的话就很能对症下药,上来就是一个打击,你那是小乘只能蹭口舌之快,我有大乘实用主义。真正的大乘一定是,入世修行。

唐僧是个明白人,这么一番话暗示自己再搞下去难脱欺君之罪。众目睽睽之下,这个后果实在担不起。所以,不管你唐僧本意如何,这经你取不取自己斟酌。

就说水陆大会以后,唐王强制全国推行佛法,然后是御弟哥哥主动请缨要去西天大雷音寺拜佛求经。所以说,不是唐僧要取经,实际是唐王要取经。通关文牒都白纸黑字洋洋洒洒表明来意,还有唐僧每到一国就说,“贫僧乃东土大唐驾下差往西天取经者。”

这里正好呼应前面我的观点,不是如来要传经,而是玉帝要传经。我们先看取经的目的是什么,再看玉帝传经是出于什么需求。关于取经,唐僧对唐王是酱说的——

……旁边闪过法师,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大家记住~江山永固~四个字,后面章节还会提到。

关于玉帝传经的构想是我推理总结的,原著并未点明,但是结合一路上取经队伍的种种种种,以后细说。嗯,话说回来,原著有契合玉帝心意的一番话出自太白金星之口——

班中闪出太白长庚星,俯伏启奏道:“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

我目光锁定在“收仙有道”,那么什么样的妖魔符合玉帝的需求,当然是有本事的。不然孙悟空的“齐天大圣”也不是白给的。明显就是给天庭众神看,实力决定命运。为了彰显实力,为了被玉帝收编,西天路上找麻烦的妖怪就暂时不一一列举了。

其实佛祖也是这个路子,佛祖在盂兰盆会上对菩萨说了一番话,并且给他三个金箍——

如来又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疼,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我们谨记~神通广大~这四个字,结合孙悟空的成名经历。我有个大胆的想法,取经队伍就是个全球巡回擂台赛兼军演项目。回头细说都有哪些妖怪想一战成名。

那么鉴于这种破天荒的解读逻辑,不能随便敷衍收场。前文我也提出并论证过,须菩提祖师就是太白金星,是太白金星一手策划了取经计划。为了印证这个观点,我们来看初出长安第一难是谁迎救了唐僧:

一行三人,连马四口,迎着清霜,看着明月,行有数十里远近,见一山岭,只得拨草寻路,说不尽崎岖难走,又恐怕错了路径。正疑思之间,忽然失足,三人连马都跌落坑坎之中。三藏心慌,从者胆战。却才悚惧,又闻得里面哮吼高呼,叫“拿将来!拿将来!”只见狂风滚滚,拥出五六十个妖邪……

之后唐僧肉安然无恙——

那公公遂化作一阵清风,跨一只朱顶白鹤,腾空而去。只见风飘飘遗下一张简帖,书上四句颂子。颂子云:

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搭救汝生灵。

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报怨经。

话说,如果确实是如来佛祖要传经,佛教怎么一个人都不来?就说观音菩萨好不容易找这么个取经人交差,菩萨就是再生气玉帝插手也不能这么不管不顾吧。一定是另有原因,或者菩萨在赌唐僧没那么容易挂掉。

大家要知道这时候还不存在什么六丁六甲一十八位护教珈蓝,菩萨此举何意。

我们回顾大闹天宫时,菩萨听了李天王汇报未捉一个猴精,就是低头思考,你玉帝到底唱的哪一出。

那么作为寻找取经人受挫的菩萨,会不会又要思考,取经这件事本身到底是谁在幕后布局。一不做二不休,为了知道这个人是谁,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只好把唐僧豁出去了……

谁来救他,谁就是对取经这事的成败最上心之人!

原著第二十九回或许可以参考:

国王哭之许久,便问两班文武:“那个敢兴兵领将,与寡人捉获妖魔,救我百花公主?”连问数声,更无一人敢答。真是木雕成的武将,泥塑就的文官。

只见那多官齐俯伏奏道:“陛下且休烦恼……

自古道:‘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再结合我认为须菩提祖师就是太白金星,而须菩提祖师又是孙悟空的师父,那太白金星在关键时候出现恐怕不只是单单救唐僧。因为,唐僧死了,取经的事就泡汤了,取经大业泡汤了,孙猴子就继续在五行山包吃包住吧。

所以说,有人观望,有心人不会观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