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7618349/613df1b88f641106.png)
佛家有言:“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命由心造,福自我召出自。”
很多时候,一件事情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我们拥有一个怎样的心态。
心态好,内心安定,眼前的人和事第一反应都不会太坏,再大的劫难也可以安然渡过;若心态不好,自乱阵脚,即便一件很小的事,也会让人闷闷不乐。
作为成年人,特别是上了年纪、对生活有了更多体验的成年人,对心态的理解就越是深刻。世事难料,我们永远不会直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当我们在为昨天的遭遇闷闷不乐时,我们还会为明天的未知而忧愁,但也就是在这些放不下和提前焦虑的同时,我们的当下也都被破坏了,而此刻,才是我们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很多人因为内在的执着和意识层面的贪念,在遇到人和事的时候错了起心动念,而给自己招来痛苦。关系中,人们会无意识地以“我是为你好”、“我懂你”、“我知道的比你多”为由践踏了彼此的边界,当边界被破坏,自我就会立马提起攻击,继而关系中的两个人就在被破坏的边界中彼此冲突,继而越发纠缠。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看到两个明明很相爱的人还会“相杀”,俗话说的蜜月期就是一星期,有的两个人超过一星期24小时黏在一起就会起冲突,原因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过于靠近,而失了边界。
写到这里,我想起课上老师说的,从生物本能性来讲,每个人大脑的自动反应其实都是本我为中心的,所有言语和身体的反应其实都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但在关系中,促进融合,我们需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以对方的感受为出发点去做出一些言语和行为反应,其实这个本身就是违背个人意志的,所以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只有真实发生的移情,才会有自然而然的共情。
当我们对自己的了解越多,我们就越能与自己相处,一个自我关系良好的人,跟外界的关系也不会差,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人生修行,重在修自己。
祝愿大家都能在修行的路上心有桃花源,处处水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