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自考丨十年未读书的人告诉你,不读书的后果有多可怕
世界阅读日丨十年未读书的人告诉你,不读书的后果有多可怕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读书,真的是件值得为它专门设立一个节日的事情。读书这件大事有多重要,相信你一定明了。
劝学的文字浩如烟海,给小潭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古人之外,就是今天要带你感受的这篇了。
台湾奥美多年前为天下文化出版社写了一篇长文案,名为《我害怕阅读的人》。小潭今天摘录给大家:
不知何时开始,我害怕阅读的人。就像我们不知道冬天从哪天开始,只会感觉夜的黑越来越漫长。
我害怕阅读的人。一跟他们谈话,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法隐藏。我所拥有的内涵是什么?不就是人人能脱口而出,游荡在空气中最通俗的认知吗?像心脏在身体的左边。春天之后是夏天。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
但阅读的人在知识里遨游,能从食谱论及管理学,八卦周刊讲到社会趋势,甚至空中跃下的猫,都能让他们对建筑防震理论侃侃而谈。
相较之下,我只是一台在MP3世代的录音机;过气、无法调整。我最引以为傲的论述,恐怕只是他多年前书架上某本书里的某段文字,而且,还是不被荧光笔画线注记的那一段。
我害怕阅读的人。当他们阅读时,脸就藏匿在书后面。书一放下,就以贵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面前闪耀。举手投足都是自在风采。让我明了,阅读不只是知识,更是魔力。
他们是懂美学的牛顿。懂人类学的梵谷。懂孙子兵法的甘地。血液里充满答案,越来越少的问题能让他们恐惧。
彷佛站在巨人的肩牓上,习惯俯视一切。那自信从容,是这世上最好看的一张脸。
我害怕阅读的人。因为他们很幸运;当众人拥抱孤独、或被寂寞拥抱时,他们的生命却毫不封闭,不缺乏朋友的忠实、不缺少安慰者的温柔,甚至连互相较劲的对手,都不至匮乏。
他们一翻开书,有时会因心有灵犀,而大声赞叹,有时又会因立场不同而陷入激辨,有时会获得劝导或慰藉。这一切毫无保留,又不带条件,是带亲情的爱情,是热恋中的友谊。
一本一本的书,就像一节节的脊椎,稳稳的支持着阅读的人。你看,书一打开,就成为一个拥抱的姿式。这一切,不正是我们毕生苦苦找寻的?
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总是不知足。有人说,女人学会阅读,世界上才冒出妇女问题,也因为她们开始有了问题,女人更加读书。
就连爱因斯坦;这个世界上智者中的最聪明者,临终前都曾说:「我看我自己,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找到一块光滑的小石头,就觉得开心。后来我才知道自己面对的,还有一片真理的大海,那没有尽头」。
读书人总是低头看书,忙着浇灌自己的饥渴,他们让自己是敞开的桶子,随时准备装入更多、更多、更多。而我呢?手中抓住小石头,只为了无聊地打水漂而已。
有个笑话这样说:人每天早上起床,只要强迫自己吞一只蟾蜍,不管发生什么,都不再害怕。我想,我快知道蟾蜍的味道。
我害怕阅读的人。我祈祷他们永远不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他们会更轻易击垮我,甚至连打败我的意愿都没有。我如此害怕阅读的人,因为他们的榜样是伟人,就算做不到,退一步也还是一个,我远不及的成功者。
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知道「无知」在小孩身上才可爱,而我已经是一个成年的人。我害怕阅读的人,因为大家都喜欢有智慧的人。
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能避免我要经历的失败。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懂得生命太短,人总是聪明得太迟。
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我的一生。我害怕阅读的人,
尤其是,还在阅读的人。
如果有上进心的你耐心读完这篇长文,一定会非常恐慌。是的,我是真的很害怕阅读的人,尤其是当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完整读过一本书的时候。
写这篇文案的人,ta竟然知道我内心所有的想法。就像靶靶正中红心的神射手,我的膝盖骨已经碎成粉末了。
回想起来,其实我原本是爱书之人。学龄前的我,已经在父母的教学下认识了几百个汉字,每次去到伙伴家里,吸引我的一定不是游戏机和电视机,而是别人家的各种书。
物资和精神与今天相比都还很匮乏的90年代初(是的,小潭今天暴露了年龄),普通人家家里的藏书最多的就是各种故事画本、杂志期刊,略微有文化一点的,四大名著、外国小说译本,还没有接受系统教育的我,懵懵懂懂从书里看到了很多似懂非懂的人间百态。
有时候痴迷于读书,忘记回家吃饭,总会被妈妈找上门来,看着一只安静的小不点原来不是沉迷电视而是读书,妈妈总会柔声细语地提醒我:囡囡先回家吃饭吧,饭菜都凉啦。
上了学之后,因为认字比同龄同学多,我就这样当了小班长(没错,就是这么简单)。语文成绩一直强过数学,作文写得一直快过解数学题,感性起来读篇课文都会哭,再理性也解不开如同天书的数学奥赛题。大概就是这样,我文科生的命运已经铺垫好了。
除了语文课本里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文字,十几岁的我通过读书,交了很多朋友。皮皮鲁、鲁西西、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淘气包马小跳、哈利波特、大观园里的姐姐妹妹们、钟楼怪人卡西莫多、简爱、茶花女、斯嘉丽……
还有后来的新概念作者们,每每暂时放下繁重的试卷拿起这些“闲书”,都是我最快乐的时刻。被老师全班朗读我写的命题作文时,也会害羞又自豪地低下头,嘴角偷偷地扬起一个得意的弧度。
后来的后来,上了大学的我开始接触网络。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开始占据一个大学生大部分的日常。人人网、QQ聊天、偷菜游戏、抢车位、踩空间……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丢到角落的书本渐渐落了很厚的灰尘。我开始变成了一个不读书的孩子。
匆匆忙忙地毕业、就业,成为一个码字的人。初入职场的欣喜冲淡了很多少年愁绪,干劲十足地写作、出稿、采访、编辑,慢慢地我发现我下笔时的速度越来越慢,每个字都好像变得陌生了。
再也找不到从前那种脑海里有一万字储备,写出十分之一就能淋漓尽致表达出心中思想的感觉了。
于是我安慰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以前是读过很多书的,“行万里路”倒还没有过。去旅行吧!工作之余就约上三五好友,也算把祖国的名山大川、文化古迹一一领略了大半,行走在路上确实重新给了我灵感,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烦恼算是解决了一半。
但彼时合上了书的我未曾察觉,早晚有一天,肚子里的储备会被用光的。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写字的人不先有一桶水,怎么端给读者一碗水?
忙碌的工作间隙,也不是没有下过读书的决心。但每次打开书页,总有拿起就很难放下的手机、各种朋友的邀约、仿佛永远处理不完的工作琐事。
袁枚先生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但对已经习惯找借口不读书的我来说,就算是借来的书,也往往是翻上几页就束之高阁、匆匆归还了。
一切碎片化的时代,我仿佛已经失去了阅读,尤其是深度阅读的能力。随之而来的,是不再有独立思考的习惯。网络流行语、微博热词、各种段子、抖机灵、俏皮话,成为我的口头禅、笔下言。
这一切的原因,自然与现今的互联网时代有关,但更多的,是对自我的松懈和对自律的放弃。
我非常害怕还在阅读的人。他们像一块孜孜不倦吸收知识和见解的海绵,而我变成了一颗毫无光泽被丢弃在路边的石头。
我害怕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成为焦点,除了性格,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无法侃侃而谈,我的脑袋里除了网络上流传的二手知识和肤浅信息、众人间倒手贩卖的知识焦虑和庸俗文化之外,一无所有。
我怕露怯、怕丢脸、怕尴尬、怕被轻易地一眼看出——这是一个没有知识底蕴、只知流行文化、插科打诨、投机取巧的人。
也害怕我写的东西被心怀期待的人们点开,皱着眉头看了5秒钟之后,迅速关掉并嗤之以鼻,每每想象这样的场景,都会额头冒出一层冷汗。
为什么我变成了一个这样的人?为什么浮躁得连阅读1小时不碰手机不聊天都做不到?我的生活过于依赖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沉溺于抖机灵、飞段子后周围人的欢笑声,习惯于通过这些来获得心理的虚假高潮。
当然,通过这些获得认同也是一件好事,但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如果只有这些的话,就少了很多东西。
现在,我开始试着挤出时间来阅读,试着找回年少时的体验。
与我来讲,阅读带来的最大益处,将不仅仅是获得谈资这个社交货币,也不仅仅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持,更多的是收获一种心灵的饱腹感和宁静状态。
怀抱几本感兴趣的书,就像抱着这世界上最贵重的奢侈品;
读书时遇到的某段文字,令人回忆起青春岁月里某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回忆开闸汹涌流出,你抱着书流泪喟叹;
读到妙语连珠的作者,你拍着大腿赞叹,为什么有人有如此新奇的脑洞,文字还能这样排列组合,真真长了见识;
或是邂逅思虑深刻、入木三分的文章,你认真地读了三遍之后,开始思考问题、反省自己、总结方法论,觉得自己的思维又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
如果你的生活和我一样开始有以上一种或几种变化,那么,亲爱的,我们不用再害怕阅读的人了,因为我们都是终身学习者。
这样的人,将真正地无所畏惧
自考,通过率99.9%;成考,报了就能全托管;远程,名牌大学毕业证全托管模式!最快1年取证,又能拿文凭也可以学职业技能技术
详情请添加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自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