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给孩子的成长出难题
今天上午,厦门实验小学一年级的11位小学生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我们公司的公园校区做周末活动。7、8岁的孩子童稚未退,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在手工游戏环节,每个孩子领到一套折纸工具,需要按照示意图制作一个粽子。许多孩子不懂怎么给绳子打结,这让原本站在一旁观望的家长们着急,于是纷纷上前帮忙,替孩子们穿绳,打结,粘贴,做出一个个精美的粽子。
家长们为孩子完成手工作品有意思的是,有几个孩子并不希望大人帮忙,略带厌烦的语气说道:“我不要你帮忙!”最后,他们做出来的粽子不如那几位主动或被动接受家长帮忙的孩子做得好看。
当时,我在心里暗暗为这几个歪七扭八粽子的小主人鼓掌!
做纸片粽子,是为了锻炼孩子观察、逻辑思维、动手的能力,而非得到一件满意的工艺品,更不是为了满足家长和孩子的虚荣心。
写到这,我联想到自己那个5周岁的儿子。这个鬼灵精怪的小家伙,一直跟在他奶奶身边长大,朝暮相处,多少受其影响,好坏皆有。
我常常跟老妈说,这个年纪的孩子,需要我们帮他培养良好习惯和独立性。老妈每次只是笑笑,也不知道她是否赞同这个观点。但从几件小事上,可以看出老妈还是改不了爱帮孙子忙的习惯。
古灵精怪的小家伙吃饭是小家伙最让全家人头疼的事。在爷爷奶奶的宠爱下,他似乎把等人喂、吃得慢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今年,在我的强势介入下,自己吃饭已成为他的常态,他的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这是让我觉得欣慰的事。而老妈的一些举动却让我哭笑不得。
好几次在饭桌上,老妈碎碎念叨催促小家伙快吃却发现无效,立马抢过饭碗想喂饭。还有一次,祖孙俩在“斗嘴”时不小心说漏了嘴,热心、急性的奶奶为了让孩子吃得多吃得快,主动提出喂饭,小家伙也欣然接受了。
在我看来,让孩子学会独立吃饭,养好饭桌习惯,比吃得快、吃得饱更重要。学会比得到更有价值!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或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为孩子不只需要养,更需要育,但也不是那么重要,因为谁也无法代替孩子成长。同理,每一个孩子,每一次的经历和体验,都是他/她成长的基石,无人能代劳。
人在一生中,总有需要自己面对的问题或困难。虽然,每个人对每件事,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也各不相同,但任何判断、选择、落实,都会基于之前的积累。积累越丰富,处理问题也会越轻松;越早做积累,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也就越强。
孩子需要体验,过程的体验,真实的体验。剥夺孩子的体验,是在给他/她的成长出难题,因为你无法代替他/她成长,也无法帮他/她解决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