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与影视的转换:流量IP是不是要凉凉?
作者:夏风颜,资深影视策划人。
(本文根据8月17日简书新青年分享直播间内容整理)
我们知道这几年,尤其近两三年,影视行业流行一个热词叫IP。所谓的IP,首先就是要有一个承载的,它可以是小说,它也可以是游戏或者动漫,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小说。
那么是不是小说的受众越广,改编的可能性就越大呢?其实并不是的。在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尤其在影视行业,对于小说的接触认知不多的这样的一个初期,其实大部分人对于小说改编影视的价值是在于数据,也就是说点击越高,销量越大,那就意味着改编的价值越高。那这其实是对于IP本身的认知不够清晰的一个唯数据论的结果,从而忽略了小说本身的开发价值和改编的可行性。
这两年太多的影视案例证明了,并非数据越好,小说越知名,受众越广,改编的影视剧就越受欢迎,收视更好。其实对于小说的改编,首先要看的是小说本身,它是否具有改编的可行性,这里我可以分享几个维度。
首先内容是否为一个完整的好故事,其次它的题材是否符合市场大众的审美口味。还有一个比较高的维度,我觉得是它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这里成功的就比如说《琅琊榜》或者《欢乐颂》,它有它不可替代的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
那我可以举个例子,前几年的时候特别流行的是青春文学,有些青春文学的粉丝基数特别庞大,销量动辄好几百万。在经历一个销量和知名度即将代表IP价值的一个过渡期之后,发现其实它对于内容而言是破碎空洞的,包括它的主流的价值观会偏向于引导一些比较负能量的东西,内容也不足以支撑一个剧集,又与当下的主流价值观不符,所以它的改编就会有比较多的问题。
再比如说这两年流行的玄幻题材,那有一类的玄幻题材出来了,接着就有大量的都跟风出来,就是所谓的大IP。但是其实这一类的玄幻题材都是一个套路,就是屌丝逆袭,这样很容易形成大众的审美疲劳,那么这类题材可能经历一两个失败的案例之后就会全军覆没。
所以这就是我先跟大家分享的一点,就是说是否小说的受众越广,进行改编的可能性就越大。
那第二点想跟大家说的是,其实在创作小说的设置方面,是可以做一些具有影视化的特质的。
这个影视化特质里面有几个要素,包括情节的设计、矛盾制造与冲突以及人设和叙事结构。
举个例子,现在大家越来越喜欢那种反套路的情节设计,尤其是在互联网的这样一个平台。比如在看网站的时候都会有弹幕,弹幕里面往往会有一些很有趣的情节,比如说网友在观剧的时候会有一个竞猜环节,也就是我看了这一集就能猜出下一集,那么我们在做情节设计的时候要反套路行之,让他们猜不到,越猜不到就越想看。
还有一个就是人设的设定非常关键,最近暑期特别火的《延禧攻略》,包括《镇魂》,都是这样。
接下来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二块是关于小说影视化与影视小说化。
首先介绍一下小说和影视的区别在哪里。小说更注重文学性和内涵的表达,在创作上是没有拘束的,天马行空的,甚至有些有一些影视上的触雷区,比较尖锐的,但是能体现文学价值的东西都可以展现。它是一种个体创作的表达,而影视其实是群体创作的表达,是相反的。也就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小说它是比较自我的,而影视它是比较大众的,这就是两者的一些区别。
其次第二点分享一下目前市场上的一个小说影视化和影视小说化的现象。
首先讲一下就是说小说影视化,也就是把优秀的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其实这是目前上市场上普遍接受的,尤其是这几年随着IP热潮的一个升温,大概市场上超过半数,百分之六七十的影视作品都是小说改编。因为它有一个很好的故事框架在这里,有固有的读者基础的存在,所以相对的改编开发会比较容易。
那么反之,影视小说化就是把搬上银幕的成功的影视剧改编成小说,往往这一类的商业价值相比前者会小很多。因为我们知道小说除了一个故事以外,其实也有情感的一个表达,那么在影视开发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加入很多影视化的元素在里面进行发酵。但是反过来影视小说化的时候,我们要把一个大体量的东西,就是影视剧这样的一个载体,变成一个用文字去呈现的小说。那其实在这里面它反而会受到一些局限。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小说改编影视(小说影视化)会越来越火,而影视改编小说其实它的声量就没有那么强大。比如说一个知名的导演,拍出来一个很棒的作品,那可能在改编成小说的时候,反而它的受众群体就没有那么多了。
了解了小说和影视的区别之后,其实我们可以抓住他们两个的共同点来指导我们的写作,一句话叫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两者里面都有它们的优势也有它们的劣势,比如说小说我们更注重创新的表达,我们所挖掘的深度很强,我们可能在塑造人物上面更加的有血有肉,更加有灵魂。但是可能说我们在做影视化的当中会考虑到接地气的元素,我们会考虑到大众所喜爱的东西,那我们既有对于自我情感的一个关注,又有去体谅整个社会大家所关注的一些东西,我们结合这两者一起,可能创作一个更加丰满更加丰富更有层次的东西,这个东西从它的广度和深度来说就会兼备。比如说小说的创作会让我们纵深影视的创作,让我们的这个区域更大,所以它就变成一个既有树枝干,但是还能开出花朵的一样东西。
以上是关于小说影视化和影视小说化的一些区别,以及我们在认清了这些现象之后,我们怎么来结合两者去创作既代表我们自己个性的东西,又能够让大家所关注、接受和喜爱的东西出来。
然后第三方面可能是今天的这个分享会里面重中之重的一点,就是如果是原创的故事。因为有些朋友,编剧也好,或者是作者也好,尤其是新人,可能会有困扰的几点要素,就是说如果我有一个故事,我要把它改编成影视剧,我要能让影视的制作公司或者说制片人导演看中,那有什么样的几点要素呢?那我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就是我们所关注的,也就是如何提炼观众的需求点和敏感点。
因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现在的观众会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可能过去的时候,一部影视作品的表达,很多时候会倾向于严肃文学,因为严肃文学所对应的人可能是年纪偏成熟。
那么现在互联网的一个发展,尤其是视频网站的一个崛起,那可能我们会关注的题材更加的年轻化。因为年轻的东西对于观众来说,他的口味来说是新鲜的,而且在年轻化的当中我们又会出现细分,这个细分的趋向就会越来越明显。比如说有的是关注社会,比如我们当下社会中想要看到什么样的东西。还有可能会关注的是跟我息息相关的,比如说恋爱、婚恋。我们到了一个谈婚论嫁的年纪,那我们可能会关注一些婚恋题材。那还有的就是更加符合现在年轻人的,一些比较网感十足的,偏二次元的,甚至是有些耽美向的,比如说今年很火的《镇魂》,然后还有现在很火的代表新型玛丽苏剧的《延禧攻略》。
从这些不同题材的细分当中,我们其实是可以去提炼观众的需求点的。这个需求点在于首先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关注什么?那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诉求去挖掘一个好的题材,这个题材未必是非常大的,它可能是一个很小的题材。从一个小的点去发酵,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东西,写什么样的东西以及我们给谁看。因为我们知道创作一个题材,我们最重点是我们给哪一类人看。并非说我今天要给所有人看,那可能我全都不讨好,他们都不一定要看,就变成了一个“四不像”。但是我们如果满足一类群体,从这个群体去发酵的话,那其实我们已经有了成功的一个基础了。所以我建议年轻的创作朋友多去了解当下观众的口味,以及去对应你所擅长的点。
还有一个就是敏感点,我们可能会觉得,影视作品的表达其实更多的是人的想象和情感的一些表达,比如说我们会去想为什么。比如去年火的《小美好》,那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小的题材。
其次就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平衡原著的精华与适应市场的需求,用一句很美的话叫如何戴着镣铐跳舞。
我相信很多从事创作,无论是小说创作还是影视剧创作的创作者,会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我拿到一个小说,那我到底是照着这个原著,甚至是有时候一字不改把这个原著都拿过来,只是把它换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去呈现,还是说我去颠覆它。我更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改编能力。这句话很通俗的来说,我是要创作一个符合原著的作品,还是我要颠覆原著去创作一个原著之外的作品。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尤其是这两年,包括我自己经历的小说改编的和创作中,我也会有很多的感触。
那我们可以举例子,有一些作品,尤其是非现实类的幻想题材的,例如科幻,例如玄幻,甚至是一些很冷门的题材。大家可能原来更多的是制作现实主义的或者是宏观的题材会比较多,所以大家面对这些不熟悉比较冷门的题材,会是蒙的状态。那我就照这个原著搬过来做,但是在做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制片方会考虑的一点,是什么呢,他会考虑到粉丝效应。可是他忽略了一点,尤其是往往原著粉丝量越多的作品,粉丝们未必尊重这个影视化的作品。
有时候这是题材的原因,因为小说的作者他在设置的时候没有考虑很多影视化的落地,所以他会写得比较飞,那么我们可能再把它影视化的时候,中间会出现很多的bug,怎么去圆?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反过来的,就是另一个极端——去颠覆它。这种作品往往会是一些不那么知名的,我不去考虑粉丝群体,因为可能他的粉丝受众会比较少,那我可能就按照我的一些想法来。但是不要忘了我们买这样一个原著,我们开发它最核心的是什么?有的是人设,有的是情感,那我们在做二次的创作当中,我们可能往往就忽略了这个原著它核心的价值。
那如何去平衡?就是说在你拿到这样一个题材的时候,你首先做一个功课,为什么拿这个题材?我为什么要改编它?它本身固有的价值是什么?有的是它本身的价值观,有的是它的情感,有的甚至只是它的一个人设。我可以分享一下,我最近买了一个小说,我觉得它都不够具备一个影视改编的价值,但唯有一点,它有一个梗,所谓这个梗用一句话来说,它有一个特别的亮点。我只要这一个就够了,我拿过来进行发散性思维,我可能只保留它最骨干的那个,其他的都是通过和编剧团队、策划团队一起来原创。
还有一种是我可能很多的东西拿过来了,不知道怎么用,那我就会去做提炼。比如说我会去看这个小说,大家喜欢它的是什么?其实非常经典的一个案例就是《三生三世》。《三生》本身固有非常强大的粉丝群体,以及男女主角的情感虐心和动人。那么在影视改编的过程中,我们的编剧和制作团队主创们保留了最好最精华的情感,如果我们摒弃掉这样的情感,摒弃掉一个非常强烈的人设,我们再去造一个,那其实这个IP的开发价值大打折扣,就不会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所以说如何戴着镣铐跳舞,我们有这样的镣铐在,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去跳舞,我们怎么去挣脱这样的镣铐?我们也不必说因为带着它,就感到有这样的枷锁,也不必一边享受着一边痛。
那么我想一下就是第三点,关于受众如何保证小说的影视化能够调动原著粉丝的热情,这是很多我接触的制片方所头疼的一件事情。
这里面其实我可以也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案例。我记得在做一个IP的时候,当时大概是在几年前,我买了一个小说,那个小说在十年前非常火,它的盗版书都有上百万的销量。然后在这个十年过程中随着时间的积淀,它可能在言情小说中有一个非常屹立不倒的位置,那怎么去调动原著粉丝的热情,其实是需要我们在做前期的开发的时候带着一个思辨的想法去做。
我记得当时内部在做这样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成立了一个小组,这个小组专门去对接原著粉丝,包括百度贴吧,包括豆瓣,包括原来的固有网站,甚至是这个小说当时在期刊发表,在杂志发表,我们透过编辑,透过杂志的主办方去了解当时的粉丝他们在哪里。我们这个工程做得看起来是微不足道,但是非常细,而且它的后续发酵能力非常强。我们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十年的变迁,你还记得你十年前看过了一本小说,当时带给你最感动的是什么?如果现在再回头看,你很想对剧中的主人公说一句什么话?
其实在整个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是伴随着他们的情感在成长的。为什么一部小说它会有这样大的威力,是在于我们青春时代看的时候,尤其是经过时间的变迁,我们的情感、我们的人生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再回头看的时候,它承载了很多的情感积淀和力量。我觉得调动他们最深的对爱、对时间的记忆和对自己当年的那份付出再去做的话会事半功倍。
所以说如何保证小说的影视能调动原著粉丝的热情,我们在做功课的时候会多想一些,为对方着想,跳脱出这个小说本身原著的东西,去做一些社会方的一些调查,这是非常的必要的。甚至是我们在做这样一个调查的过程中,我记得我当时把一些经典的场景、经典的文字提炼出来,进行一些跨界的传播。比如说举个例子,漫画,请优秀的画手来画经典的场景;比如说把一些非常感动人的句子和书中男女主人公的对话,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呈现;甚至可能是我们通过广播剧的方式来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激活大家对它重新的爱和回忆。
我接下来想跟大家分享的第四大点是(也可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点)一部成功的小说的改编剧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一部成功的小说的改编剧可能有以下几点,我觉得拿一个实际的案例来分享可能会比较好。这两年我所接触的这些,如果从广度和深度这两个维度来分析,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是《我的前半生》。我自己是这个小说的原著党,因为《我的前半生》是亦舒写的,我记得我看这本书的时候还在上小学,当时看的时候还是挺震撼的。其实她的小说很简单,讲了一个家庭主妇面对老公出轨,怎么再重新回到职场,然后收获工作和重新获得爱情这样一个故事。其实它里面的这种戏剧的张力并不多,但是它很犀利,切实了一个大家去直面的问题。
我觉得首先就是从选材来说《我的前半生》,因为我们知道尤其是当下社会,我特别去看了一下,就是我想做情感类型的剧的时候,我观察到就是现在离婚率是高于结婚率的,这个是有证可查的。
举个例子,其实大家离婚无外乎就是那么几件事情,由于是曝光出来的,我们所有人不能去接受的一个事实就是出轨。你可以看到明星的效应,比如说一对情侣,或者是劈腿了,然后一对夫妻某一方出轨了,然后怎么样就离婚了。其实大家不用说看到这个题材就会勾起兴趣,所以说我觉得《我的前半生》首先在选材上非常符合当下所聚焦的一个题材。
那其次还有一个就是女性主义觉醒的回归,它结合了一个大女主时代的到来,而这个大女主时代是属于在现实题材中的一个女主时代的到来。它讲的首先一个女性靠丈夫,我在这个社会上没有工作,然后我的丈夫出轨了,我怎么去重新找到我人生的价值,怎么重新步入社会,同时还附带对好的优秀小说的改编。
在这里面它一定会附带话题。所谓的附带话题,在《我的前半生》里面同样是有迹可循的。它很清晰有两大点,第一个就是家庭的话题。我们知道大家一般在看剧的时候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一家人吃完饭坐在电视机前,如果一个剧它有话题能够引起你对于现实的一些不同观感的讨论,其实说明它有网络发酵和社会话题的基础。所以在这个里面,《我的前半生》它是有话题发酵的一个基础存在的。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就是人设。
我们在人物的设定上面有他的特点,比如说雷佳音演的前夫哥,我们一向对于出轨的老公是深恶痛绝,但是他演绎了一种另类的出轨前夫的形象。包括像闺蜜,像唐晶,唐晶就是袁泉演的角色。那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有好闺蜜,什么样的闺蜜叫好闺蜜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友情,有自己的爱情,有自己的婚姻,其实它是围绕着你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社会。
所以说《我的前半生》它兼具了首先是题材的优势,题材是大家所关注聚焦的,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以及第二点它占据了话题,就是一个女性人到中年,我面对老公出轨,我怎么样走入社会,我怎么样养活自己;第三个是我会有一些不一样的人设,什么样的闺蜜,什么样的前夫,什么样的上司以及什么样的恋人,在这个区里面它都包含了。
还有一点就是比较偏,在影视的创作中有硬性的几个要素,接下来要分享的是一个成功的改编剧其实它更有深度的挖掘。我刚才跟大家分享了一点,就是说我们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在挖掘一个影视创作的时候,要肩负着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尤其是在影视剧作品的表达上面,尤其是这两年提倡现实题材,呼吁现实题材的回归,以及我们去深挖它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那么在这样的价值里面,一个好的影视的改编是我看了之后我能不能有所触动,对我的人生或者对我自己来说有没有一些改变,那我觉得还有就是接下来要说的,我们在从事策划当中很看重的一点就是它的核心价值。核心的价值就是你所传递的价值观是什么。那我们可以拿一个现在比较火的女性向的剧来说,比如说像《楚乔传》,比如说像《花千骨》,只属于在古装剧里面,尤其是大女主剧非常有代表性的。那么现实题材的就是有像《欢乐颂》,有像《我的前半生》,为什么呢?其实关注当下,一般的观众还是以女性为主。
我们知道现在越来越提倡独立女性,所谓的独立的女性,就是我能够在这个社会上体现我的价值,通过我的努力,我能得到我的社会价值。这两年其实在热播剧当中都逃不开一个词叫做“大女主”。为什么说大女主呢,其实是跟我们当下大多数的观众都是女性观众有关,去迎合她们的口味,所谓女性的独立和励志,在这里面去体现。比如说古装剧从《甄嬛传》开始,然后到《花千骨》,到《楚乔传》。那现代题材呢,有《欢乐颂》,也有《我的前半生》,类似这样的一个女性主义题材去体现。
因为说实在的,我们过去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面,女孩子更多的是嫁个好人家,或者说我兼顾家庭,我可能是偏安一隅。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女生,尤其是年纪轻轻的,我可能就是一个部门的领导,我在一个大城市里面有非常高的收入,然后我又有非常独立的非常高的一个位置,同时我在生活当中还能够去有一些其他的爱好。就是说人越来越不将就了,人越来越希望往更高更独立的方向去走。
所以说为什么女性剧里面会去探讨几个话题,比如说我从一个很小的杂草怎么去成为一个大树,我在这个过程当中一路过关斩将,提高技能。其次是我社会地位的提高,再然后就是我爱情的收获,越来越多的男性对我的一种青睐也好,欣赏也好,喜欢也好,这是一个方向。怎么从一个低级的卑微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具有统领性的女强人。所以比如说像《花千骨》也好,《楚乔传》也好,它都是一个女强主义的展现。
那还有一种就是偏写实题材的,这里面会有婚恋观的展现,有事业观的展现,可能还有一些就是社会价值的一些普及,比如说像《欢乐颂》,像《我的前半生》。那《我的前半生》里面我再回归到这个话题,就是说我原本是个打到低谷的人,然后我怎么在这个绝地中去逆袭,我在这个绝境逆袭当中又额外收获了什么?其实是满足了我们女性群体对于这样一个社会的想象,就是说我如果在现实中遇到了问题,我怎么通过影视剧的表达,它能够给我带来一些怎么样的心得;以及我如果在一个逆境中挣扎的时候,我需要一种力量去牵引我,所以说我们在一个成功的影视剧改编过程中,我们要带着一种思考,就是传达什么样的观念。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去给什么样的人看,我们告诉他们什么,然后让他们去得到什么。
然后我接下来还要跟大家分享的一点,就是说我们有几点非常重要的要素,就是说关于原创故事到热播剧的几点建议。
首先是题材,我现在来说题材分写实类题材和非写实类题材。写实类题材会更切实民生,比如说我们可能在地铁上面,或者说可能在电影院里面,大家对一个东西引发讨论的时候,大家会看什么?像比如前段时间火的《我不是药神》,就是说一些稀缺的但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题材,反而是我们可以去着力挖掘的。这一类就是多看新闻,或者哪怕你到超市走一走,或者你哪怕到菜市场去走一走,看大家在聊什么,关注什么,其实对于题材来说会有一些灵感的。
还有一类呢就是非写实题材,非写实类题材我们可能会去关注一些小众类型的,比如说恐怖类、恐怖悬疑类,尤其是悬疑类,这两年会有一些比较突出的作品,比如说像《白夜追凶》,像《无证之罪》。对这一类就是怎么把小的类型化的题材做到极致,所以在题材的挖掘上这是第一位的。
其次要讲的是它的内容。我们通常去看一个故事,它好不好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句话能不能把它说清楚。我们在看的时候就是说,如果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一句话能够说清楚的,说明它有改编成非常成功影视作品的潜质。拿《我的前半生》举例,《我的前半生》一句话故事就是,一个老公出轨被抛弃的中年家庭主妇怎么回归职场,重新收获爱情和找到自我的一个故事。再比如说拿《我的小美好》来举例,《小美好》讲的是一个平凡的女生爱恋一个隔壁邻居家的男神,怎么收获青春美好和初恋的故事。就是说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一句话能够说清楚的故事,它是能够让大家直接看到的。而有一些可能看似复杂,弯弯绕绕的,我用几个故事说都说不明白的故事,其实这个时候要坐下来想一想,我要给观众或者说我要给我的读者去传递什么。就简单的直接的东西,反而是会贴近我们影视化作品中能接受的东西。
那第三点就是从人设上去分享,尤其是我们看到网络剧的题材,网络作品很考究人设的。那就是为什么说很简单?最近这几年大家所流行的都是大女主的什么什么传,《甄嬛传》《楚乔传》,包括现在在播的《如懿传》,那人设其实是我们一个剧里面所给到观众的一个形象。比如说我看一个剧大家讨论,就我喜欢这个人物吗,还是说我不喜欢她?比如说现在大家看《如懿传》的时候,大家讨论如懿好不好,不自觉的就会去对比甄嬛,或者说就会去对比《延禧攻略》里面的这个魏璎珞。
然后在前段时间火的《镇魂》。《镇魂》是什么?《镇魂》留下了一对CP对不对?然后就有了镇魂女孩的觉醒和狂追。所以其实包括像《白夜追凶》,《白夜追凶》里面潘粤明老师所演的人物,给大家带来了一人分饰两角。
其实人设是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设,有可能比如说经过两三年的发酵,太多的故事出现了,我可能忘了这个故事是什么了,但是我记得这个人物是什么样子的,对吧?我记得《花千骨》里面的花千骨她是什么样,代表什么样的一个群体;我记得《欢乐颂》里面的女孩代表什么样一个群体。一个人设可能就代表一类群体,她的诉求可能就是这一个群体的诉求,她的缺失可能就是这个群体的缺失。
所以其实人物的命运和我们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说人设上面你能不能写出既关联于大众的命运感以及他们的诉求这样一个人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拿《延禧攻略》来举例,过去流行玛丽苏白莲花,很多的偶像剧里面就是女二打压我,女三打压我,女四打压我,我也是不打,不还口骂,不还手,我自己默默忍着等男主来帮我洗脱冤屈,从天而降来拯救我。大家已经看俗了,现在开始流行黑莲花了。其实很简单三个字,从白莲花进阶到黑莲花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包括所影射的就是现在的女孩,就是更加的自我。现在的观众更去满足我想怎么来,而不是说我去跟着你。影视剧的人设的表达是我随着你的性子走,一旦你不符合我的需求,我可能就不会从你这里找到我的认同感,或者说我想满足的爽感对不对?所以这个是一个人设的东西,我觉得是大家会好好考量的一个东西。
那第四点建议是情感。我最近在看一个帖子的时候,它特别有意思。这个帖子是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说如果有两个选择在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一个是成为富二代,一个就是我想要一个好的爱情。其实对于我来说,我的选择是爱,我想拥有个好爱情,但是很多调查的结果下来会发现,高达80%的选择率都是我要想成为富二代,或者说我要挣钱,我想有很多很多的钱。
其实说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一下《我的前半生》的作者亦舒,她很擅长去了解女性,然后去挖掘。她有一个小说推荐大家去看看,可能有一些朋友已经看过,叫《喜宝》。《喜宝》里面有一个很经典的话,叫做“我要很多很多的钱,不然我就要有很多很多的爱”,那情和爱里面怎么去选择?其实在这个调查结果中,大家会问为什么这么多的人会去选择说我更愿意成为一个富二代,或者说我更想拥有很多钱。那是因为大家的选择是,钱是我努力我就可以去挣到的,但是爱不一定是我努力,我就能够去得到的。所以对于他们而言,爱反而成了稀缺品和奢侈品。那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很简单的小测试,就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呢?在我们的影视作品里面,我们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需求是什么?
一个动人的故事,我很坚信的一点,就在我自己创作中也是这样,首先能不能打动自己,能不能把我自己给写哭了,我再来想能不能打动别人,把别人给写哭了。所以说我们在写尤其是爱情剧的时候,不要妄图贪大,爱情剧里面分为几点,我可能就写一个很单纯很美好很纯洁的故事,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年会流行“甜宠”。甜宠其实是因为大家在现实中得不到,我们在现实中谈恋爱太累了,或者说我们得不到一个对我们好的男朋友,所以我们就会去写这样的题材,观众就愿意看这样的题材。
还有一种方式是我们有没有一种势均力敌的爱情,这个讲究的是男女在情感关系中有没有一种平等地位,不是我牵着你走,也不是你拽着我走,而是我们两个人互相给到对方最好的爱情。这个例子可以去参考韩剧《太阳的后裔》,我们是因为真正的价值观的趋同,和我们的需求彼此相当,我们才走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能构筑一个非常好的爱情观。在这样一个剧中,让人物的性格和人物在这个环境中的塑造更加丰满的情景上,我们再让它更有血有肉。所以爱情是所有的影视创作中万变不离其宗的非常核心的东西,如果写出动人的爱情,有那么一秒在电影院里面能够让观众哭,有那么一分钟在电视机前仍让他们忘了刷微信,忘了去讲电话,忘了去去厨房洗碗,我觉得那就是成功,就是不要贪大。
选择非常题材,内容一句话能讲清楚,留下经典的带有记忆点的有特点的人设,有动人的稀缺的符合我们当下所渴望的爱情。拥有以上这四点,起码你有一个作为热播剧基础的故事在,那其他的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有没有都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