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囚徒
熊培云在《追故乡的人》一书里,把自己比作故乡的囚徒,并为了自由而一直寻找着挣脱的方法。因此,他一边不断的回到故乡,不断的强化着“故乡的囚徒”这一角色;一边又选择了以更广阔的世界作为故乡,去追寻着那个理想中的自己。
而按他自己的话来说,第一种属于逃避,第二种才是他的本性:
“我经常在这两种解脱方式间摇摆,时常兼而有之。但我认为第二种情况似乎更符合我的本性。追故乡,也是在追理想中的自己,它不受时间地域之限。否则,我将无法解释当年我第一次走进巴黎大学和纽约中央公园时的怦然心动。”
他将故乡——这个作为一个人生启程的地方,放在了未来而不是过去。所以他在追逐,他在追逐着那个从未来的故乡走出来的自己。而不像我们是在怀念故乡,怀念在故乡中还未收拾好行囊,还未准备好踏上人生路的自己。
他将故乡设为人生的终点,而我们将故乡作为人生的起点。
“既然我是一个追故乡的人,我的天命注定是更好的回到故乡,或者与故乡在某一个时空点相遇与重逢。”
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给我冲击最大的便是告诉了我:故乡是可以被追逐的,而不仅仅是被怀念或是被祭奠的。
故乡在小时候就已经被定义成是一定要放在过去的,从教材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鲁迅的《故乡》,还有背的滚瓜烂熟余光中的《乡愁》,老师都会强调文中作者对于“故乡”的怀念。最后发展到在每道涉及“故乡”的阅读题后都会答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按照老师的话说:“这句话不一定能得分,但是肯定不会被扣分。”
而那些从小就被镌刻在脑子里的那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在骨子里就告诉了我们,故乡是怀旧的代名词。
直至现在,我们很明白,我们口中的“故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去的故乡”。而是在过去的背景下,以我们脑中那些模糊的记忆为蓝本所幻想出来的一片“乌托邦”。我们所怀念的也不过是在这片“乌托邦”中度过的经过美化,经过渲染后的那段时光。
“故乡”并不是存在于现实中的,所以我们并不能对他进行客观的描述。就像虽然几个人都是从一个镇子或是一个村子里走出来,但他们口中的“故乡”却不尽相同。我们找不到一个参考的依据,也只能够去怀念它,去祭奠它。
“我们常常感叹光阴流逝,物是人非。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我们所能看到的更多却是物非人非。”
可熊培云将故乡放在了未来,将他一直所追逐的那个自由的世界和故乡相融合。他幻想着未来的他是从那个世界中走出来的,而现在的他是要去追逐,去成为那个未来的自己。这使得他的“故乡”成为了他的“梦想”。他不再被“故乡”所累,而是为“故乡”而战。
但他没有完全挣脱,他仍然是“故乡的囚徒”。过去的“故乡”没有斩断,未来的“故乡”又太过遥远。正符合了他的痛苦之源:“一是恶挥之不去,二是美求之不得。”他将对过去的“故乡”的怀念,视为对自己的奴役;将对未来的“故乡”的追寻,视为追逐自由的途径。
他在两个“故乡”之间不断地挣扎彷徨着,就像这本书里的文章中的地点一样,从老家到法国,从法国到德国,到美国,再从美国回到了老家。他在国外追寻着自由,在国内追忆着过往。他追逐的目标没有因为挣脱而变得清明,反而更加朦胧,难以捉摸。
“还能从故乡的重轭中解脱出来吗?回想过去这些年,我时长奔波于故乡与世界,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幻之间,我早已疲惫不堪。”
熊培云对于自由是非常执着的,从他的《思想国》、《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等等著作中可以有所体会。而这本《追故乡的人》也是他追求自由的过程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在这本书里他所追逐的“故乡”就是“自由”。
而这本书追寻的自由,是他自己内心的自由,不是他之前一直所探讨的思想上的,社会上的,体制上的自由。所以很多人觉得熊培云江郎才尽,这本书写的很“水”。没有干货,只是在写一些鸡汤文字而已。况且这本书中含有大量的照片,文章大都很短小,也有人戏称说自己花了50多块钱买了一本配字的影集。
但我觉得,熊培云这本书对我触动很大便是,追寻“故乡”的这种态度。这种态度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考的角度。让我在看那些关于故乡的文章时总会想他究竟是着重于怀念,还是着重与追逐。就像鲁迅的《故乡》一样,我们从小都一直关注着前边鲁迅对于现实和过去的描写,对少年闰土月下刺猹的那一段印象颇深。可对于最后一段,鲁迅对于未来的希望的描写,我们却只记得最后一句: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而当我在看这本篇文章时,我从这一段平静的话语中却感受出鲁迅对于未来的一种强烈的渴望。这一点在之前是我所忽略轻视的。我也不断地在反思,我究竟是真的怀旧,还是期待未来的我过上我正怀念着的生活。我所怀念,我所深爱着的那个世界,究竟是我的故乡还是我的梦想。
熊培云得出的答案是,过去和未来都立足与现在:“我是我世界的精神与皮囊,我走到那里,我的世界就在哪里。我一生追求怎样的故乡,就在怎样的故乡度过一生。”
而我的答案却是:我的现在是未来的过去,我的未来是我下一辈的过去。我一直都是生活在过去之中,而我却是上一辈的未来。可我只想属于我自己,而属于我自己的只有过去。
我不是故乡的囚徒,我是故乡的守灵人。我宁愿为我所珍爱的东西而死,我也不想我所珍爱的东西被这个世界抹除,被时光所遗忘。这也是我写这些糟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