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奔的女孩:琼瑶阿姨该买单了
初中有个同学叫琳琳,年轻漂亮。90年代大学还没扩招,她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初中一毕业就踏上社会,开始工作。
但那时工厂少,工作机会更稀缺。初中毕业的她跟着同村人开始做羊毛衫的手工活,多劳多得,旺季从早上6:00到晚8:00,淡季可休息三四个月。
离琳琳家隔着二块田地的不远处,有一个砖瓦厂,他们买泥,挑上船,运回厂里,经过窑洞的高温烧制,变成一块块九五砖,供给整个乡镇村民造房使用。
砖瓦厂里的工人拉泥,搬砖,都是出卖体力的年轻人。多年轻呢,最小才十三四岁。
此类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外来务工,年纪小,家里贫穷,文化程度极低,因为仅仅只需要体力。学历低到什么程度,小学是否毕业都得打个问号,能勉勉强强写出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还是歪歪扭扭,缺少笔画的那种。
琳琳休息的日子里会去田地里摘菜,采番茄黄瓜,给家里做饭。
砖瓦厂的小伙没事会蹲在地边,看蔬菜成长。
于是搭讪之间,琳琳和一个拉泥的小伙认识,并且好上了。十七八岁的年纪,情窦初开,两人经常花前月下偷偷约会,感情越来越深厚,但纸包不住火,不久被玲玲父母知道了,遭到强烈反对。
也难怪。小伙要钱没钱,要文化没文化,家中山区赤贫,还有不少弟弟妹妹等着他赚钱养活。
琳琳家虽然家境一般,但至少本地有房,父母收入还可以,在沿海地区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也不算差。
结婚不求富贵,但坚决不能扶贫。看不到前景的婚姻,没有哪个父母,愿意自己的子女跳入深不见底的深渊。
然而父母越是阻挠,琳琳越是反叛,在一个月黑风高夜,琳琳和那小伙私奔了。
琳琳的做法太过大胆和偏激,但又却在我们的意料之中。
因为我们80年代出生的人,从小到大看的最多的电视剧是琼瑶阿姨的,看的最多的小说,依然是琼瑶阿姨的。
以现在观念来看,琼瑶电视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三观不正。
比如插足别人家庭,还叫嚣:“我不是来破坏你们,而是来加入你们的”新月格格。
比如姐夫喜欢小姨子,被老婆阻止,却因此断腿而葬送职业生涯,却被轻描淡写说成是:“不过断了一条腿,人家失去的可是爱情”的楚廉。
而善良单纯如我们坚定的认为,电视传播的都是正能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琼瑶的观念就是爱情至上,世间万物皆为爱情而生,不惜代价,却成了我们信奉的观念。情窦初开的少女,心中满满的都是爱情,不掺一丝一毫的杂物。
阶级和金钱在爱情面前不值一提,是侮辱人格,毁灭爱情的产物。用身外之物衡量爱情,玷污了爱情的本质,亵渎了爱情的美好。
我们对古人提到的门当户嗤之以鼻,对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观念不屑一顾,为了所谓美好的爱情,可以放下一切身外之物,以为这才是高尚纯粹的爱情。
对,你没看错,这就是当时我们三观形成的标准和来源。现在看来多么荒唐,但真真切切。
那时网络在国内刚刚兴起,只有继续上学的我们才会钻进网吧,去寻求广袤的天地,却成为大人们眼中的异类,和不良少年。
那时家中虽不至于清贫,但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物质极度匮乏年代的父母,节俭的习惯尚未转变,更不舍花几十块钱去新华书店买书。几十块,也许是一家人一个月的伙食。所以能树立三观的,除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只有电视和仅流传的几本小说了。
青少年在没有形成固定三观前,会以电视网络书籍上传播的东西作为导向,他们尚未具有辨别能力,会照单全收。
前些年一些网络青春偶像剧冲击的观众视野,收视率和票房达到都出奇的高,但内容却是恋爱,分手,堕胎。仿佛整个青春不堕胎,就荒废了,成年人会思考,但孩子不懂,以为是推崇和鼓励。
还有一些影片演绎出社会丑陋的现象,但结尾却没有加以正确引导,得出的结论含糊其辞,或模糊不清。
成年人尚且可以从剧情中深入思考,但孩子却未必有辨别的能力,结果孩子把坏的都模仿成了,而真正该思考的教训却摒弃了。
我问过孩子,一个13岁的初中生:“你下过老福特和AO3吗?
他回答没有,但同学都在看。
我又问他,大家都在做的事,就一定对吗?
他没有回答,但是提出疑问:“如果不能看,为什么敞开在我们面前?”
他又认为大部分人的方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他不知道,他所谓的大部队,在人群中其实只是小众)。
但是,这群“小众”一旦长大成为社会的主流和中坚力量,就变成了“大众”。
所以,不管网络电视,亦或书籍,都希望相关部门把握尺度,严格审核,哪些可播,哪些该禁,哪些该改,哪些分级观看。
国家有权利有义务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弘扬积极向上的真善美,宣传正义奉献的英雄事迹。
孩子是国家的栋梁,不能毁于起跑线,扼杀于摇篮中,但社会风气,信任,遭遇危机,光靠父母是拉不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