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后为什么要将关系修复?

2020-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夜行的灯笼

前言:

昨天亲密关系打卡群里的事让内心颇不宁静。事情简单地说,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许多群友退群。

比起人生中遇到的重大挫折,这件事情也小,也许是自己内心还不够强大,所以总是在反复纠结。说来不怕你笑话,当那些平日里活跃的群友退群时,竟发觉自己的内心有好多不舍,总是想要通过某种方式挽回一些什么,事实上,事情已经发生了,似乎再也回不到之前了,顿时对自己有些失望。

这件事让我想了一个晚上,最终决定再邀请那些退出的群友进群。

这篇文就说说为什么再想把大家拉进来吧,希望能够让我们的社群关系得到一些修复。


(一)

昨天的事情一度让我很纠结,一直在想自己到底哪里没做好。以至于一晚上都在想这件事,甚至有些失眠。可能是自己比较在意他人的看法吧,或者内心总有一种完美主义心态。

刚好昨天听了本书叫《亲密关系》,里面讲到关系中的问题大多源自童年的经历,细细一想,不禁发觉自己的这种反复纠结心态可能来源于童年时期的经历。

怎么说呢?小时候和父母呆在一起时候,经常会看到他们吵架,愤怒地狰狞着面目、口爆各种粗话,即使在外人面前也丝毫不留情面。往往这种时候我就吓得不敢说一句话,很害怕,总担心他们会离婚,事实上他们也常会跟我说离婚后要我跟谁谁,可是他们始终没有离,还是一如既往地经常争吵。以至于小时候在和父母相处的时候我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不愿意说话,也不愿意和其他的小孩子交朋友。

长大后,逐渐发现这种对父母争吵的恐惧似乎潜移默化地埋藏进了我的潜意识,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对亲密关系感到很绝望,很少和女孩子交流,即使对自己的姐姐和妹妹也是如此,那段时间我就认为自己这辈子就一个人过了。

由于对争吵的恐惧,内心深处还总是有一种隐隐的渴望,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和谐一些,不愿意看到人与人之间争吵,并且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一旦接触到那些生气和愤怒的表情和言语内心就无比焦虑,总以为那些愤怒的起因是自己的问题,总想着自己能够做点什么来改变它。

也许就是出于这个原因,抱着对和谐世界的假设以及对争吵的恐惧,在昨天陶之发表尖锐言论的时候,我选择性地忽略了他问题中的尖锐与攻击,而是把它当做可以进行探讨的问题,并且一度以保持头脑开放的原则自持。

我错了吗?也许并没有,我只是不愿意再次唤醒内心深处那个孩子的痛,于是脑子里就自带了一个过滤器,把那些不好的具有攻击性的言语统统过滤。以至于当时就没有太在意群友们的反应,而是试图力挽狂澜把那些伤害扭转过来,以再次维持世界的和平,然而伤害已经发生了。

就在看到群友们一个个退群的时候,心中的那个和谐世界的假设似乎就一点点地崩塌了,最后人有些懵了,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二)

半夜的时候,翻出手机打卡学习亲密关系三十讲中“选择:出轨了,还能在一起吗?”这一讲。

突然觉得受到了某种启示。

当初只是纯粹地想拉个群大家一起学习打打卡的,怎么就到这种地步了呢?当初氛围那么好的群怎么说崩就崩了呢?

类比一想,这就像是一段亲密关系,当初再好再亲密无间的两个人,也还是会遭受到像“出轨”这种严重的关系危机。

细想一下,觉着自己就像是“出轨”的那一方,在当时的所谓原则和潜意识情绪的挟持下,不知觉就背离了当初把这么一行人聚在一起学习的初衷。

我是来提供平台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的,而不是让大家去争论这些大而不当的尖锐问题的。

怎么说,当时不能发觉,以为自己不过就是想辩一下说服一下陶之,直到事情严重了,才知道自己做错了,往难听了说,在社群关系中,我“出轨”了。

这件事本就没有在群里讨论的必要,我的意识中想试图证明陶之的错误,可事实是我只会让他更加笃定和强化自己的观点。因为没有人想站在错误的那一方。当时我似乎忘了要去追求差异背后的一致性了。我们的一致性应当是一起学习亲密关系,而不是揪着双方不同的观点不放手。

事实上,观点无对错,也争不出对错,不同立场的人谁也没办法改变谁。

也许早该劝陶之退群的,因为他进群的初衷本就是不明朗的,既没有学习打卡,也没有参与互夸,反倒是提出一些尖锐的言论,激起大家内心的愤懑不平。不是一条船上的人,为什么要这么执着于将其转化呢?

我的原则是保持头脑的开放性。但这就引来了一个矛盾,当你与多人协作时,其他成员立场彼此冲突,你为了维持开放性的原则,则需要接受和包容双方的立场,这样一来是不是就有碍于相互协作共同达成目的呢?而像社群关系这种弱关系本就是脆弱的,大家彼此不熟悉,怎么经得住开放性的考验?也许这个开放性的原则并不适用于这里。

不禁在想,瑞达里欧提倡的保持头脑开放性究竟是怎样的呢?

这件事告诉我,保持头脑开放也许是悬置对两种对立观点的判断,发现分歧并寻求其背后的一致性。如果达不成一致,我就应该尽早剔除那些不能达成一致的异己。话说你这一点做得并不到位,事后诸葛亮了。


(三)

在昨天的那一讲中提到了出轨后的三种选择。

第一是分开;第二是貌合神离地在一起;第三是修复关系,把出轨当做一段小插曲。

细细一想,我似乎就倾向于第二者,像Yadea说的想当那个和事佬,粉饰太平。

让大家继续貌合神离地聚在一起,不去追究那些争吵后的伤害和施害者应负的责任。

黑漆漆的夜中我漫无目的地翻看朋友圈,看到了One一个首席运营官付圣强的每日复盘,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直到思考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才证明今天的你有成长。”

我该怎么办呢?还是假装一切完好如初继续提醒大家打卡吗?

我的初衷什么呢?当初为什么把这一群人聚在一起?

嗐,不就是一起学习吗?

《亲密关系》中提到启示阶段提到,修复关系一个快捷途径就是回归本心,我想我的本心还在,还是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

想一想,决定再邀请大家进来一起学习,一起把这段社群关系修复好。


后话:

按道理,这件事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没有再纠结的必要。但是怎奈何此人天性如此多虑,与其忽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如就借此机会利用它进行反思。总结来看,这件事给了我三个社群运营的启发:

①回归本心。

冲突发生的时候,停下来,想想最初建群的目的何在,而不是茫无目的地冲进去辩论。

②寻求一致。

遇到冲突,悬置判断,找到刺头私聊,寻求差异背后的一致性,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则尽快排除异己,而不是粉饰太平。

③别忽视大象。

大象是我们的感性思维,敏感易怒,人非圣贤,不要忽视大象的感受,也不要轻易激怒大象。

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另外,对于昨天的不愉快,由于我的失职,心里还是抱有一丝歉意。现在群里的学习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了,就像是房间里的多了一头无形的大象,现在需要把这头大象安抚好。如何安抚好呢?这又是一个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