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研修”当成一堂课,聊聊~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
2018海口市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工作坊,正、副坊主或学科指导教师。
学情分析:
绝大部分人为省级学科骨干,或优秀的市级学科骨干教师,有着较强的学科专业教学能力,即将在新一轮的市级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中担任中坚力量。
教学目标
官方版本:
聊聊:
有些事本不应该属于我这样一个小老师思考的范畴,比如“学科地方课程体系的建设”“校本课程体系的设计”等等,但实践会发现,作为具体的执行者,如果这些较为顶层的设计是不完善的,甚至是缺失的,所做的一切都必将是凌乱的。因为“教育”这个词,其实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教”和“育”,而对于“育”来说,单一学科和单一学段的努力如果不是在一个整体规划的框架之内,很难起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影响人的因素是多元化且开放式的。
不得不说,本土的教育在顶层设计的方面,缺失严重。这即是遗憾,也蕴含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但凡一所成功的学校,细细分析之后,就会发现,从学校层面是来讲,一定包含整体规划的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规划和文化体系。
故而,走出来的目的,学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感受。因为从教育的规律来看,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可以完全复制的,更何况是文化层面,不过是看看别人的,更好的完善自己的罢了。
教学内容与形式
官方版本的课程表:
自我归纳:
走
走进了两所学校。北京四中,北京广渠门中学。
北京四中老校门四中,操场围栏上的小花 四中,六边形教室的教学楼 四中,电子课程表
北京四中的校园第二次进入,第一次是十几年前。周末没有学生的校园有着不一样的韵味,静的让人沉醉。这天天空很蓝,很纯粹。就如他们的校长所言,做纯粹的教育。慢步校园,被操场围栏上的一朵小花打动,用教育的理想,去做理想的教育。守一朵花开,用尽半生。
广渠门中学“少年说”砖墙
地下室里的读书馆 走廊里的阅读空间 扫码下载的免费电子书
北京广渠门中学的校园面积不大,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数字五十五亩地。不过学校的设计者把每一分土地都利用到极致。集团化办学的思想和模式也令人感叹良多。
聊聊:
文化这个词,对教师来说总是时常挂在嘴边,甚至于我们自己也经常被称为“文化人”。文化上墙,文化进馆,在海南的多数校园里,也并不罕见。但这些文化是否入心,入行呢?上学期,曾经做了一件很“无聊”的事情,走访了一些校园,特别仔细的研究了墙上的“标语”,这些标语就内容而言,无可厚非,但是很多学校的标语,真的只能称其为“标语”,和文化无干,也难怪孩子们“无感”。
名校的吸引人之处,除了望其项背的成绩,一定是有其独特的魅力。就如两位校长口中的“四中情怀”、“广中范”……而这些便是“育”这个字,根植于孩子内心的文化浸润的外在表现。
“育”最好的方式,一定是身教而非说教。用环境育人(比如“四中”打算建成的环保高科技的教学楼,小到一张厕纸的使用;比如“广中”阅读长廊的巧妙设计)用幸福感育人(只有学校对老师做够好,老师才能对学生足够好。),用智慧育人。
听
在地下室,仰望苍穹。一共听了九场报告,按顺序分别为:
1、北京四中校长 马景林——《我们的文化》
2、海口市教培院 陈素梅——《君子不器,赢在未来》
3、北京实验二小 化应龙——《化错求真,立德树人》
4、北京教育学院 余新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体验设计与行动》
5、教育部基础课题中心组 胡新懿 ——《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
6、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 鲍传友——《做研究型教师》
7、北京广渠门中学德育校长 邢颖——《一种教育,缔造一种人生》
8、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校长 张景浩——《课堂因探究而精彩》
9、华师大教授 国内脑神经科学第一人 周加仙——《教学神经科学与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聊聊:
如果把“研修”当成一堂课来看,做和听的比例显然不符合大部分课程改革的理论。反思其客观原因,就不难理解一些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无奈,理念当然应该是理想的,但现实一定存在有其无奈的一面。
教 师
都是些度娘认识的人,总要有些金刚钻,才揽得起培训这个瓷器活。人有时必须靠标签来包装,那是一个陌生人快速了解你的途径。
周加仙博士 胡新懿,胡老聊聊:
马景林校长的睿智,邢颖校长的深情,周加仙博士的大家风范都让人印象深刻,“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而余新教授的几个小实验,更是让某才女在今后的几日内时不时的联想起,应用一番,欢笑不已。张景浩校长地道的老北京式幽默,让我真切的体味了一把书中描绘的老北京的“片汤话”。 ……
近些年很多人评价我时,都会用到这样的字眼“有个性”、“特立独行”……我不知这算不算得上一个好词,多少有损的意味,不过心底却也不置可否。和别人不一样,也并非每次都是否定别人的做法,而是接受别人做法的同时,习惯性的问自己,这件事情还可以怎样做。每个人,最好的状态,其实就是做真实的自己。这大一年来的培训,总是听到这样的问法,你的教学主张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共性的一面,但却是非常个性化的所在。经常会听见同行这样的抱怨,这个专家今天说这样,那个领导明天又说那样,到底听谁的?其实,谁都会有谁的道理,那是站在他们各自的角度,对于教育,我总坚持,听自己的心就好,你的心会告诉你一切问题的答案。
学 生
金秋,我们一起走微信里又多了一个74人的群,意味着生命中又多了一个临时的团队。也许,此间的大多数人,终究是生命中的过客,自然也许有人会留在彼此的余生里。
陈说:“大家的努力很是让专家们感动。许多专家说,从来没有哪一个培训学习班的老师学习如此认真。”
聊聊:
翻看着同行者详实的美篇记录,图文精美,从来都不是好学生的我,心有戚戚然。默默保存,权且留作学习的资料。 我学习的状态着实不够认真,就如我主持时用心说的一段话:
“标准”是一个变量,随时随地的感知那个变化才是重要的,否则无论怎么做都会痛苦。“心不在焉”我一直相信其实是一个好词,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感受到刚才提到的那个变量,而这于我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本文的碎碎念
1、题目,原本写的“培训”后来改成的“研修”。“培训”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心却更愿此行为一种修行,不负时光,不负年华。
2、形式。估计又要有不少人说我“特立独行”。之所以把总结写成这样的形式,因为看着小岛瓦蓝的天空问了自己一个这样的问题,(也是我做每个单元的教学计划之前问自己的)当时光流逝,所有的培训内容都日渐模糊的时候,这一周的辛劳能留给我什么?教学是一堂堂的小课,而教育是一堂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