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世界文化5.诗词歌赋简文拾贝

《诗经》161.小雅•鹿鸣之什•鹿鸣

2021-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无色生香

《鹿鸣》描绘了君王宴请君臣时热烈欢快的盛况。


呦呦鹿儿叫,原野吃艾蒿。我有嘉宾到,鼓瑟又吹笙。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人待我好,为我指大道。
  呦呦鹿儿叫,原野吃蒿草。我有嘉宾到,美德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来仿效。我有美酒香又醇,宴请嘉宾乐逍遥。
呦呦鹿儿叫,原野吃芩草。我有嘉宾到,鼓瑟且弹琴。鼓瑟又弹琴,融洽欢乐久久长。我有美酒香又醇,宴请嘉宾乐陶陶。

\color{red}{[yōu]}:鹿的叫声。
:艾蒿。
: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
承筐:指奉上礼品。
:送,献。
周行\color{red}{[háng]}: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color{red}{[hāo]}: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很。
:同“示”。
\color{red}{[tiāo]}:同“佻”,轻浮,不庄重。
:法则,楷模,此作动词。
:甘美。
:语助词。
:同“宴”。
:同“遨”,嬉游。

\color{red}{[qín]}:草名,蒿类植物。
\color{red}{[dān]}:古同“耽[dān]”,深厚,长久,沉溺,喜好过度。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color{gray}{(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 “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小雅》共有七十四篇,其中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鹿鸣之什》:鹿鸣 、 四牡、 皇皇者华、 常棣 [dì]、 伐木、 天保、 采薇、 出车、 杕 [dì]杜、 鱼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