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莲城(49)
“福顺来信了!”
爷爷听到爸爸的话,连忙走过来:“念给我听听。”
爸爸把信的内容简要地说了一下。叔叔在信里告诉爷爷:二分花生苗已出齐,南瓜已秧完……
我一边听,一边注视着爷爷的表情,只见他时而欢喜,时而惊奇。我明白爷爷的心思,来我家一年多了,他无时无刻不挂念着家乡——家里的菜种没种上,麦子收没收?……每次得知田地已种好,他都很高兴。
爸爸又报告了一个新的消息:叔叔把家里的猪卖了,买了一台贵州产的“海鹰”牌17英寸黑白电视机,五百多元。
听到这里,爷爷脸上的气象忽地变成了“阴转多云”,本来就瘦削的脸显得更加严肃。当爸爸说叔叔是村里第三个买的时,爷爷的脸又缓和了,他轻声地嘟囔着:“哦,村里也有买的了。”
“爹,现在农村也都富了!”爸爸笑着说。
别光顾说话了,快来吃饭吧。妈妈过来催我们。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入座。爷爷无意中一转眼,看见了盖在馒头上的纱布,马上叫起来:“苍蝇,你看那苍蝇落上去了。小爱呀,快拿拍子来!”
“哪来的苍蝇?没有啊!”我睁大双眼,左看右瞧。
“怎么没有?”爷爷很不服气,伸出手去抓,一抓,两抓,咦,咋没有?再抓抓看,干脆把纱布拽了下来,手去摸那只“苍蝇”。一摸,手指头从纱布上露了出来——原来是个窟窿眼儿。
哈哈哈,一家人都乐了,我笑得差点钻到桌子底下。
“咚咚咚!”就在这时候,门被重重地拍了几下。我们的说笑戛然而止,爸妈对视了一下眼神。不用开门也知道,对门那个讨人厌的老太太又来了!
这个老太太,原来我对她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因为她总是到我家来告诉妈妈,楼下的菜园该浇水了,有时还帮着浇一下,虽然她老是来报功。爸妈送姥姥回老家的那几天,她还送来几碗炒好的菜。对此,我们一家人都认为她心眼好,不愿欠别人的妈妈还好几次送过东西给她家。
但后来有一件事,使我对老太太的印象改变了。
那天,我们家正在吃晚饭,老太太门也不敲就闯了进来,嘴里跟我们搭讪着,眼睛却一个劲儿朝桌上的饭菜打量。最后,她的眼光落在屋角的一堆西瓜上不动了,就那么一个劲儿盯着,弄得妈妈不好意思了,只好送她一个大的。
以后,我就发现她专门在吃饭时到我家来,一进屋,眼光就落在饭菜上,有时候还走到桌旁仔细看一看,像是来视察工作的。可当妈妈请她坐下吃饭,她又不肯。这个老太婆真令人捉摸不透。
因为她总是破门而入,我们只好一改老习惯,把门从里面关上。但这并没有让老太太知难而退,每次她来,先是转一下门把手,见里面关着,就把门敲得咚咚如山响。
“大姨,坐下一起吃吧?”妈妈笑着站起来。
“我吃过了。”老太太摆摆手,眼珠子转了转,最后定在房间里的那箱苹果上。
妈妈马上走过去挑了几个大的,用胳膊托着抱过来:“大姨,这苹果是我老家亲戚送的,你拿几个尝尝吧。”
老太太胖脸上的肉抖动了两下,这大概就是她笑的标志了。她并没有说句客气话,只是掀起上衣将苹果往里一兜,迈着裹足的小脚噶油噶油地走了。
哎,终于可以安稳地吃顿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