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理·立时·行事

何以为家

2019-08-18  本文已影响10人  墨轩羽

        “我只记得,暴力、侮辱或

        殴打,链子、管子或皮带。

        我听过的最温柔的一句话是

        ‘滚,婊子的儿子’

        ‘滚,你这垃圾’。

        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

                                                                                          ——赞恩


        电影全程压抑,甚至感觉眼泪都很难受。

        几乎十口人挤在一个不足十平方的房子里,晚上睡觉,仅仅相隔一个帘子,没有木板搭制的不像床的床,那么多孩子紧紧的挤在一起。

        开始时,赞恩想去上学,父亲是不想让他去的,怕他去了因此丢掉在商品店打工的机会,而母亲同意他去,理由是他去学校可以解决吃饭问题而且还可以从学校带好多东西回家,母亲还说要是担心商贩发怒辞了他,可以让赞恩多做几个小时工,最后,在讨论中不了了之。全程赞恩只是默默的吃饭,没有过多的反抗。

        妹妹第一次经期,赞恩想到的是不能让父母知道,想法设法的帮妹妹隐瞒,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妹妹;父母知道后,要把妹妹嫁给一个可以叫爸爸的人,赞恩决定送妹妹离开,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塞进了给妹妹的塑料袋,却眼睁睁看着妹妹被拖走,绝望的赞恩,拎着塑料袋,去了游乐场,第二天醒在臭烘烘的苍蝇堆里,已经被生活逼的无路可走,最后选择离家出走。

        何以为家?有“家”的时候都是压榨,自己的人生不能自己决定,被父母送去打工赚钱,无家的时候,有了自由,却没有了饭碗,没有证明的孩子,只能像蛆俎一样在暗处生存。

        尽管,黑人女人收留了他几日,最后还是抛弃了他,还丢给了他一个还在哺乳期的孩子。带着毫无血缘关系,还在襁褓中的“小黑人”在街头游荡,就算自己几天没吃东西,可是还是想法设法给像弟弟一样的他找来了食物,他唯一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便是,制作毒品类似的“快乐水”,在肮脏的沟渠里被混混打,和混混一样学着吸烟,学着喝酒,像草芥一般乞求生命。即便如此,生活还是不放过他,最后穷到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他想丢掉“小黑人”,可又不舍得,最后迫于无奈,发现卖掉可能是他唯一能做的事。转身的那个瞬间,他的眼睛很红,很红,失去到已经无法再失去了。尽管抗争,但是结局是什么呢,我终究变成了那个我曾经反抗的事件的执行者。我内心是不想的,可是我真的没有办法。

        为了去瑞典那个理想国,赞恩回家找身份证。却无意中听闻妹妹的难产死去和阿萨德有关,他立马拿起一把刀冲向杂货店······最后,阿萨德活得好好的,赞恩却被送进了监狱。对于赞恩来说,却是最大的幸福,再也不用去犯罪,可以有自己的自由了。

        他也想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可是,生活却不给他任何选择的机会,在本不该承受的年龄,承受着成人的压力。活在最肮脏的地方,连平静都是奢侈。

        没有家的庇护,便没有可以依靠的地方。何以为家?我想安定的地方就是家,那个难民曾经来的地方,那个曾今没有战乱的地方就是家,惟愿世界和平,才可有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