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稳不变!破解儒家治理社会的基本逻辑
原创作者:云开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儒家治理社会的逻辑核心,那就是唯稳不变。
如果把儒家比作一个品牌,那么他的品牌口号就应该是:“让社会更安稳和谐。”
儒家所有的意向和目标,都是围绕“让社会安稳和谐”来下功夫。也正是其拥有这个特性而终于在演变多年后,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被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实践意义上看,儒家不仅满足于君王的政治安稳理想,又满足于个人、家庭尊老爱幼的情感需求建立,同时能在中国农耕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中不断适应性演化,从而形成了具有兼容性、规范性、秩序性的纲常名教而主导中国文明千年。
一、儒家的诞生背景
要了解儒家治理社会的基本逻辑,我们需要先从它诞生的时代背景来看。
儒家是由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失序时代,所以孔子认为,只有回归礼乐秩序才能使社会安定,于是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的号召和倡导,并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提出了一系列的文明纲常教导。
此后,孟子、荀子在孔子思想的框架下,将儒家文化纵横延伸,使之更系统、更具体、更周备,更丰富,更富有弹性。
当然,在孟子、荀子之后,仍形成多种流派,但大抵核心无出其左右,无非是在形式上、致学上有所变迁和改善。
二、儒家的文化核心
儒家治理社会主要从三个核心层面来展开:
一是“克己复礼为仁”,由此提出了“君子之道”,以成为君子为个人修身的最高追求,指导个人应当克制自己的私欲,以利天下为担当。
二是“忠孝”,即在家孝顺长辈,在外忠于国主,其根本要求就是下对上的绝对服从(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就是源于此),如此才能让社会上下有序、尊卑有序,从而构筑人伦与社会有机结合及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经典名言,也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要求就是要每一个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要将心比心,如此才能让人类脱离野蛮,进入文明和谐的秩序当中。
三、儒家的优点
儒家的优点就在于能够建立规则,让所有人都遵从规则,按规矩办事,“随心所欲不逾矩”,所有人的行为都在社会规则、人伦规则下来彰显。
这样的话,“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能够遏制人欲的泛滥,杜绝私欲私见太多而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体系,从而避免家族分离和国家的分崩离析,那么社会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稳定和谐的状态。
在此基础上,如果人们都能够克己修身、关爱别人、以利天下为己任等,则就可以达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四、儒家的缺陷
儒家的缺陷一方面在于容易保守顽固,缺乏创新,而社会的规律却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说某一种资源的枯竭,社会就会因为人们的慌张而开始动乱,国家就会面临灭顶之灾;此外,这个世界并非是单一国家,而是多个国家并存,所以这个世界实质是充满着丛林法则的。如果不创新,就会面临被吞并、被灭族的危险。这也是历史朝代更替的致命因素。
另一方面,儒家注重行为规范容易被人为利用,比如说女人裹小脚这件陋习,本身并非儒家思想的初心和本质意向,但它却是建立在儒家尊卑等级观念之下的产物,所以儒家不得不背上一个“毫无人性、摧残女性”的大黑锅。这也是儒家在近代被骂“腐儒”、被打倒的致命软肋。
另一方面,儒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小圈子文化,又自相矛盾地阻碍了“天下为公”的理想实现。当下很多商会形成的利益集团,就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此外,儒家过分强调道德教化和自觉功能,忽视法治的重要性。这也是法家所瞧不起儒家的原因之一。
法家与儒家对立的核心点,就在于儒家唯稳,法家唯变(法家强调变法图强)。历史上,国家强大和衰落都与法家变法图强的成败有关系,管仲变法成功,使齐国强大;商鞅变法成功,秦朝统一六国;王安石变法失败,宋朝灭亡,戊戌变法失败,清朝灭亡。当然,法家也有缺陷,这个我们下期再讨论。
总体说来,儒家作为一套成熟的治理社会的体系,虽然有诸如强调秩序而忽视创新发展等缺陷,但是其对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其不足的方面也是可以修正完善的。
云开书院简介:从哲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视角、多层面解读国学文化及各种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