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慈子孝与鸡飞狗跳
亲子关系有很是微妙,有时候非常好,比蜜还甜,有时候又不那么好,让人沮丧。
除非另类,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好,恨不得拼命让孩子变得更好。
孩子毕竟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无论饮食的物质方面,还是知识的精神方面,都是以摄取为主,而且是大量地摄取,而摄取的同时是伴随着消耗的,这种消耗最直接最简单的表白就是父母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爱。
孩子上学需要学费、杂费、书费,交交交。
孩子生活需要衣服、鞋子、电话,买买买。
孩子课余时间,上各种培训班、爱好班、技能班,上上上。
孩子累了,设法让孩子能适当休息,假期安排孩子外出旅游或游学。游玩是假,让孩子扩大视野,提高见识是真,孩子游玩对其一生有很大的影响,很可能在游玩期间遇到某些机缘,影响其一生,就好像郎朗参加了一场音乐会、周星驰看了一场电影,那种影响是巨大而且深远的。
以上亲子共同经历,构成了他们的共同记忆和回忆,每每提起都会唤起不同程度的喜悦。
但总有意外,有时的经历可能不是那么友善。
父母在学习这个方面都是过来人,对孩子有一定的优势,具备一定的辅导条件,而且朝夕相处,希望把自己所学以最快的速度传授给孩子,其实很多时候是父母想多了。
父母要么高估了自己的讲解能力,要么高估了孩子的理解能量,甚至两者兼具。有的时候父母无论怎么讲,孩子就是不明白,即便父母是教授,也有可能无法让自己的孩子学会某些知识,最后搞得大人火冒三丈,不欢而散。
即便再试,看看能不能辅导好孩子,恐怕也会败下阵来。
以后,即使孩子主动向父母请教,父母很可能来了句:“别问我,我可没能力辅导你,我还打算多活几年呢。”
事实证明,通常父母作为监督者还是很好的,一旦作为辅导者,很可能事与愿违,搞得鸡飞狗跳。
父母对孩子亲子教育或亲子互动期间,一定要清楚边界,自己能做、能做好的,亲自做,否则,找高人来做,比如辅导孩子课业,直接让老师来,毕竟术业有专攻,专业的是最好的。
生活本该父慈子孝,互相配合各取其好,边界清晰各得所需,避免搞得鸡飞狗跳。